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社會

社會科學普及周活動總結

社會科學普及周活動總結(精選15篇)

不經意間,一個有意義的活動又告一段落了,在這段活動中,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體會吧,不如讓我們總結經驗,展望未來。那麼好的活動總結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社會科學普及周活動總結(精選1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社會科學普及周活動總結 篇1

根據省、市委宣傳部和省、市社科聯“關於開展社會科學普及周活動的通知”要求,我市開展了以“普及社科知識、建設文明xx”和“弘揚科學精神、構建和諧社會”為主題的社會科學普及周活動,整個活動從x月xx日起至x月xx日結束,取得了顯著效果。

一、思想重視,領導加強

根據上級檔案精神要求,結合自身實際,為把社會科學普及周活動搞得有聲有色,我市將該活動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成立了由市委副書記任組長,宣傳部、科技局、教育局、共青團、工會、婦聯、科協等7個單位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活動領導小組,負責對全市整個活動的組織領導。領導小組下設督查組,負責對全市xx個鄉鎮街辦科普活動開展情況進行督查。同時,於x月xx日召開了由有關單位負責同志參加的專題會議,進行了認真部署,保證了面上科普活動的開展。

二、內容豐富,形式多樣

根據上級的有關要求,我市的“社會科學普及周”活動以“建設‘文明xx’,構建和諧社會”為主旨,整個活動安排了一週時間,共開展了五項活動。一是舉行開幕式。在xxx舉行了隆重的“社會科學普及周”活動開幕式,邀請本市的社會科學工作者近百人出席,並透過向廣大人民群眾發放宣傳資料,擴大了活動的影響。開幕式上,市委副書記xx作了重要講話,向全市人民講解開展社會科學普及周活動的意義,動員全市廣大社會科學工作者和黨員、幹部、職工、群眾,積極投入到學科學、用科學、依靠科學引領思想、掌握方向,為全市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的繁榮和經濟社會的發展做出貢獻。二是論壇報告。在xx日報上開闢了“建設和諧xxx”系列評論欄目,並邀請市委黨校的專家、學者作了《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和諧社會》的專題報告。三是公開信。製作併發放了“愛我xx、做文明市民、創文明城市”的公開信,大大提高了市民文明程度。四是科普宣傳。在人流集中的路段設立了科普宣傳攤位,懸掛橫幅,集中開展科普宣傳活動,安排專家和社科工作者、志願者進行現場科普宣傳、諮詢活動,有力地宣傳了社會科學。五是科學下鄉活動。充分利用鄉鎮集市時間,分組到各鄉鎮開展科普宣傳和諮詢活動,透過發放宣傳資料和科普讀物、現場演示等方式,揭示科學真理,戳穿偽科學的把戲,達到了提高市民素質的目的。

三、重點突出,成效顯著

今年我市的“社會科學普及周”活動,從一開始就確立了“普及社科知識、建設文明xx”和“弘揚科學精神、構建和諧社會”的主題,把宣傳貫徹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和全市爭創全國文明城市活動緊緊結合起來,做到了深入人心、深入基層,同時,把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和為“三農”服務緊緊結合起來,做到了有的放矢。“社會科學普及周”活動的成功舉辦,透過科技特派員、科技下鄉、科普志願者、科普大篷車等多種形式,把科學發展觀、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科學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的作用、科技發展的最新成就等送到了農村,送到了基層,送到了企業,充分反映了公眾對科學的實際需求,集中體現了科普工作的實效。持續、協調、健康發展,城鄉協調發展、全面發展,綠色、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得到了認可,形成了學科學、用科學、依靠科學的良好社會風氣。全市上下都能自覺地用科學的技術、方法、工具和手段,積極投身到經濟發展大潮中。

總之,我市在哲學社會科學的發展和普及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離建設小康社會對社會科學普及程度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任務還十分繁重。下一步,我們將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採取有力措施,加強哲學社會科學工作,把我市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推向一個新臺階,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出更大貢獻。一是要充分發揮黨校的作用。黨校是黨員幹部黨性鍛鍊的大熔爐和主陣地,黨校在今後的幹部教育和培養中,要為社會科學的普及和傳播提供知識基礎、思維方式、方法論和價值觀念。要圍繞全市的中心工作,力爭拿出一批高水平、高檔次的科研成果,為全市的小康社會建設提供理論支援和智力服務。二是要保持科普宣傳一條街的永續性。在科普一條街宣傳中,要在每年x月份上街、下鄉宣傳、諮詢的基礎上,建設一批永久性牌匾,科普內容要定期更換,做到常看常新,保持科普宣傳強大的吸引力和旺盛的生命力,把科普宣傳一條街真正變成社會科學宣傳、普及和傳播的陣地。

社會科學普及周活動總結 篇2

一、加強組織,加大投入,營造良好的社科普及宣教氛圍

彭村一直有重視自然科學普及、社會科學普及的傳統,經過多年來的努力,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科學已經成為大家的共識。為了進一步加強社科普及工作的力度,提高社科普及的效果,不斷推進社科普及的廣度和深度。2014年彭村專門成立了由村領導幹部負責的科普宣教工作領導小組,還聘請了當地有名的文化人擔任科普宣傳顧問,年度有計劃,年終有總結。並經常召開領導小組工作會議,佈置落實社科普及工作,研討社科普及的新方式、新方法,大大提高了社科普及工作的實效。

2014年7月和9月,我們分別在南、北廣場加裝了10米和20多米的文化宣傳欄,現在科普文化長廊宣傳欄90多米,內容包括傳統文化、法制、倡廉反腐、衛生、計生、村規民約、民風民情等,尤其是結合“城鄉清潔工程”工作,對工程任務、保潔制度、垃圾的分類和處理等內容進行宣傳,使社科普及工作更接近農村,更貼近村民的生活。宣傳欄既為村莊增添了一道靚麗風景,也充分發揮了其隱性教育功能,彰顯了構建和諧社會新農村文化的特色。同時,充分開放利用村中的農家書屋、圖書閱覽室、社會科學普及基地書櫃等,從文化、養生、農技、法制等方面滿足不同人員的需求,使村民日日可以學到科學知識,並運用在日常生活中,加大了村民對科學知識的學習興趣。

