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歷史

夾縫中的歷史讀後感

夾縫中的歷史讀後感(精選3篇)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夾縫中的歷史讀後感(精選3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夾縫中的歷史讀後感1

今天我給大家推薦一本書,由中國出版集團東方出版中心出版的《夾縫中的歷史》。這本書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成功的罪孽》和《灰堆》兩個章節。在《成功的罪孽》一文中,作者從一個全新的視角審視了2300多年前,那場改變了中國歷史程序的商鞅變法!無疑,商鞅變法在當時是成功的,直接導致了地處西北的弱小秦國從此走上了富國強兵之路,一躍成為戰國七雄中實力最強大的一方霸主,並最終掃平東方六國,一統天下成就亙古未有之霸業,從而開創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

但是一個時代的成功並不意味著在其後的所有時代都會取得成功,有時恰恰相反,會成為後世不斷淪落的罪孽根源,而商鞅變法就是這樣生動的例子。商鞅變法是透過剝奪人的自由而使本來弱小的秦國迅速強大起來,提高的是君主的絕對權威,甚至不惜以毀滅文化、剿除思想為代價,使君主集權統治鬼胎脫生,長大成魔,並使其後的中國歷史進入到從一個君主集權統治過渡到另一個君主集權統治的歷史怪圈中,兩千多年未曾改變。

如果歷史可以假設,那麼這樣的變法我寧願它從來沒有發生過!在《灰堆》一文中,寫了中國古代的皇帝們,那些所謂的天之子們,為了加強自己對人民的統治,不惜以犧牲中華文化典籍為代價,焚百家書,禁錮人們的思想,可是他們這些自詡為人中之龍的人,卻不知道這樣做是自掘墳墓,更重要的是這樣做是反人類,反歷史的。他們這樣做的最終結果就是使統治階級的權力無限膨脹,而人民只有戰戰兢兢、循規蹈矩,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則就會人頭不保,家破人亡。

這一切到了一個極限的時候,就猶如一個破敗不堪的屋頂堆滿了厚厚的積雪,整個房屋已經不堪重負搖搖欲墜了,這時又在其上下了一層霜,就是這一層薄薄的霜,看似無足輕重,卻將這早已破敗的屋頂從空中一下壓趴在地上,並且摜得粉碎。古代的那些皇帝佬們,大興文字獄,從思想和行動兩方面都給人民戴上了無形而沉重的枷鎖,讓人動彈不得。

試想,在一個沒有言論自由,甚至連人的基本的民主權利都得不到保障的社會里,這個國家的滅亡當然就是世界上最自然不過的事情了。在本書中,作者從多個角度重新審視歷史,但是歷史本身並沒有絕對的對與錯。殊不知,那高大宏偉的金字塔背後是無數埃及奴隸的斑斑血淚,蜿蜒壯麗的長城托起它的是千千萬萬中國古人的森森白骨啊!一切歷史都是現代史。

讓我們從歷史的成敗中汲取營養,去創造燦爛輝煌的明天吧!

夾縫中的歷史讀後感2

初次拿到這本書,我就被這本書的題目給深深吸引住了。為什麼作者要從夾縫裡看歷史?專挑歷史人物的刺呢?直到讀完這本書,我才恍然大悟:這本書是對偉人缺點的評價,告訴人們“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的道理。

在我看來,作者寫這本書是有目的、有針對性的,針對的正是那些誇長處而避短處的史書史鑑。特別是那些所謂的文人墨客,在對歷史人物進行描寫的時候,總會帶入自己的主觀感情,特意將自己喜歡的偉人刻畫得如同仙人一般,而把自己所討厭的、憎惡的人描寫得一無是處、狡猾奸詐!

