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讀書筆記

《華為的冬天》讀書筆記

《華為的冬天》讀書筆記3篇

導語:如果說近日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為我們的未來關上了一扇們,那麼《華為的冬天》給了我們什麼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華為的冬天》讀書筆記,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華為的冬天》讀書筆記篇1

從去年開始,耳邊就經常回蕩著“金融風暴”“經濟危機”等幾個字眼,但那僅僅只是耳有所聞,國內的經濟相對比較穩定,因此我並沒有體會到這場風暴,也沒有感受到這場危機,《華為的冬天》讀書筆記1500字。而近段時間,各大媒體、電視、報紙都在報道金融風暴、經濟危機已經逼近中國市場,東莞的許多企業已經受到金融風暴的襲擊,企業壓縮、倒閉接踵而至。在這樣的情況下,閱讀《華為的冬天》,讓人更深刻地認識到“居安思危”的重要性!

《華為的冬天》這是一篇在IT業界流傳的文章,有人認為這是任正非為IT業敲響的警鐘,也有人說任正非是“作秀”,然而,不管怎樣,這篇文章在實際中的確發人深省。《華為的冬天》的內涵不僅僅只是針對華為,不僅僅只是針對IT業,而是針對所有人、所有企業。它講述了一個“居安思危”的哲理,同時蘊涵著一個人或者一個企業要生存、要發展就需要變革、需要進步的道理。特別是恰逢金融風暴席捲之際,《華為的冬天》所蘊涵的道理讓這篇文章更具有可讀性,更具有批判性!

我們總是習慣在安逸中享受,總是習慣地相信日子會越來越好,總是習慣地說好不說壞!然而世間萬物每一天都在更替與變換,運動才是萬物不變的真理,發展與變化是必然,這在唯物辯證法中早有論證。居安思危可長盛,我們在安逸中要時刻想到危機,也許有人會說:消極的表現!其實不然,居安思危並非消極,它恰恰是一種更深遠的積極,他不是表面的樂觀,不是口號裡的“積極面對”,它更多地是用行動去表明積極的內涵,是更深層次的、勇於面對的、勇於挑戰的積極,正如任正非先生所說:“居安思危,而不是危言聳聽!”

“十年來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敗,對成功視而不見,也沒有什麼榮譽感、自豪感,而是危機感。也許是這樣才存活了十年。”任正非先生的這一席話讓我想起了一句話:一個成功的人思考的往往都是失敗。成功的人從來都不畏懼失敗,從來不盲目地為成功歡欣,他們關注的、思考的是:如果我失敗了,我該如何去解決,該如何去面對,又如何從失敗中邁向成功?

“失敗這一天一定會到來,大家要準備迎接,這是我不動搖的看法,這是歷史規律。”這也是哲學中所說的正常的興衰更替,如世間萬物的興衰,如春夏秋冬的更替,也正如這場金融風暴的來臨,他不是偶然,而是世界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處於這個階段中的人和企業,我們要如何去迎接他,是一味地感嘆和哀傷,還是在暴風雨來臨之前作好預防工作?我想這才是我們要考慮的重點!

作為嘉榮的一名員工,一位基層管理者,我相信我們的公司是一個健康發展的公司,而且正在進一步發展壯大中!同時,我們也必須客觀看自己的公司,由於自己公司的行業特性,公司中同樣存在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如一些基層的管理需要改進,員工及管理人員都需要進步等等,在這裡,《華為的冬天》同樣給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議!首先,全體員工要積極行動起來,投身到公司的發展中去,敬業愛崗。第二,公司員工要積極奉獻、承擔起自身的責任和義務。第三,公司員工要勤學苦練,提高自身素質,練好崗位技能和本領。第四,公司員工要統一思想、轉變觀念,增強克服我們面臨困難的信心和勇氣。我想,做為基層管理者,需要的是不斷地發現、不斷地探索、不斷地改革、不斷地建設與改進,出路總會有的。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沒有神仙皇帝,要創造美好的明天,全靠我們自己。危機的到來是不知不覺的,面對危機感,需要全體員工胸懷寬廣,正確面對改革。

我記得,我們在討論《華為的冬天》的時候,一位經理曾說:嘉榮沒有冬天!這是經理對嘉榮的信任與忠誠,他相信嘉榮永遠都是春天,同樣也體現了他願為創造嘉榮永遠的春天而努力奮鬥的決心,我相信他能做得到!於我而言,我認為春天總會過去,冬天總會來臨,而冬去春又來,只要我們勇於去面對,勇於去挑戰、去變革、去創新,多穿幾件“棉衣”,那麼我們就會順利過冬,社會也會冰雪消融,春暖花開!