二、組建社科普及志願者組織,配備社科普及幹部,抓好業務培訓

為做好社科普及工作,我們在原有的志願者隊伍中組建了社科普及志願者組織,配備專職幹部負責社科普及工作。社科普及與人們日常生活工作密不可分,社會科學內容豐富複雜,涉獵範圍廣,往往與自然科學內容的重疊、交織在一起,而我們的科普幹部和科普志願者不可能樣樣精通,抓好這支隊伍的建設,落實培訓工作,直接關係到我村社科普及質量。因此2014年,我村邀請有關專家、學者作系列科普知識講座,對科普幹部和科普志願者開展培訓,講座的內容既有自然科學,也有社會科學,這些講座有效地提高了科普幹部和科普志願者的科普知識水平和科普輔導能力。科普幹部和科普志願者在村內的廣泛宣傳和實踐活動,對培養村民人文科學素養和創新精神,提高實踐能力方面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三、積極探索,開展豐富多彩的社科普及活動

社科普及工作重在實踐,貴在堅持,一年來透過多方聯動的方式開展了許多豐富多彩,為廣大村民喜聞樂見的社科普及工作。

社會科學普及周活動總結 篇3

20xx年,在上級相關部門的領導及關心支援下,我局根據年初制定的社科普及工作計劃,紮實開展科普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現將全年科普工作總結如下:

一、免費開放工作卓有成效。

據統計,三灣改編紀念館、賀子珍紀念館、湘贛革命紀念館全年共接待觀眾近50萬人次,充分發揮了紀念館的愛國主義教育職能,紀念館成為我縣精神文明建設和科普教育 的重要視窗。

二、切實開展送展下鄉和進校園工作。

在“科普月”和“科技周”期間,緊密結合自身實際,製作 了“文物普查圖片展”,在xx、xx、xx、xx、xx等5個鄉鎮的10個行政村以及8箇中小學校巡迴展出。 另外,在國際博物館日期間,組織人員在縣城文化藝術中心舉辦了“古瓷片展”。兩個流動展覽共接待 觀眾近3萬人次,豐富了群眾和學生的文化生活,增強了他們的文物保護意識,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 益。

三、人員服務意識進一步提高。

透過參加相關培訓、學習,人員的服務意識進一步得到加強和提 高,為科普教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各項工作和參觀接待中,均能做到微笑服務,貼心服務,力爭讓每一位到紀念館和舊址舊居參觀的觀眾高興而來,滿意而歸,全年實現參觀接待零投訴。

四、切實加強與部隊及學生團體的交流與協作。

相關人員進一步加強井岡山革命鬥爭史和湘贛革命根據地鬥爭史的理論研究或基礎研究,豐富了自己的專業技能,並能緊密結合自己的學習和研究成 果,開展宣教工作,全年為前來參觀的部隊和學生團體做專題報告15場。受到相關單位和部門的高度肯定。

五、科普基地保護和建設進一步得到加強。

對三灣舊居、三灣改編紀念館外牆等進行了全面維修保護,並安裝了三灣改編紀念館、賀子珍紀念館、湘贛革命紀念館的監控設施,對三灣改編景區進行了綠化、亮化,切實做好了紀念館和舊址舊居的管理,使基地能更好地發揮科普教育只能。

社會科學普及周活動總結 篇4

我園認真做好幼兒園宣傳活動工作。大力宣傳科學育兒的知識,營造全社會共同關心和支援學前教育的濃厚氛圍及有利於幼兒健康成長的良好社會環境,確保社會科學普及活動的紮實開展,取得成效。現將我園社會科學普及宣傳週活動做如下總結:

一、高度重視,責任到人

領導高度重視宣傳活動幼兒園召開了專門會議,部署審定了科學育兒宣傳活動要求,成立了以分管德育領導陳曉斌為組長,德育專幹林菁及各年段長及各班班主任為組員的科學育兒宣傳小組,分工合作,積極配合,開展宣傳活動。

二、明確宣傳重點

1.大力宣傳科學育兒的知識。結合本園的工作實際,展示幼兒園的發展情況;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以看得見的成果把先進的教育思想逐步滲透到家長的心中,讓廣大家長知道普及科學育兒的重要性。

2.宣傳科學育兒知識,糾正"小學化"傾向。學習先進的學前教育理念和科學育兒知識,鼓勵家長樹立起讓幼兒快樂生活,健康成長的思想,摒棄學前教育以學習技能為主的觀念,禁止學前教育小學化。

三、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加大宣傳力度

1.幼兒園召開專題會議,制定了幼兒園宣傳週的活動方案,根據龍海市教育局《關於組織開展2019年社會科學普及宣傳週活動的通知》檔案要求,廣泛開展社會宣傳,透過幼兒園門口樓LED宣傳語、家園聯絡欄等方式,在宣傳學前教育理念的同時,解答家長的各種困惑,樹立科學的育兒觀念。

2.參加參加龍海市2019年社會科學普及宣傳週啟動儀式

為了讓廣大社會群眾深入瞭解科學育兒知識,本次活動透過現場諮詢、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向群眾宣傳了《0-3歲科學育兒知識》、《3-6歲科學育兒知識》等內容,透過科學育兒宣傳活動,使社會各界進一步瞭解和理解國家的學前教育發展政策,引起家長和社會對幼兒教育關注和重視,使科學的學前教育走進千家萬戶,為學齡前兒童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進一步推動了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

社會科學普及周活動總結 篇5

我院於20xx年經國家教育部批准升格為本科院校,是一所以經濟學、管理學為主,工學、理學、文學、法學、教育學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省屬普通本科院校。是財經類人才培養、培訓的重要基地。現有會計學系、金融學、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經濟貿易等40多個本科專業。設有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現代財務研究中心、文化研究中心等16個科研機構。

“十一五”以來,在院黨委行政的領導下,我院廣大教職員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及其學科建設工作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取得較好的成績。

一、科研專案層次和數量持續增長。

我院共承擔各級各類級哲學社會科學專案項,其中國家社科專案項、教育部人文社科專案項、省社科專案項、省教科專案項、省高校人文社科專案項、省文化廳專案項、市社科專案項。----年我院獲得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專案5項,實現了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專案零的突破。20xx年獲得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專案3項、教育部人文社科專案15專案、安徽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專案14專案。科研立項發展態勢良好,呈歷史最好水平。

二、高水平科研成果顯著增加

我院各類科研成果在數量和質量方面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論文的類別結構呈現明顯的最佳化趨勢。“十一五”以來,我院教師發表社科論文篇,其中三大檢索論文篇。出版學術專著、教材部,被採納的諮詢報告篇。獲得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獎勵40餘項,其中省部級以上獎勵項。

