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教育

教育書籍讀後感

教育書籍讀後感

讀完某一作品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育書籍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育書籍讀後感1

暑假的某天,我花了三個小時一口氣讀完了《毛毛》這本書。它講的是小姑娘毛毛和時間竊賊灰紳士之間的故事。故事內容是:在很久以前,一個不知道從哪裡來,不知道年齡的小姑娘來到了這座城市的郊區,她叫毛毛,很快她就和住在附近的人們成為了好朋友,大家有什麼矛盾都去找毛毛解決,有什麼想法也去和毛毛說,因為毛毛善於傾聽。可是時間不長,他們的友情就消失了。因為有一群灰紳士來到了這裡,他們盜竊人們節省下來的時間據為己有。就連毛毛最好的朋友也被騙了,被關進了所謂的兒童之家。後來,一隻叫卡西歐佩亞的烏龜,帶著毛毛來到了烏有巷裡的烏有樓找到了分配時間的人—霍拉大師,霍拉大師帶毛毛看了生命之花,讓毛毛理解了時間的概念,然後跟毛毛一起冒著全人類的時間都要永遠停止的後果去消滅灰紳士,後來靠著毛毛的勇敢和卡西歐佩亞的機智戰勝了灰紳士。

這本書讓我對時間有了新的認識。故事中的那些人節省時間是好的,可為了節省時間而匆忙地和時間賽跑,過著機械化的生活就不好了。在節省時間的同時有許多真正重要的東西被遺忘了,親情、友情還有快樂等等,都在人們這種快節奏的生活中慢慢消失,如果生活中沒有了這些,我們的生活將會變得毫無色彩、毫無意義。

善於合理的安排時間等於節省時間,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功”。除了工作、學習之外,要留下必要的休息和娛樂時間,這樣才有更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工作、學習當中。媽媽平時總說我學習、做作業效率低,我總是不服氣,讀了這本書之後,我才明白了這個道理,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此外,從這個故事我還感受到了傾聽的重要。毛毛只用傾聽的方式就能解決朋友們的問題和紛爭。她並不是個聖人,但是她能讓束手無策和猶豫不決的人突然明白過來自己該幹什麼;或者叫畏畏縮縮的人突然感覺到無拘無束,勇氣十足。因為她擁有常人所沒有的“靈敏聽力”,那就是用心去傾聽、用心去感受。

這本書很有教育意義,它讓我明白了生活的兩個道理:一是應該如何節約時間;二是要善於傾聽別人的話等道理,很值得一讀。

教育書籍讀後感2

《帕夫雷中學》有這樣一段話:“一所學校可能什麼都齊全,但如果沒有了人的全面發展和豐富精神生活而必備的書,或者如果大家不喜愛書籍,對書籍冷淡,那麼,就不能稱其為學校。一所學校可能缺少很多東西,可能在許多方面都簡陋貧乏,但只要有書,有能為我們經常敞開世界之窗的書,那麼,這就足以稱得上是學校了。”蘇霍姆林斯基也曾經說過:“教師的讀書習慣和閱讀風氣會影響學生,影響學風和校風”。“把每一個學生都領進書籍的世界,培養對書的酷愛,使書籍成為智力生活的指路明星——這些都取決於教師,取決於書籍在教師本人的精神生活中有何種地位。如果你的學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斷的豐富著,如果學生深信你今天所講的不是重複昨天講過的話,那麼閱讀會成為你的學生的精神需要。”

書籍,特別是經過時間沉澱和篩選而被後人認可、接受的那些名著,是影響學生精神發展的最優秀、最重要和最有效的媒介。書籍是通往心靈的小路。閱讀能在學生面前展現我們自身的心靈世界。沒有這樣的閱讀,人就會受到精神空虛的威脅,因此無論什麼都不能取代書籍的作用。好書是自我教育的老師。蘇霍姆林提出:“我堅定的相信,少年的自我教育是從讀一本好書開始的,並且表現為他能用最高的尺度——那些英勇的、終於崇高思想的人們的生活來衡量自己。

