演講中要領:身姿風度、站立姿勢、手勢動作
身姿即形體外表,良好的形體外表是一個人精神面貌的具體體現。因此在演講前應儘量避免去想不愉快的事情,以增強成功的自信心,並且,登臺前一定要做到精神集中、情緒飽滿,保持心情愉快。
單向表述口才應用中的身姿由上下臺步伐、站立姿勢、手勢動作和服裝儀表等構成。
1、服裝禮儀
演講者的服裝要有別於家常便服,但又有異於文藝演出,亮相比較,應更接近於生活,以樸素莊重為宜。
2、上下臺步伐
演講者的上下臺步伐,要能顯現沉著,充滿自信,穩健有力,大方自然,上身要挺拔向上,雙臂自然地前後擺動,幅度不要過大,也不要過小,頭不要昂的過高,也不要過低,目光平視正前方。
3、站立姿勢
站立一般宜取丁字步,兩腿不要緊貼在一起,前後交叉距離要適中。要注意把全身重量始終放在一隻腳上,另一隻腳虛設,能保持身體平衡即可。兩手不做動作時自然下垂,微微彎曲。
4、手勢動作
常見的'手勢動作有上舉(抬)、下壓和平移、斜劈(揮)等幾類,每類中又可分為單手和雙手兩種,每種均可有拳頭式、掌式。
在設計手勢動作時要掌握以下原則:
(1)辨清褒貶含義的區別。
含褒義的,即表達積極意義,如希望、肯定等意,手往往向上、向前、向內;
含貶義的,即表達消極意義,如批判、否定等意,手往往向下、向後、向外。
另外,手勢動作範圍大致劃分為上、中、下三個區,分別表示褒、中、貶三種感情。如號召性的動作,多在胸部以上的區域;一般強調性的動作,多安排在胸前區域;而鄙視、貶斥性的動作,多在胸部以下的左右側,且以右手在左側做動作最佳。
(2)把握動作的情感分量。
一般來說,單手的分量比雙手的輕,當配合演講內容情緒設計動作時,大都不將雙手同時進行的大幅度動作安排在演講前半部,隨著一個一個的小高潮,動作幅度逐漸加大。
另外,拳式動作和掌式動作的內涵是有差別的。拳式動作往往強調動機、決心,而掌式動作往往是動機和效果同時兼顧。如:“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3)動作要成套。
演講時哪裡要有動作,有什麼樣的動作,動作幅度多大,都需要密切結合內容通盤考慮,不要隨心所欲。一般在7分鐘的演講時間裡,有5—7個動作(由小到大)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