三、科研平臺建設步上新臺階

“十一五”以來,哲學社會科學方面我院建設有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研究中心等個科研機構。這些科研平臺為我院科研創新、人才培養和服務地方經濟奠定了堅實基礎。

四、科研梯隊建設全面鋪開

“十一五”以來,在學院領導的大力支援下,我院加大對哲學社會科學專案科研經費的投入,特別注重對青年教師的科研素質的培養,設立“青年人才科研啟動基金專案”、面向青年教師的“院級科研優秀獎”等,先後名青年教師獲得省社科、教科研究專案、省級優秀青年人才基金等專案立項項。

經過幾年的發展,青年教師已逐漸成為我院科學研究的主力軍,在我院20xx年科研專案立項的負責人中,青年教師就佔xx%。

五、服務地方能力顯著增強

“十一五”以來,我院承擔企事業、政府委託專案xx多項,多項研究成果和諮詢建議被地方政府採納,形成了以服務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區域經濟文化為主的應用型科研特色。一批研究成果提交政府,受到地方政府各部門的重視,部分已投入實施。

近三年共發表社科類論文和決策諮詢報告xx餘篇。這些成果都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對政府各層面的決策諮詢發揮的作用越來越明顯。

六、積極開展各類學術活動

為促進我院學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增強學院社科研究工作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我們積極組織了各種學術交流活動。“十一五”期間,我院先後組織、召開院內外社科類學術報告會、研討會N場。各位專家學者提出了許多有見地的對我國經濟轉型與自主創新,特別是對於安徽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指導價值的政策建議。研討達到了預期效果,受到與會領導和專家的好評。

“十一五”以來我院哲學社會科學科研工作發展形勢良好,取得了一些成績。我院將繼續充分發揮“思想庫”、“人才庫”的作用,努力為繁榮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為區域經濟社會的發展發揮助推作用。

社會科學普及周活動總結 篇6

20xx年7月16天,我走進了廣東省委黨校的大門,開始了為期18天的、由廣東省委宣傳部、廣東省教育廳、廣東省委黨校聯合舉辦的“哲學社會科學教學科研骨幹研修班”的培訓學習。這次培訓學習,大致分為兩個階段:集中聽報告、研討交流階段,為期13天;參觀考察階段,為期5天。緊張有序的學習生活使時間很快過去,轉眼之間研修學習即將結束,透過這次學習和交流,我無論思想上、學問上都取得了豐碩的研修成果。

開學典禮那天,廣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蔣斌出席並講話強調,要我們充分認識舉辦哲學社會科學教學科研骨幹研修班的重大戰略意義,正確認識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進一步明確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方向和任務,不斷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站穩基本立場,深切體認世情國情民情,恪守職業精神、職業道德,並要求我們圍繞哲學社會科學隊伍、社會現實、自身素質建設作深入研究,為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進一步推動文化強省建設貢獻力量;蔣斌副部長也對這次培訓班提出了紀律,要求我們要轉變角色,集中精力,端正態度,認真學習,服從管理,把此次研修當作一種追求,真學、真信、真用,做到研有所得、修有所獲。

研修期間,我們有幸參加了廣東省優秀社會科學家暨優秀社科成果表彰大會,充分感受到省委、省政府對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高度重視和對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熱心關懷並寄予厚望。

研修期間,我們主要聽了近十場專題學術報告,主要有溫憲元的《學習領會同志“七一”重要講話精神》,賴斌的《廣東省文化產業發展的實踐和思考》,曾凡光的《解讀“十二五”規劃的內容及意義》,陳鴻宇的《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羅必良的《改善社會分配,提高國民收入》,徐俊忠的《深化學習和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李小魯的《新新時期我國高等教育事業改革與發展》,鄭永廷的《當前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教育的幾點意見》,李惠武的《建立現代產業體系,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蔡禾的《新形勢下如何和創新社會管理》,陳金龍的《從中國共產黨90年的發展看建黨紀念活動的歷史經驗和社會功能》,汪新生的《當前國際形勢和對外國際關係》;開展了兩場學員論壇,一是圍繞省委提出的“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目標,談談如何推進和幫助青年學生樹立正確的幸福觀, 二是參加研修班的收穫、體會,以及今後辦好研修班的建議。

研修期間,每天下午我們以小組為單位,10位成員廣泛、深入地討論了同志“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如何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事業,推進廣東文化強省建設;如何加強和改進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促進學生生健康成長;如何在教學實踐中貫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教育;對建立現代產業體系,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重要意義的認識;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等重點、熱點、焦點和難點問題。

透過研修,我們更加堅定了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在高校哲學社會科學教學科研工作中的指導地位的信念。伴隨著改革進入攻堅階段,各個社會階層和利益集團之間的矛盾日趨尖銳化。作為高校教師,我們一方面親身感受到了這些年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另一方面又對部分學生信仰淡漠、理論淡化、價值虛無、集體觀念不強深感憂慮,所以進一步加強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在高校哲學社會科學教學科研工作中的指導地位,具有相當重要的現實意義。

透過研修,我們更加堅定了堅持科學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信念。堅持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的最為重要、最為關鍵的部分。只有堅持科學發展,構建和諧社會,我們才能步入從單純地追求經濟發展到要求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新階段。

短短18天的研修,我們透過集中學習、分組討論、研讀報告、考察實踐、撰寫心得等形式的學習,既深入學習和逐步掌握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黨的基本理論和大政方針,又較為全面和深刻地瞭解了我們的基本國情、基本市情,明確了我市經濟、政治、文化工作的指導思想和發展戰略。更為重要的是,這次學習使我們有機會系統地學習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接觸了中國經濟社會的偉大改革實踐,使我們能夠靜下心來反思我們高校的教學科研與中國現實之間的關係,更使我們深刻反省了作為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自身的使命和在當代社會所應該扮演的角色等等。所以,我們認為定期或不定期的舉辦高校哲學社會科學教學科研骨幹培訓很有必要,也很為重要。

