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教師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摘抄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摘抄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摘抄1

體會之這是教育者應該讀的好書,《做一個幸福的教師》時時讓我們感受到的是做一個教師真的很幸福,而這種幸福的感受從何而來,來源於那一種長期的修身養性,來源於精神上不斷超越,超越自我,逐漸達到一種忘我的境界,不斷打造幸福的人生,陶老師將這種高尚的追求化為一種行動就是不斷地讀書,讀古人聖賢書,讀經典的文字,在古人經典的思想裡遨遊,範文之心得體會:做一個幸福的教師讀書體會。陶老師說,“在我的記憶裡,就一直沒有和書疏離過”“以書為伴,以讀為樂” “讓讀書成為生活的必需,甚至成了審美追求,特別是高品位的閱讀,甚至是背誦,幾乎沒有停止過。”陶老師特別注重了對孔子精神的研究,也正是因為數十年不斷地對經典作品的廣泛涉獵,潛心地鑽研,陶老師才具有了溫溫爾雅的大師一樣的儒家風範,除此之外,陶老師對自己所從事的編輯記者工作的熱愛,更是養成了一種優秀的品格,寵辱不驚,泰然自若。

以前我們常說這樣一句話“要給學生一碗水,老師得有一桶水”。我想現在這句話恐怕就很不恰當了。當代的教師你得有源源不斷的活水才行,而這活水從何而來?從書中來。你說我們教師怎麼能離開讀書?這正所謂是“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啊。想一想我們熟知的那些特級教師,哪一個不是博覽群書,學富五車?又有哪一個是死摳教科書而終有所成?所以從教師這份職業的需要來說,教師離不開讀書。另外書中的有些內容受時代和作者經歷的限制,具有一定的侷限性和片面性,這就需要我們得有清醒的頭腦和睿智的目光去判斷,去選擇,從這方面來說思考也很重要。魯迅先生曾提到過“拿來主義”,就是要我們審慎地對待書中的內容,有用的我們吸收消化,最後內化為我們自己的思想和精神,沒用的甚至有害的我們要毫不惋惜地拋棄,從這個角度講,光讀是不行的,還必須有自己的思考,甚至是“深入的思考”。

陶老師認為讀書是教師生命成長的必需。我們都知道人的生命形式有兩種,即常態的肉體形式和內化的精神和心靈維度。大詩人臧克家說過“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就很好地詮釋了生命的這兩種形態。用陶老師的話來說就是“因為我們教師肩負著一種特殊的歷史使命,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需要在精神和心靈層面涵養學生,透過對其潛能的開發,讓其擁有豐盈的知識與智慧,從而實現生命的飛躍。”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摘抄2

幸福是人生的主題,只有感到幸福的人,人生才是快樂和陽光的。追求幸福是每個人的畢生所求所願。還記得小時候的語文課本中就有對幸福的闡述,它非常生動而具體地告訴人們:幸福是夏日的井水;是雨後的朝陽;是雪中送炭;是為他人忘了自己;是給別人帶來快樂。可作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幸福在哪裡?

對於教師對說,是否能時時處處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因為這不僅僅影響著其人生是否快樂,更影響著學生,只有教師幸福,學生才會感到幸福。那麼教師如何去感受幸福呢?

要懂得享受課堂。課堂是教師生命最重要的舞臺。營造一個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和學生一起痛苦、一起歡樂,我們就會少許多教學的焦慮和煩惱。

要懂得享受學生。教師職業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一定是學生的成功和他們對你的真情回報。但要讓學生感恩我們,我們就必須會 感恩學生、呵護學生、尊重學生。

要懂得研究教學。把教學工作看做是一種簡單的重複,那必然厭倦,也無言幸福。應把研究教材、教學當成提高自己素質的必走之路,應把教學作為自己實現人生價值的一個體現。

幸福不僅僅來自工作,更來自生活。家人、朋友、閒情、雅趣是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開朗、豁達的生活態度、自覺高雅的生活情趣很重要。