課堂以外有萬水千山,閱讀之中有萬紫千紅。快開啟閱讀這扇人文教育的視窗吧!優秀書籍是學生與古今中外優秀的思想家、文學家、科學家們進行對話的橋樑。只有透過這座橋樑,我們的學生才能走出原先較為狹窄的精神洞穴,放眼世界文明的無塵雲影,領略中華民族的精神風采,從文字言語中去傾聽偉大的心靈的搏動,感受言語世界的奧秘,同時打好語文和人文精神的底子!“少一點菸酒味,多一點書卷氣,與其把時間浪費在麻將桌上或吃吃喝喝之上,不如用來讀書吧!”熱愛讀書吧!讀書能找回我們迷失的方向,能陶冶我們麻木的性情,開啟我們智慧的大門。讓書香伴隨人生同行,讓書香在我們心中永遠飄蕩。

教育書籍讀後感3

每個學生的心中都有一個積極、樂觀、進取、勤奮、堅強、勇敢、好學、豁達、善良、聰明的自我,不是孩子消極悲觀自卑,而是外界壓抑的結果。多給學生說“我希望、我建議、你覺得、你能行”,尊重孩子是貫徹素質教育的前提。徹底改變評語中“該生”怎麼樣,寫出“你”的特點、對你的建議、對你的期望,要點燃學生心中的信心。不能再出現學生高高興興進學校,而一部分學生“雙差”而出。

教育要為學生的一生負責,決不能僅僅為了考試,我們在培養一個人,一個將來在社會立足的人,一個要有創造效能力的人。這是教師神聖的責任。家庭教育很重要,但問題是家長缺少教育觀念!家長會一定要給家長講清楚:

1、儘量多表揚孩子,輕易不要批評他們,因為他們已經長大。

2、多關心孩子的學習、生活和進步,不要因為考試失誤而責備學生。

3、多瞭解孩子的心理、交往和想法,一定要尊重孩子,家庭成員之間要民主,要談心,要溝通,但決不能對孩子放任自流。

4、不要在孩子面前議論教師,不能在別人面前說孩子的缺點,堅決不能給孩子下結論。

5、多給孩子一些鍛鍊的機會,讓他們學會待人接物、學會關心、學會尊重別人、學會負責。

6、一定要給孩子做表率,經常與學校溝通。

青年教師應努力實現三個突破:首先突破課堂關,要熟悉教材,善於組織課堂,掌握一定的教學技巧;其次突破知識關,要大量做題,研究高考,明確每節課該講什麼,重點是什麼,能圍繞中心講課,提高教學技巧,做一名優秀的“演員”;第三突破教學關,講解深入淺出,方法靈活多樣,“教”“學”並重,有思路、有深度、有高度,做一名優秀的“導演”。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沒有學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學的學生——新教學觀!

教育要為學生的一生負責,決不能僅僅為了考試,我們在培養一個人,一個將來在社會立足的人,一個要有創造效能力的人。這是教師神聖的責任。

把微笑帶進課堂,把競爭帶進課堂,把激勵帶進課堂。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學生,把尊重的話語傳遞給每位學生,把和諧的微笑送給每一位學生。

教育書籍讀後感4

讀了《有效教學方法》一書,書中有關促成有效教學的幾種關鍵行為讓我深有感觸,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1、清晰授課:能使要點易於理解;清晰地解釋概念,使學生能按邏輯的順序逐步理解;口齒清楚不含糊。在看清晰授課這部分內容前,我想當然的認為這絕非難事,應該容易做到。看過書之後才清楚要做到清晰授課自己還有很大差距。一方面,由於對教材的熟悉程度還存在欠缺,那麼在授課的過程中重點和難點並不突出,對此講解的還不夠充分,而且對於教學中所採用的教學手段過於單調,沒有很好地運用比如舉例、圖解、示範等方法;另一方面,沒有很好地去了解學生的知識水平和理解能力,這樣使得所提出的問題缺乏足夠的針對性。無論是課堂提問還是規律性的檢查作業在弄清學生是否掌握了與任務相關的先前知識方面做的都不夠好

2、多樣化教學:豐富教學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是提問問題。老師要掌握提問的藝術,能夠區分出問題的型別。包括課堂里老師安排的活動和提供的材料等力求多樣化。

3、任務導向。有研究表明,老師用於教授待定課題的時間越多,學生的學習機會就越多。如果課堂上師生的互動集中於思維內容,使學生獲得學習機會,那麼這個課堂上的學生的成功率可能更高。我覺得以任務為導向的教師的引導作用主要表現在開始上課時,教師三言兩語,簡潔而準確地揭示教學目標,激發學生學習動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看書,是獨立圍繞思考題看書,找答案,還是邊看書,邊討論,邊解疑等等。