對於我們許多學員來說,能有機會參加並圓滿結束這次研修,首先應歸功於省委宣傳部、省教育廳領導部門的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和科學安排,省委黨校在學習場所、後勤保障上提供了周到細緻的服務。其次應歸功於全體報告人給予的高規格、高質量、高水平的演講。再次是全體學員強烈的責任感和對學習機會的倍加珍惜。大家都能迅速轉變角色,嚴格要求自己,遵守黨校紀律,總是提前到教室,認真聽課,認真筆記,認真思考,踴躍發言,表現出高校教師良好的精神風貌。我相信這次學習必將對未來的人生產生重要影響。

社會科學普及周活動總結 篇7

這一學期時間短教學顯得特別緊張,有步驟、有計劃地完成了品德與社會的教學教學任務。現對一學期來的教學工作做如下總結:

一、 完成教學情況:

1、學生完成了六年級上冊共四個單元的學習。

第一單元 《科學技術與人類》 第二單元 《我們熱愛和平》

第三單元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第四單元 《走進生活的舞臺》 在學習完以後並對這幾單元進行了系統的複習。在此基礎上對五六年級品德與社會知識進行了系統地複習。

1、學生了解外國列強的侵略和兩次世界大戰給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帶來的沉重災難。

2、知道我們的前輩為反對戰爭、保衛家園而 進行的奮鬥,深刻體會和平對於全體中國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重要意義

3、學生認識到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所發生的巨大變化是由於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所帶來的。激發學生熱愛中國共產黨的情感

4、受傳統文化對世界的影響,認識文化交流有利於促進人類社會的和諧與進步。

5、體會“人民代表為人民”的深刻含義,增強主人翁意識,增強愛你給社會責任感。

6、認識不良生活習慣的危害,學生逐步不建立正確的健康的生活方式。

7、學會了用法律保護自己,學會感恩,學會銘記,學會汲取。

8、學生了解祖國新時代的新面貌,樹立為祖國自豪、為祖國驕傲的情感。

二、 取得成功的經驗

1啟用教學新觀念。教學中認真鑽研教材,探索性的嘗試設計種種教學方式,以新教材理念為指導,不斷反思積累經驗,尋找效的教學途徑。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成績良好,提高了學生的整體素質。

2、教學中把思品與生活課的教學同學生日常生活緊密聯絡起來,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是非評價標準,懂得何謂善、惡、美、醜,提高他們養成良好道德行為習慣的自覺性和安全意識,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質。

3、在課堂上,關注言行不良表現的學生,及時調動班級和教師的力量幫助他們認識錯誤,認識錯誤造成的嚴重後果,從而校正自己的言行。平時注重培養他們養成儉樸,文明禮貌,尊老愛幼,遵紀守法,保護環境的道德行為習慣,個性心理方面培養學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質,總之,透過一學期的品德課教學,學生的整體素質得到了提高,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4、強調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三、存在的不足:

教學方式不夠多樣化,學生課前查閱資料的條件有限,不夠主動,學習上顯得有些被動。部分學生學習不夠紮實,成績不夠理想。

四、 改進教學的措施:

1、在今後的教學中注重學生的親身體驗和活動,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進行各種活動,承擔一定的`腳色,在做中不斷領悟、感知,在做中培養社會生活能力,發展個性品質,體驗道德準則並規範自身的行為。讓學生透過合作、動手、對比實驗體會集體的涵義、集體的作用。

2、教學中鑽研教材,探索性的嘗試設計多種教學方式,以新教材理念為指導,不斷反思積累經驗,尋找效的教學途徑。讓學生在學習所任科目積極主動的學習,提高了學生的整體素質的同時提高教學成績。

3、 明確課程性質,全面把握課程目標。幫助學生參與社會,學會做人。

4、教學中把思品與生活課的教學同學生日常生活緊密聯絡起來,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是非評價標準,提高他們養成良好道德行為習慣的自覺性和安全意識,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質。

5、在課堂上,繼續關注言行不良表現的學生,及時調動班級和教師的力量幫助他們認識錯誤,認識錯誤造成的嚴重後果,從而校正學生錯誤的言行。平時注重培養他們養成優良品德的形成與遵紀守法,保護環境的道德行為習慣。

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會更加努力學習理論知識,在工作實踐中不斷完善自己各方面的知識與能力,與時俱進,教學相長,提高教學與教育科研能力,提高教學實效。

社會科學普及周活動總結 篇8

回顧一個學年來的科學工作,科學教研工作有了一定起色,基本完成了學年初預定的目標。小學科學學科本年教研工作的重點是:全面貫徹新課程理念,深化課程改革;圍繞課

程實施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展開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動。主要工作是:

1、以“做中學”為抓手,結合新課程的實驗、實施,改進和完善教學研究制度和工作方式,促進形成民主、開放、高效的教研機制。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悉心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2、深入瞭解並及時解決教學中的困難和問題,總結、推廣教學經驗,探索教學規律,在課程改革的實踐中,不斷提高科學教師的教學專業水平和新課程把握能力。從更深程度把握教育改革的時代脈搏。

3、結合身邊科學、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和校本教研為途徑和方法。注重研究實效,及時推廣研究成果。讓學生走出課堂,走進自然、親近自然、欣賞自然。教學中還能將德育滲透到科學教育當中。

4、不斷完善學科評價體系。著眼於充分、全面瞭解學生,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關注個別差異,瞭解學生髮展中的需求,探索建立促進學生髮展的評價體系。教師對自己教學行為的分析與反思,激發在自審、反思基礎上的自評,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5、在科學教學中,保持和發展學生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慾,注重養成大膽心細、敢於質疑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的情感。

6、為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組織了一系列活動。組織指導科技興趣小組活動,舉辦主題科學實踐活動。

7、觀察能力是科學工作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觀察能力的訓練,自然也是科學工作者教育的重要內容。要求教師在教學時就應該創造條件(機會),誘發或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讓他們在對問題的不同看法中去質疑、去評議、去推想、去驗證。

8、瞭解和預測學生,儘可能多地為他們準備和提供生活中常見的材料,儘量及時滿足學生探究的需要;同時,還樹立了開放的教學觀念,給學生提供充分的科學探究的時間、空間以及體驗的機會,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和教學實際活動,創造性地開展探究活動,引領學生親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

我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也存在著許多不足,我將不斷學習,更好地開展各項活動,爭取取得更大成績。