就像《三國演義》裡的劇情描寫,羅貫中把曹操、周瑜一類人視為叛賊,就刻意去把他們描寫成心胸狹窄的亂賊,而影響了讀者對史實的瞭解。

而《夾縫中的歷史》一書的性質與《名人傳》倒有些許相似。它直截了斷的向人們說明:歷史中的偉大人物雖然是偉大的,但他們同樣也有失落,有悲傷,有缺點,也有不足,正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而《夾縫中的歷史》透過對每一段歷史的敘述與截然不同的評論,讓讀者解開了心中對名人偉人的疑惑,並且讓讀者體會他們內心的痛與苦和麵對痛苦時的堅持與執著。就拿書中的史料來分析:同樣是生不如死的經歷,司馬遷選擇的是重如泰山的任務——忍辱負重寫完《史記》。而明思宗面對國家的淪陷,朝代的滅亡,紫禁城內血染殘陽的慘狀,毅然自縊而亡我想,這本書的價值所在,就是能夠真實地記錄下偉人的長處與不足,讓讀者體會偉人的痛與苦。

吳三桂在大家看來也許是令人憎惡的賣國賊,但他仍然是令人敬畏的英雄,他對陳圓圓的痴情與真心,竟可以讓他與敵人滿洲國結盟,去征討李自成,足以看出他對愛情的執著,但也反映出他的衝動。

韓信在人們心中也許是能伸能屈的大英雄,但他也是令人可悲的窩囊種。他的胯下奇辱之事,拋棄了自己的尊嚴,丟失了自己的人格,可他卻對其無動於衷,就連劉邦都瞧不起他的.人格。

讀完這本書,我得到了很大的觸動:誰都不可能將自己變得完美無缺,即使是偉人英雄也有他們的痛苦與不足。當然,我也有自己的痛與苦,但我要認識事物的兩面性,“不拋棄、不放棄”努力改善自己,才能活的充實。

夾縫中的歷史讀後感3

歷史的軌跡在不斷前進。歷史的真象往往隱藏在謬論之中,埋藏在假象之下。透過閱讀這本書,我學會了阿透過夾縫看歷史,看清歷史的真象。我明白今天我們評價古人時,我們應從他們所處的時代背景來分析。

在我看來荊柯是一個膽小的壯士,他得到田光先生的推薦,受到太子丹的恩惠,冒著生命危險去刺殺秦王。但我卻懷疑荊柯。真理不是顯示在外的,就像對與於荊柯的懷疑,也是要擺脫世俗的成見,分析他種種行為的原因。在淒涼蕭瑟的易水邊,高漸離擊築,荊柯高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荊柯和秦舞陽一起帶著樊於期的人頭和督亢的地圖到咸陽宮去刺殺秦王。但他們最終還是失敗了。有人說是秦王的運氣好,有人說是侍女的幫助,使秦王逃過一劫。

但我卻認為最重要的原因是荊柯怕死,當他抓住秦王的衣袖時,他可以立刻殺了秦王,他卻想制服秦王,將他生擒活捉,他知道如果秦王死了,他也別想活,這便是,他是貪生的,他是怕死的。他有神勇,但他缺乏完全的獻身精神,他沒有超越生對他的吸引,也沒超越他對死亡的抗拒。不過荊柯的所有信義與膽氣還是讓人極其欽佩的。他謀殺秦王的大舉,顯然能使處在欺凌之下的中國人產身產生共鳴和快感,並得到一些慰藉。荊柯也演變成為反抗暴君的象徵,荊軻的意義便超出他行為的本身。

在中國,韓信顯然是一個典範,一個能屈能伸的典範,用以後的功績來洗刷了以前跨下之辱的典範。人們好似將韓信所受的恥辱看作他實現其目的的一個鋪墊,一個陪襯,甚至是一個昇華的動力。但“士可殺不可辱”。這句話實際上已經成為中國知識分子的一個精神準則,一個忍耐的底線。

作為漢朝開國功臣的韓信卻甘心忍受了跨下奇辱。在當時的觀念下,韓信應該用自己的生命來反抗,但他並沒有跳起來反抗。一個人是否受到侮辱,並不是自己可以決定的,但如何對待侮辱,卻是自己可以決定的。於是這便成為他終身的恥辱。他沉默的原因並不是他的寬容和憐憫,而是為了功利,他向世俗低下了頭。尊嚴是不可以用來和功利交換的,韓信的這種作法本身就是對自身價值的無視。然而在今天韓信依然被當作正面形象而不斷提及。像這樣的偶像,被樹立起來,必將會使那些奮發而起,激勵反抗的靈魂哭泣。

透過這本書,我知道獨立精神的重要性,我們應該獨立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歷史是“橫看成嶺側成峰”的,在夾縫中看歷史,也許就會得出不一樣的結論。在生活中也是這樣的,只要我們多思考,我們便會有不同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