其實,教師的職業幸福是一種心態和狀態,也是信念與追求的體現。心態決定狀態,有了好心態就有了好心情,心情是可以傳遞的,教師是愛的事業,有了好心情,就能笑對生活,就能愛每一個學生,同他們"打成一片",就能透過言傳身教讓學生陶醉,接受情感的洗禮、引導和激勵。我認為,當我們教師的勞動被他人、社會認可時,必然會帶來無比的快樂,會被幸福緊緊"包裹"。

我想,教師的職業幸福就是來源於平凡、忙碌而又充實的每一天。這也許正是所謂天長地久的幸福吧!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摘抄3

“家庭爐邊談話式課堂教學”,就有其突出的特點—————隨和、融洽、自然與輕鬆。數人一圍,無尊卑之別,唯友好相處;無嚴肅氣氛,唯興趣使然。人人敢說,敢想,敢動,然後達到共識,或者未成共識。這種形式喚起了學生內心深處的`求知慾望,個體創造思維得到充分的觸發。

經典名著閱讀未必能對學生的未來的職業選擇產生直接的影響,但是他們在閱讀學習的過程中形式的文化情感、語文能力卻是長久的、穩定的。學生將由此愛上閱讀,學會審美,形成對燦爛文化的深深依戀,形成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終身語文學習能力。

兒童時期是人一生中吸收能力最好的時期,猶如海綿一樣,甚至可以全盤吸收,全部堆存在生命的深處,將來慢慢的發酵就好像種子種下去一樣,將來一定可以慢慢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所以,為孩子一生謀劃計,父母與教師不要問孩子要不要讀經,而是應該毫不猶豫的讓其讀經,並讓其對讀經產生一種深深的心理依戀。這樣,才算真正肩起了教育的責任。

一個沒有繼承傳統文化的人,必然淺薄無知,即使想著吸納西方文化,也只能是要麼一知半解,要麼捨本逐末。他們也許試圖進行積極的文化建構,其結果也只能是異想天開、緣木求魚。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摘抄4

1,學習一旦產生興趣,進而抵達審美境界,就不再是負擔,而成為一種心靈的快樂。

2,(經典走進課堂)學生將由此愛上讀書,學會審美,形成對燦爛文化的深深依戀,形成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終身語文學習能力。

3,大師的作品,裡面都蘊涵著真善美。誦讀多了,耳濡目染,你也就會一步步向大師靠近,那種真善美的東西就會走進你的心靈。

4,古國不讀書,就沒有精神寄託,就不能給自己的精神定位,不能給自己的靈魂定位。

5,任何不良情緒,都是生命成長的障礙物,搬除之,生命方能暢通無阻。

6,……痛苦、孤單、寂寞、災難、眼淚,這些對人生都是有用的,他能使生命得到昇華,但須臾不能忘,就成了人生的包袱……

7,大腦能量幾乎是無限的,大腦一旦被啟用,就會回應你一個巨大的驚喜。

8,形象生動的故事,恰到好處的點撥,往往可以開啟學生自信的大門。

9,失敗不僅是一次挫折,也是一次機會,他使你找到自身的欠缺。如果你不輕言放棄,補上這一課,就邁出成功的第一步了。

10,在實踐生活中不斷地學習做人,在做人中不斷地感受生命的提升。

生命個體的學習本來是探索未知、獲取智慧的一個快樂過程,是一種幸福的心靈之 感觸較多的是,陶老師提倡我們老師多讀書,並且多讀經典的名著,讓經典名著走進課堂。讓經典名著滋養老師滋養學生。這不僅對語文老師適用,我想其他老師也會有收穫的。書中列舉了大量詳實的名師事蹟,也是值得我們好好學習的榜樣。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必須每天閱讀和思考,以支撐我們豐富的教育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