社會科學普及周活動總結 篇9

在忙忙碌碌中,轉眼一年的時光就過去,在這一學期的教學工作,有收穫,有遺憾,有成功,有反思,既艱辛又快樂。現將本學期的教學工作做一個小結,以促進進一步提高。

一、指導思想

小學科學課是以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二、教學工作

我知道,要想提高教學質量,首先要立足課堂,教師要從常規課上要質量。但由於初次擔任本課程教學,課程的教學常常顯得不那麼得心應手,儘管如此,我仍盡力精心設計每一節課,積極利用網路資源查閱資料,為教學服務。以學生素質發展為宗旨,透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創設輕鬆愉悅的教學情境,與學生共同學習、共同交流、共同進步。

三、具體作法

(1)認真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抓好學生思想教育。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首先積極做好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端正學習態度,樹立科學意識,提高認識能力。

(2)抓好常規工作,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結合新教材理論知識,精心設計教學方法,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獲得新知。積極調動學生求知慾望,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培養了學生樂學的興趣

(3)深入瞭解學生的個性特點,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細心發掘學生的閃光點,給予評價肯定,正確引導學生的行為,讓其樹立科學觀念。

(4)平時我細心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針對不同性質的學生,及時評價、適時引導。做好調查小結工作,根據其的實際情況擬訂學習目的,做到“有的放矢”。尊重學生,力求使學生學有優得,不斷提高。

四、存在不足及努力方向

在教學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由於自己經驗的不足,仍有不足之處,如還有小部分學生的學習仍不夠自覺,缺乏探究精神和探索能力等,這些都有待於在今後的教學中克服,使教育教學質量更上新的臺階。

社會科學普及周活動總結 篇10

轉眼間,一個學期的教學工作結束了,我擔任四(2)班的科學教學,現就本學期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科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這意味著要為每一個學生提供公平的學習科學的機會和有效的指導。同時,它充分考慮到學生在性別、天資、興趣、生活環境、文化背景、民族、地區等方面存在的差異,在課程、教材、教學、評價等方面鼓勵多樣性和靈活性。

一、認清新課程改革的目標。

從思想上重視課程改革目標的能動性。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使學生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熱愛社會主義,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

二、具體做法:

1.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教育戰線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實施科學新課程標準,除了要用新的教學理念武裝自己以外,最重要的是在科學的教學中參考和滲透“新課標”的要求。認真學習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同時培訓材料,明確目標和任務,理清新課程的結構、理念。

2.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學生對周圍的世界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積極的探究欲,學習科學應該是他們主動參與和能動的過程。把科學課程建立在滿足學生髮展需要和已有經驗的基礎之上,提供他們能直接參與的各種問題,比單純的講授訓練更有效。教師真正做科學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領者和親密的夥伴,對學生在科學學習活動中的表現給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並以自己的教學行為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

3.嚴格設計好每一節課的學生實驗與課堂演示實驗。實驗是探究式教學與探究式學習的最主要的載體之一,依靠實驗,一些客觀的科學現實能夠轉變了學習探究的科學規律,從而使學生在科學的實驗操作過程中體會著科學規律的存在,體驗著科學知識的形成。

4.創造性的挖掘課程教學資料,佈置探究式的課外作業。為了結合探究性學習方式的要求,轉變評價方式與知識的形成方式,我充分挖掘教材資源,使課外作業儘可能地有探究性的課題。雖然那些課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課題,但是透過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生在科學學習的興趣與探究能力上有長足的進步。

透過努力,本學期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在實施新課程的過程中還存在很多困惑,以待於以後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解決:一是知識的全面性問題,特別是一些原有教材中沒有而新增的內容,有待於進一步去學習;二是如何更好地把資訊科技與新課程進行整合的問題;三是新課程的實施需要更多的外界條件的支援;四是如何把新課程的實施與學生社會實踐更好的融合的問題,有待於進一步去思考。今後我將發揚成績,並爭取更大的進步。

社會科學普及周活動總結 篇11

一、對課程標準的認識

1、以《課程標準》為依據,運用新課程標準的先進理念,全面完成要求中的各項任務,充分發揮自然學科在培養小學生全面素質上的優勢,為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打下堅實的基礎,使學生在各方面都有提高。

2、反映兒童科學教育的精神,突出啟蒙教育的特點,將立足點放在培養學生學科學、用科學的志趣和能力上,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的科學方法和科學態度。

3、體現時代特色,融會科學教育的新思想。

4、加強學生實踐活動,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活動為主線安排教學內容,力求使教學貼近學生生活、貼近大自然。

二、教材分析

“微小世界”單元,將引領學生經歷從肉眼觀察到放大鏡觀察,再到顯微鏡觀察

的過程,讓學生觀察豐富多彩的昆蟲、晶體、細胞及微生物,使他們既瞭解人類觀察工具的發展歷程,又對人類探索微觀世界的部分成果進行梳理,擴大視野,提高認識。

“物質的變化”單元,學生將透過一系列的研究,觀察和認識物質變化是常見的自然

現象,物質的變化分為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兩種型別。在研究化學變化的過程中,學生將根據化學變化伴隨的現象,認識到化學變化的本質是產生新物質,從而將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區別開來。

“宇宙”單元,學生將在感知的基礎上,對收集到的資訊進行處理,建立有關環形山、太陽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對月相、環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認識。希望他們能認識到宇宙是一個龐大的、運動變化著的系統,不同宇宙空間分佈著不同的天體。人類透過不斷的探索,將發現越來越多的宇宙奧秘。

“環境和我們”單元,從垃圾和水兩個主題出發,學生將探究垃圾的來源、成分和處理方法;將探究水汙染的成因,瞭解汙水處理的方法等,從而對人類生活帶來的環境問題有一定的瞭解,真切地認識到環境問題是人類面臨的重大社會問題,並且能夠從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開展環境保護行動。

三、學生情況分析

六年級的科學進入課程實驗的新階段。透過兩年的學習,學生有了自己的科學思維方式,對科學探究過程有所瞭解,並能運用這一方法解決問題。但前兩年的學習相比,本期課外實踐活動增多,對觀察和記錄的要求很高,還需要長時間地觀察和記錄。要求學生有耐心、細緻的學習態度。

這一冊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觀察、推理、考察、資料解釋等。本冊的重點是觀察、推理、解釋形成並驗證假設。這一冊所設計的活動具有更大的開放性,教學中,教師要引領學生經歷更為自主的探究過程。因此,我們首先以培養小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全面關注學生在科學知識、科學思維方式、對科學的理解、科學的態度與價值觀以及運用科學知識和方法的能力等方面,力爭為他們將來成為一名具有科學素養的公民打下良好的基礎。