4、引導學生投入學習過程。

5、確保學生成功率。學生學習的成功率,是指學生理解和準確完成練習的比率。

讀過了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書中的第11條"思考新教材是上課的一個階段"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這條實際是說在課堂上要給學生留出一定的思考時間,讓學生思考,學生才能把知識理解透,掌握好。

教育書籍讀後感5

剛拿到這本書,透過目錄我瞭解到孩子最愛聽的100句話,我發現其中有很多話,我也經常對孩子說,可是效果並不明顯,細細讀來,我發現,雖然是同樣的一句話,當你的表達方式和時機不一樣,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很早就借閱了《孩子最愛聽的100句話》這本書,由於我看書超級慢,到現在才看了一大半,但其中有一些章節對我觸動過還是很大的。下面與大家分享的是其中的一篇《太好了》。

首先應該明確在什麼情況下說這句話。當孩子很認真地在做事或完成某件事情的時候要及時鼓勵他說:“太好了!”

作為老師和家長,我們也要學會用這句話來激勵孩子。表揚的目的是讓孩子明白哪些行為是好的,以增強孩子好的行為。所以表揚最重要的原則就是:要針對孩子對某一件事情付出努力取得的效果,而不要針對孩子的性格和本人。如在孩子把玩過的玩具整理好後,我們若說:“你真是個好孩子”,這樣孩子可能弄不清家長是表揚他玩具收拾得好,還是讚揚他不再玩玩具了。而家長若說:“你把玩具收拾得這麼得當,真是太好了”這樣孩子就會明白這種行為是好的,以後還要這樣做,並逐漸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年輕的父母常常有這樣的苦惱:自己的小孩兒有不良的生活習慣,每天回家時常常把衣服亂扔亂甩,還常常把與乾淨的衣服放在一起。對此,說教、打罵都不管用。

其實,解決這種問題是需要策略的。不妨去超市買一個顏色漂亮的盛衣服的籃子,因為小朋友都喜歡漂亮新奇的東西,然後就可以告訴孩子將髒衣服放在籃子裡。可以提醒孩子,當一件衣服脫下來,要麼放在衣櫥裡,要麼放在籃子裡。當孩子初步養成愛秩序放衣服的習慣後,你應該說:“太好了,我們的寶貝兒現在養成好習慣了!”“太好了”這句話,對於有些馬虎的孩子來說,更具有鼓勵孩子繼續堅持養成一種良好習慣的作用。

教育書籍讀後感6

最近讀了和諧師生關係的心理構建,從這本書中,我領悟了一些深刻的道理,現在談一點自己的感受:

面對難教難管的學生,我們教師往往是抱怨,發牢騷,比如有的學生上課時做一些無關的事情。我們往往容易對這群學生失去信心,產生厭惡情緒。可以說,當前職業學校的師生關係比較緊張,教師不愛學生,學生也不太尊敬教師。

我認為,良好的師生關係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一個重要保證。那麼如何改善師生關係,從而促進職業學校教學朝著降積極的方向發展呢?我覺得應做好以下四個方面:

1、民主地對待學生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改變居高臨下的態度,真誠地與學生交流;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自主學習,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實踐證明,教師尊重學生的'民主權利,彼此尊重、信任、相互促進,才能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

2、全面關愛學生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技巧的全部奧秘,就在於如何愛學生。”教師都喜愛成績好的學生,而愛表現不佳的學生卻是不容易的。對於表現不佳的學生,教師不能只是一味地指責、批評,而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愛和關心。雖然這種愛有時毫不起眼,但它有助於師生間理解橋樑的建立和良好師生關係的形成。

3、改革教學模式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教師唱主角、少數學生當配角和一問一答式為主要課堂教學形式。大多數學生是被動的聽課,“死讀書,讀死書”。新課改要求教師給學生提供平等的學習機會。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始終是學習的主體,教學的一切活動都必須圍繞學生來進行。

4、豐富教學內容

目前很多教師在教學方式改革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我認為要想真正激課堂教學,單純在方式上下功夫是不夠的,必須在教學的內容方面有所作為。

