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科普知識

《成為資料分析師》讀後感

《成為資料分析師》讀後感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成為資料分析師》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當我們面對資料的時候,真正有效的溝通是“我說了,你懂了”。如何將複雜的資料透過簡單的描述進行傳達,這就十分考驗功力了;相較入門級的資料分析小白而言,好的分析思路和框架會幫我們贏在起跑線上!而這也是讀完《成為資料分析師》之後,最大的感受之一。

基本分析指標、軟體使用以及分析角度是可以透過刻意練習,在短期內達成的;對業務的理解能力和資料解讀能力則是能否產出有用洞察的關鍵,而這需要長期的積累。短期內,如何形成資料分析思維?《成為資料分析師》給出了很好的“套路”和方法。

舉個例子,醫生常常說合理膳食、管住嘴邁開腿才能健康生活;很多人都記在這句話,但沒有具體的概念;但如果醫生說的是具體數字資訊,比如:明天食物種類不少於八種,其中肉類不超過200G,米飯等精糧不超過200G;運動或步行時間超過30分鐘、3公里;並透過資料研究告訴大家,這樣做的效果是什麼。這樣是不是能很快明白你該怎麼做?

托馬斯.達文波特和金鎮浩這本《成為資料分析師》,看上去好像很專業,其實非常入門級別。書籍並不是告訴你如何具體分析具體資料,而是告訴你怎麼辨別資料,如何去思考資料並解決問題。書中提到的三階段分析方法,構建問題、解決問題並傳達結果採取行動。而如何構建問題?或者說資料分析中最重要的一個概念就是相關性和因果關係區分,都在書中做了詳細的描述。

今天看到一個新聞,關於電影院開放後又關閉的新聞,開放之後每場放映平均只有一個人,電影院運營成本過高後再次關閉;仔細想想電影院並不是剛性需求,且大家進電影院的意願目前並不強烈,因此完全沒有必要現階段就開始恢復營業;如果院線運營者之前做好了資料分析和研究,就不會盲目恢復營業了。

同理,商超這類生活必需品的`提供場所而言,隨著疫情逐漸的被控制,大家也陸續出門購物,自然恢復營業的主觀和客觀需求都存在。根據官方資料顯示,截止上週五,超過九成的商超都已恢復營業;即使很多消費者短期內還是會維持網上購買生活必需品和生鮮的習慣,然後頻次會提升而單次購買金額會下降,也就是不再大宗囤貨,選擇新鮮。品牌方遇到這樣的情況,應該怎麼面對呢?運用書中的結構,我們可以採用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對目標人群進行系統的實證研究;簡單說,定性分析就是選擇特殊消費者或者有代表性的消費者進行研究,比如深度訪談(影片、電話等),獲取消費者購買意願以及考慮因素的態度和認知描述;之後定量分析,從大量資料中去進行建模分析,發現數據之前的相關性,然後基於已有的關聯去預測未來一些問題出現的可能性。

這裡階段一的構建問題就相當重要,相當於識別問題。就好像去醫院就診,應該掛哪個科室;這裡不僅尤其要注意不同利益相關者,即同一問題,對不同人角度不同、結果也會不一樣。確認問題之後,要先看看之前已經做過什麼,有哪些發現;不要每次都從零開始,浪費“巨人的肩膀”。

之後是階段二解決問題。這裡就需要前面提及的資料科學家或者分析師加入,有假設才能請技術人員進行建模分析,然而分析結果依舊需要自己把握並驗證其可靠性。

最後階段三是傳達結果並採取行動。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好的分析結果,如果沒有應用,那就是白費;因此如何說服相關人員接受結果並採取行動,也是資料分析的一個重要環節。要不然茶壺裡煮餃子,有貨倒不出;只會讓在之前階段一和階段二的辛苦付諸東流。這個階段不要我覺得,我要你覺得。

資料分析能力,是未來很重要的一項能力,希望你也能熟練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