其次,以改革學生的學習方式為重點。強調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透過親身經歷、動手操作和實驗來學習科學,努力將學生的學習建立在他們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並透過主動探索知識發生和發展的過程,發展他們對科學的理解能力、思維能力以及多方面的科學素養。

四、教學總目標

1、透過系列化的探究活動,較全面地收集證據。在本冊,學生除了透過觀察、實驗方式外,還將學會用統計、調查、收集資料等方式來收集證據。比如對垃圾問題、水資源問題的研究。

2、對各種證據進行處理,尤其是對資料進行分析整理。如根據資料對水中微生物的研究,根據八大行星資料表建立太陽系模型等。

3、學習對現象進行科學解釋,獲得概念性理解。本冊將讓學生學習用多種不同的方式對探究的結果進行解釋,如畫出透過顯微鏡觀察出的結果,畫日食成因圖,建立環形山模型,形成垃圾問題的解決方案等。

4、加深對探究的理解。如在“物質的變化”單元中,分辨現象與證據的關係,認識證據支援結果的重要性等。

5、在活動過程中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保持和發展探究周圍事物的興趣和好奇心。

五、主要教學措施

1、開展生動的科學課,引領學生進行主動地探究學習。

2、建立科學資料夾,記錄學生在科學課上的學習進展情況。資料夾包括以下內容:

科學課筆記本、自己蒐集的文字、;圖表、圖片、照片、觀察報告、實驗報告、記錄表、評價表等。並在期末對學生做的資料夾進行展示與評比。

3、發揮評價對學習和教學的促進作用。教材提供了活動評價、單元自評、綜合評價等到三類評價工具供教師和學生使用。採用形成性評價,使評價滲透在教學過程中,更好的隨時瞭解學生的學習狀況。

4、注重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透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把科學探究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與科學知識目標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技能與社會生活相聯絡,逐步形成科學的態度和價值觀。

5、重視科學與技術的聯絡。致力於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技術設計能力,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6、樹立安全意識。培養學生具有安全參與探究活動的知識、能力和習慣。開展環境教育,進行生物種養殖的課外實驗,研究生物與環境間的關係。

社會科學普及周活動總結 篇12

小學科學是以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從社會的需要出發,充分依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追求科學性、實用性、教育性等多方面的統一,促進學生的發展。

擔任五年級二班的科學教學工作已經一年了,在這一年裡,也有了不少的教學科學的體會和感受,給我今後的教學不少的啟示。現就這一階段工作總結如下:

一、為了更好的上好科學課,所以我認真鑽研教材,為教學奠定理論基礎,只有吃透了教材,才能談得上較好地實施。

所以,我熟悉了教材的內容,認識了課程結構,瞭解了新課程的標準以及新課程中的核心理念。為實施積累一點理論指導,使自己在實施中有了方向、原則。

二、轉變自己的教育觀念,注重培養學生進行科學探究

觀念是行動的靈魂,教育觀念對教學起著指導和統率的作用,有了新的觀念才有新的教學改革,因此,我透過自學,參加培訓,反思或向有豐富教學經驗的同事請教,來提高自己的認識,強化自己的責任,從教師角色、教師行動、師生關係、學習方式等方面改變自己以往的觀念,使自己的觀念與新課程的方向協調一致,只有這樣才有可能煥發出教學的生命力和創造力。在教學中,我注重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在交流中大家可以想到取長補短,可以有新的發現,同時透過交流也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培養學生認真傾聽別人發言的良好習慣,還有利於拓寬學生思路,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在課堂上,帶領學生多實驗,讓學生得到實踐經驗。

三、促進學生進行科學探究,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在教學中,我從學生的生活入手,符合兒童的童心、童趣,為學生提供了很多的親身經歷的機會,使他們去自主的參與,主要的探索,在參與和探索中有所收穫。教學時我首先引導學生在情景中發現問題,力求他們會提問題,同時與同學合作,透過觀察、做遊戲、模擬等形式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也就是說,在學習上,我提倡一種自合作的探究學習方式,培養他們樂於動手,勤於實踐的意識和習慣,因為我相信,只有自己挖空心思想出來的,記憶才會更憂新,只有親身經歷過、體驗過,人總會有所收穫。同時有機的把探究學習、體驗學習、合作學習、自主學習等有機的結合起來,促進了學生學習方式的多樣化。

四、注重培養學生進行長期觀察活動的能力

注重對學生進行長期觀察活動能力的培養,培養他們持之以恆的精神,我想這對學生以後的成長會有很大的幫助。現在的孩子生活在衣食無憂的年代,什麼都不缺,缺乏韌性和意志力的鍛鍊,因此,確實需要在這些方面進行培養。

社會科學普及周活動總結 篇13

本學期我圓滿的完成了教學任務。從學校實際出發,注重全體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向前提高,爭取較好教學效果。為了能進一步的提高教學質量,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我總結了以下幾點:

一、紮實打好基礎

學生在綜合測試中存在的問題,與他們平時沒有準確地理解和掌握科學基礎知識和技能有很大的關係,因而重視和加強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仍然是首要的。

抓基礎知識,就是要抓科學課本知識,教學中力求每章節過關。由於各學生之間的智力差異和學習基礎不同,學生對科學知識的掌握能力不同,教師應針對學生實際情況因材施教,儘量降低落後面。那種為了留更多的複習時間而在平時教學中拼命趕進度的做法,必然造成學生對知識的“消化不良”,甚至使部分學習跟不上的學生對科學失去興趣。

抓基本技能,要抓好科學用語的使用技能和實驗基本技能。平時的實驗教學中,要讓學生真正瞭解每個實驗涉及的科學原理、裝置原理和操作原理,多給機會讓學生動手做實驗,體驗透過實驗進行觀察和研究的過程和樂趣,切實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

二、重視獲取知識的過程和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

要提高學生的能力,就要在教學中加強學生科學素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平時教學與複習,都不能“重結論,輕過程,重簡單應用的機械操練、輕問題情景和解答思路分析”。而應該重視獲取知識的過程,讓學生掌握學習科學的“基本學科思維方法”。今年對科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應該準確把握課程改革方向,以課本知識為基本探究內容,以周圍環境為參照物件,讓學生親身經歷和體驗科學探究活動,主動學習,逐步形成科學探究能力。