總的說來,教師和學生既是師生關係,又應該是朋友關係,否則,師生之間難以作到真誠相待。師生之間有了和諧的關係,教學質量才能得以提高。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我相信,只要我們每一位教師都用愛心去教書育人,那我們收穫的將是一顆顆誠摯的心,築就的將是祖國的棟樑之才。

教育書籍讀後感7

今天,我懷著十分崇敬而又激動的心情讀完了《紅巖》這本書。《紅巖》是一部中國軍事文學名著。

它描寫了眾多革命英雄,如:成崗臨危不懼,視死如歸。許雲峰英勇鬥敵,捨己為人;江姐受盡酷刑,堅貞不屈;劉思揚出身豪門卻投身革命;渣滓洞難友團結奮鬥,敵人喪膽;白公館志士奮勇突圍,迎來黎明……

所有這一切展現在我眼前,那是多麼讓恩激動、崇敬、悲憤、感嘆的畫面。

他神色自若地蹣跚地移動腳步,拖著鏽蝕的鐵鐐,不再回顧鵠立兩旁的特務,徑自跨向石階,向敞開的地窖鐵門走去。他站在高高的石階上,忽然回過頭來,面對跟隨在後的特務匪徒,朗聲命令道:“走!前面帶路。”面對著步步逼近的鬼門關,許雲峰沒有表現出絲毫的害怕,反而革命信念更加堅定,即使海枯石爛、天崩地裂,也不會動搖。江姐被粗長的竹籤釘入指甲縫間的刺骨鑽心的逼供,特務們為的是想從這位重要的共產黨員口中套出有關地下黨的重要機密,可是他們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了。他們以常人無法想象的毅力頑強地與反動派抗戰到底!

對這些可敬可佩的戰士,國民黨反動派只能給他們肉體上的折磨,卻動搖不了他們精神上的絲毫,反而更使他們的鬥爭精神豐富起來!讀到他們的事蹟,我無法自已,在他們面前,我感到深深的愧疚。想起自己以前寫英語作文,花了不少時間卻只得低分,便洩氣了;工作中遇到不順心的事或小挫折,便想到放棄。沒有對學習、工作完全充滿熱情的我易被摧垮,總找藉口說自己是個女孩。“這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是無數位戰士用鮮血換來的,血染紅巖,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幸福的日於容易使人忘記了什麼叫英勇、堅貞。安逸的生活,美好的享受,使人淡忘了血與火的歷史。

我要感謝《紅巖》,它為我樹立了榜樣,它使我對人生價值有了嶄新的理解,它將促使我成為一個真正的人,一個英勇堅強的人!如今,在紅巖英雄的光輝形象前,我明白了:越是在鋪滿荊棘的路上,就越需要我們去開拓;越是困難的時候,就越需要堅定不移的精神去克服。

我相信我們古老的中國、文明的中國、美麗的中國,會在新的時代創造新的奇蹟!

教育書籍讀後感8

第一次聽課後,梁校長給了我一份《小學數學教學研究》。,雖然我只讀了一遍,但其中提到的一些說法和提供的實際案例,確實讓我有所感悟。

數學概念不是靠老師講出來的,而是靠學生自己去學懂的。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要讓學生參與特定的數學活動,在親身體驗中學習數學。在數學概念的教學中,同樣需要學生親歷和體驗。老師講出來的概念大多會成為學生的短暫記憶或學生做題時硬記的方法,而不利於學生對知識的真正掌握,不利於啟發學生的思維。只有學生親身經歷概念的形成,不斷積累、漸進,揭示概念的本質屬性,才會轉化為學生內部的認識。同時,也需要學生在不斷的運用中進行鞏固,在鞏固中加深對概念的理解,這樣才可能靈活地運用知識解決問題,才能把已學知識進行遷移,達到知識的延伸。

有效地提高計算能力,必須遵循小學生的認知規律,採取合適的教學策略,使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和計算能力的形成同步發展。

很多知識在我們看來是簡單的、容易的,但是如何把這些我們一看就懂的知識、方法透過教學轉變為學生的思想、思維方法正是作為一名教師所要深入思考的。教導學生就需要老師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就要我們遵循小學生的認知規律,瞭解學生已有的知識,情感態度,心理特徵等等。例如:小學生的思維從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要形式過渡,但低年級學生的思維仍然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因此在教學中就要透過演示、操作等方式直觀地進行教學,逐步培養抽象邏輯思維能力。