三、密切聯絡社會生活實際,抓好知識的應用。

從多角度對學生的知識與能力進行考查。這類試題的考查力度近年逐步加強。這就要求科學教學要突破單純灌輸課本知識的限制,減少機械操練耗費的時間和精力,讓學生有時間閱讀課外科技知識,儘可能多地接觸和認識社會,用科學視角去觀察問題和分析問題,學以致用。

四、深化課堂教學改革,鑽研教學大綱。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教育戰線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除了要用新的教學理念武裝自己以外,要提前在六年級的教學中參考和滲透“新課標”的要求。

五、強化教學過程的相互學習、研討。

上完課後能與聽課老師及時進行交流,提出不足之處,以求達到更好的課堂效果。

六、加強實驗教學,實驗所佔的比例越來越大,引起了我的高度重視。

七、理直氣壯抓好學有餘力、有特長的學生參加學科競賽活動,給有特長的學生創造發展個性的氛圍,鼓勵他們冒尖,脫穎而出,為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

八、從實際出發,總結經驗,吸取教訓。

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面向全體學生,關注每一個學生的進步與成長。首先要紮紮實實抓各學段的合格率,這樣才能提高科學教學的合格率,最後取得較好的優秀率。

透過和學生共同努力,本學期科學教學取得了現有的成績,下學期我將繼續保持,並爭取更大的進步。

社會科學普及周活動總結 篇14

本學期,以《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為指導,全面落實《全日制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提出的基本理念、課程目標和課程內容,進行科學啟蒙教育,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創新精神,為學生後繼的科學學習和其他學科的學習,乃至終身學習打下基礎。

一在科學教學中開展指導學生主動探究學習,指導學生獲得一些淺顯的科學基礎知識,同時培養他們的科學志趣,及學科學、用科學的能力。使他們受到科學自然觀、科學態度、愛家鄉、愛祖國、愛大自然等思想品德教育,促進他們身心健康發展。

二教學中能透過觀察選擇或提出一個具有可行性的關於事物之間相互作用和平衡的研究課題,並能從研究結果中發現新的有待研究的問題;能用邏輯推理的方法對生物與生活環境相適應的現象進行假設,並能獨立地設計實驗,透過控制變數的對比實驗等驗證假設;能有一定根據地預測和分析實驗結果;能透過體驗和實驗探究熱傳遞的各種方式及應用;能用模擬實驗的方法探究地表現各種變化現象,包括地震、火山噴發等。

三在教學中始終保持對探究生物與環境、生物與生物、物質與物質之間相互作用、聯絡、達到平衡關係的興趣;逐漸樹立珍愛生命、保護環境、人類與環境和諧相處的價值觀;能堅持長期對不同環境中生物的生長情況做觀察、記錄;願意與其他同學共同探討問題、完成實驗研究、交流實驗結果、歸納結論;能積極大膽地發表自己的想法,敢於提出相反意見;能大膽想像,獨立完成設計與製作捕捉害蟲的裝置、太陽能熱水器、保溫箱等。

四在教學中能根據實驗結果,說出種子萌發所需要的外界條件及生物生長的需要;能舉例說明動植物的形態結構與其生活環境或生活方式是如何相適應的;能舉例說出如何辨別植物的根和莖及其在植物生長過程中的作用;能用自己的話描述熱的良導體和不良導體;能描述熱傳遞的不同方式;舉例說明保溫和散熱的應用;能描述地震的現象及其引起的危害等。

五在科學探究活動中的評價,重點不能只在探究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上。而應當著眼於學生“基本科學素養”的提高。具體說來,教師指導下的科學探究應該把重點放在以下四個方面:

(1)透過探究滿足學生求知慾及培養學生對科學的情感;

(2)透過探究獲得關於身邊世界的理解;

(3)透過探究培養學生思維能力,鍛鍊解決問題的能力、合作與交流能力,培養科學精神與態度,初步習得科學方法;

(4)逐步獲得對科學探究本身及科學本質的理解。

總之,把握科學課程基本理念,以探究為核心,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的科學探究過程,展開豐富多彩而富有成效的實踐活動,讓學生逐步領會科學的本質,樂於探究,以此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素養。

社會科學普及周活動總結 篇15

介入放射學起源於放射學家對血管閉塞性病變的成形治療技術,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與應用普及,經過介入醫學工作者幾十年的艱苦努力,介入放射學已經成為臨床醫學的三大支柱性學科,作為建立三級甲等醫院的標準之一,不少醫院在原來放射學科的屬下成立了專門從事介入放射工作的科室,起到了集中人力物力優勢在較短時間內快速推動學科發展的作用。但是,隨著中國醫院改革過程中利益等矛盾的出現和其它學術或非學術因數的干擾,原來可以健康發展的新興學科受到了嚴重挑戰,學科的領地之爭日益明顯,其中一個觀點是介入放射學僅是個醫療技術而不是學科,終將分解到各個現有的臨床學科。這個問題不僅僅影響到介入放射學學術的發展,同時也影響到醫院管理者的行為,搞不好會破壞整體臨床學科的發展,有必要須從科學學的理論上探討介入放射學的發展。

一、 科學技術的界定和醫學的屬性

科學是探索自然規律的活動,而技術則是人類征服自然活動中所採用的手段和方法,科學的目的是解釋事物怎樣發生和為什麼發生,技術則是設法使事物按照人的意願發生與發展,科學的研究成果是理論而技術的成果是工藝,評價科學的標準是真偽而技術的評價標準是功利和效果,科學的社會價值是對人類長遠利益,技術的價值標準是直接的利益。

科學與技術有著辨證的相互關係,技術有著更長的源頭,正如人類在瞭解藥物成份和藥理學之前就擁有用自然界生物材料治療疾病的經驗和技術,外科學誕生之前就有了鑽顱技術和其它外科技術。技術具有明顯的實踐性,科學具有理論性,前者的實踐屬性為後者的發展動力,但後者對前者的提高和發展具有推動作用。

醫學作為一門建立在廣泛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基礎上的研究人類疾病診療規律和維護健康的學科,本身具備科學和技術的雙重特性,它的發展過程印證了科學與技術的關係。由於生老病死始終伴隨者人類的發展,科學出現之前,人類就有對損傷本能地反應,如對創傷的壓迫止血和採用樹木材料的固定技術等。在沒有科學理論的指導下,古代只好藉助宗教來解釋疾病並指導治療,隨著社會與生活實踐的發展,醫學要求更能反應客觀規律的理論指導,所以,哲學的出現又給醫學以理論的支援,古代中醫的理論就是人們對自然界總體認識的哲學思想的體現,近代醫學的出現則完全要歸公於數學,物理,化學,天文,地理,生物等自然科學的成功,歸功於解剖,病理,生理等醫學基礎學科的成功。現代醫學側運用了包括社會科學,心理科學,資訊科學,工程科學等學科在內的更廣泛的其它科學成果。

醫學本身的學科發展歷史還證明了科學與技術相互交織在一起的特點,外科技術在外科學真正成為一門醫學學科之前的很久就有存在,中世紀的學院派醫學家雖然學習一些外科技術,但是他們自己不動手操作,因為長期以來這些外科手術大多是由鐵匠,理髮師,澡塘工,理髮師甚至屠夫來操刀,他們曾經被醫學家郫視為”穿著靴子的僕人,放縱的花花公子,留著鬍子,揮無著剃刀…”外科成為一門特定的醫學分類學科,要歸功於解剖學,生理學,生化學,麻醉學等學科的成功,外科醫生地位的真正確立只有在外科成為一門學科以後。假如外科技術連同它的從事者完全遭到封殺,假如沒有文藝復興給相關自然科學開禁和今後的快速發展,假如沒有外科技術和科學理論的結合,哪裡會有外科學和外科醫生們的今天?

二、醫學技術發展成為科學的條件

只有當技術的目的不再僅僅是解決問題,而同時研究事物的規律,具有上升為理論層面的研究,形成較為完整的理論體系,現有的技術組合才能成為科學體系。外科學如果只停留再解決疾病手術過程和技藝的研究,而不是研究整個診療過程的客觀規律,不上升到理論的研究,外科也將淪落到簡單的技術,外科醫生就會成為掌握技術的工匠。社會發展的需求,整體科學水平是推動新的學科誕生和發展的催化劑和發動機,就像外科學的誕生是人類對單純藥物治療的結果不滿意的產物,同時得到了解剖學,病理學等有關科學發展的催化一樣。介入放射學的發生與發展完全遵循了外科學發生發展的基本規律,在醫療實踐中先有了定位下的穿刺,然後出現對血管狹窄病變的擴張治療,先有血管的選擇性造影,然後發展到動脈內的其它介入技術,由於它的微創性和高效性,介入放射學才成為了醫學領域發展最為迅速的臨床應用科學。

三、入放射學已經成為完整的科學體系

如果說上個世紀末介入放射學更多集中於研究臨床治療的方法和技術的話,21世紀應該是本學科形成科學和技術全面整合並協調發展的時期。介入放射工作者將注意力從單純的臨床技術應用同時轉向了介入基礎科學的研究,例如動脈化療的藥代動力學研究,動脈栓塞的病理學研究,血管再狹窄介入治療的機理和再狹窄的機制研究,門脈高壓介入治療的病理生理學研究等等。這個新興學科在它誕生之時便開始了向其它學科的滲透,在成功應用了相關基礎學科的研究成果的同時還推進了其它學科的發展。例如經頸靜脈肝內門體靜脈分流技術在治療門脈高壓併發症的同時提供了病理生理學和藥物學對門脈高壓的研究手段。得到了過去難以獲得的研究結果,推動了相關學科的發展。介入放射學已經形成了自身的科學理論體系,教學體系和明確的學科研究目的。 21世紀的醫學發展顯示出明顯的趨勢:

1)微觀深入的研究與宏觀擴充套件並進:

2)精細分科與多學科綜合統一;

3)醫學工程技術化;

4)醫學模式轉化。介入放射學的誕生正好在以上幾個方面適應了醫學發展的趨勢,所以,可以預言介入放射學在臨床醫學中將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四、醫院臨床學科分類

現有的臨床醫學分類既有按照治療手段的分類,如內科和外科,又有按照治療物件的分類,例如婦產科,小兒科;還有按照人體解剖部位的分類,例如耳鼻喉和牙科;有的卻是按照病種分類,例如傳染科,內風溼科,腫瘤科; 更有按照治療技術來分類,如放射治療科等。研究醫學科學技術的專家明確指出,這種分類具有隨意性,不確定性和交叉性,各個醫院採納的分類方式基本是滿足臨床實用性和工作效率。如果按照這樣的目的,將現有的導向裝置集中起來,將具備影像學和臨床醫學的人員相對集中。成立類似外科這樣的專門學科和醫院科室無疑是一個最佳的解決方案。

學科的出現必然會要求特定的從業人員和科學研究者,由於介入放射學的臨床特點,從事介入放射的人員因該受過臨床醫學教育和影像醫學知識(包括影像診斷和放射醫師的防護知識)教育,具備良好的臨床工作能力(診斷與治療能力)。現有的臨床放射醫生和臨床專業醫生加盟本學科是加速學科健康發展的最佳人才建設途徑,但同時需要認真研究適合本專業工作特點。建立本專業醫生培養體系是以後的一個重要的任務。但是無論如何,作為一個學科的存在,從業人員應該成為一種專業工作者和研究者。外科和內科等學科的從業人員在近期的對介入放射學的工作熱情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幫助本學科向臨床學科的轉化,但是從長遠的發展觀點來看,從業人員職業化和專業化是一個趨勢,因為學科從業人員兼職和學科的混淆必然會導致注意力和工作精力的分散,反而會影響和限制新興學科和原來臨床學科的發展。

迎接介入放射學科的美好未來

既然介入放射學代表了現代醫學發展的方向,既然介入放射學已經成為一門完整的醫學科學體系,我們就應該以一種尊重科學的態度來對待這樣一個新興的學科。介入放射學同外科學一樣經歷了從單純技術向學科的發展,可以設想一下,如果不是將外科從“全科醫學”中獨立起來,如果沒有外科學的學科相對獨立,外科是沒有可能如此迅速發展的,所以,我們應該像我們的先輩熱情支援外科學發展一樣熱情支援介入放射學的發展。相關醫學臨床學科的醫生加盟介入放射學的專業隊伍,促進從業隊伍的專業化是一個必然的趨勢。我們的任務還很艱鉅,我們既要利用介入放射學的技術為臨床醫療服務,又要承擔起學科的研究任務,既要處理好臨床學科的良好合作共同發展,又要注重本學科的獨立性和創新性。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介入放射學已經成為一門完整的臨床醫學學科的今天,介入放射學工作者大有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