在計算的教學中,同樣也需要深入瞭解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就像課件中提出的小學生計算錯誤的歸因,也是我們需要了解和總結的。小學生在計算中出現的錯誤跟小學生所處年齡階段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也是有很大關係的。知道出錯的原因,才能更好地安排教學環節、內容、重難點等等。

現在,對數學教學還處以十分表面的理解,希望在以後的教學中,透過不斷的實踐和經驗的積累,對數學教學有越來越深入的認識。

教育書籍讀後感9

一、多個教育理論是我們學習和工作的理論指。

讓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理論,他的主要教育理論是生活教育理論,這是陶行知整個教育思想體系的主體和核心,是對中國傳統教育的反思與批判,更是陶行知對自己一系列教育實踐的總結與提。

在陶行知看來,生活教育就是以生活為中心的教育。正如他所說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

細細想來,其實我們的生活中時時是教育、處處是教育。作為人民教師來說,在校園生活中、在教學過程中,跟學生相處的每一分每一秒、每一次接觸,都是教育。因此,我們要抓住教育的真諦,不能只看到學生的成績,而要從根本上出發,真正走進學生心裡,與學生融為一體,為了學生的終身發展為目標,去努力。那樣,我們的教學相長才可謂落到實處。

二、教學例項給我們切實的實踐指。

在《現代教育理論導讀》一書中,除了大量的教育專家的不同教育理論外,還展示出許許多多真實的教學例項、案例。這無疑在教學實踐方面,給了我們一些豐富的寶貴經。

比如有一堂數學課的教學例項在解決機率的計算上,教師鼓勵學生嘗試列表和畫出樹狀圖,讓學生感受求基本事件個數的一般方法,從而化解由於沒有學習排列組合而學習機率這一教學的困惑。整個教學設計的順利實施,達到了教師的教學目標,學生對老師提出的問題透過思考、討論、點評得到解決,對問題的認識由模糊到清晰,學生的課堂學習充滿了成就感,課堂氣氛輕鬆愉快,課堂效果好。

從這個例項我們不難看出,無論教學生什麼知識,對於現代新型的素質教育大環境下,最忌諱的就是一板一眼直接講授知識。而是要找到一個切入點,符合學生年齡、學生接受能力、興趣導向等方面的關鍵點。只有這樣,學生才會跟著老師走,也才會在老師的引導下有自己的創新、自己的辦法。才能透過最最自然的方式走向自主學習的層次,自主不是完全自主,而是在老師引導下自然過渡而來。

學習了《現代教育理論導讀》這本書,再一次豐富了我們的頭腦,增強了我們下一步繼續課堂教學改革的信心和力量。讓我們共同努力,共創輝。

教育書籍讀後感10

這本書第一次讓我知道了蘇霍姆林斯基這位前蘇聯著名教育學家很多的教育觀點。比如:教育者的使命就是讓孩子各方面和諧發展,這種和諧發展的前提是對每一個學生個性的尊重:“和諧的教育——這就是發現深藏在每一個人內心的財富。共產主義教育的明智,就在於使每一個人在他的天賦所及的一切領域中最充分地表現自己。”其中更有充滿了“人”的魅力的題目:《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最喜歡做的事》、《給剛參加學校工作的教師的幾點建議》等等。

《給教師的建議》是蘇霍姆林斯基專為中小學教師而寫的。書中每一條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闢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例項,娓娓道來。它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原來學生該這樣教。書中眾多理論對我影響深遠。書中提到一個問題:教師的時間從哪裡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啊!確實,做教師的都知道,每天必須做的幾件事:備課、上課、改作業、課外輔導,現在還要抽出時間來讀書搞課題。帶著這個問題,我閱讀到書中所寫:怎樣進行呢?這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閒時間,不至於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著作。

是啊!我們應當在自己所教的那門學科裡,使學校教科書裡包含的那點科學基礎知識,只不過是入門的常識,在科學知識的大海里,我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裡那點基礎知識,應當只是滄海之一粟。讀了這些,我茅塞頓開,教師的時間問題是與教育過程的一系列因素和方面密切相關的。教師進行勞動和創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它。怎樣使這些小溪永遠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斷的流水,這是我們安排時間時應該首先考慮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