《華為的冬天》讀書筆記篇2

《華為的冬天》是一篇很老的文章,說它老是因為根據現在的情況看,它不新了。我不是第一次讀它,我以前就聽過,看過,只是沒那麼深入,沒這麼仔細。在中國IT業形勢一片大好的時候,華為的老總任正非,卻大談失敗,大談危機,對中國IT業的警醒起到一定的作用。危機意識,更是作為一種課題在各大企業迅速廣泛的帶起了一批幹部。從這點來講,這或許就是任總對社會的一種貢獻。但現在對我來說,他的意義顯得很渺小,很純粹,這就是當初我沒有仔細閱讀的原因,現在仔細讀了,只因為我要寫這篇文章,不寫我需要被樂捐。

從公司的角度來講,華為的冬天只是帶給我們一種危機意識,包括企業的和員工的兩個方面的都有,對此我很贊同。我曾對比一下我們公司和華為,我們之間的差距太大了,但是我們有個共同點,我們的環境一樣,競爭激烈;我們的成立時間相差不大,我們有11年了,他們稍微比我們早幾年。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家在輝煌的時候談危機意識,而我們在危機的時候談危機意識,這樣的對比很可笑,更顯得我們的落後和庸俗。

我不想談改革,談管理,因為在我看來我們公司目前的狀況,根本就不是談這些的時候,或者說還沒有資格談這些!物質基礎決定精神文明,良好的制度不是人為的建立起來的,而是在工作中,在公司發展中不斷形成的,管理者再根據情況在形成的制度中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提取精華。一切從實際出發,我們都念了十幾年了,在應用中卻還是生搬硬套,強硬的執行,這樣能行的通嗎?

稍有管理學常識的人都知道,最好的管理方法,工作制度,不是出自哪個管理大師的條條槓槓,而是工作實踐的最終總結和發展。

既然寫讀後感,那就把我的感,痛快的釋放出來吧!我認為目前公司最重要的`不是制度建設,不是什麼執行問題,強硬問題,而是決策問題。我們要讓我們所有員工明白公司的發展方向,明白公司今年的目標,並且這些目標,不要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而不斷改變,變得任意和不可確定。更要有個預警處理決策,公司因為以前的原因可能引起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這些問題會帶來什麼樣的結果,這些結果對計劃有多大的影響!我們怎樣面對這些結果,怎麼把它變得有利或消除不利因素,來順應我們的目標。我們如何才能讓目前公司渡過難關,我們目前有哪些難關,我們該怎麼樣去做!!我想,這些才是公司目前最為關鍵的事情,如果這些都不能決定,都不明確,制度有何意義?沒意義的制度又對誰去執行呢?

物質基礎決定精神文明,物質基礎更決定了員工的積極性。管理學中有個很重要的激勵因素,金錢。對於國內目前的情況看,這個是最重要最有效的激勵因素。華為的員工工資比同行業的同崗位的工資至少要高到百份之二十以上,對華為人來說,根本就不需要考慮生活問題,因為公司已經幫他們考慮的很周全了。所以華為的老總才可以要求員工付出代價,承擔責任,才可要求他們努力為公司奉獻。華為老總的底氣就在於他對員工很慷慨,他的底氣十足,足以使員工沒有待遇上的問題去跳槽去找理由,只有無條件的服從。

縱觀全球,發達的國家裡,每個公司最大的成本就是人力,人力成本在國內的公司成本比例上也逐漸上升。這篇文章據說是為華為裁員做下鋪墊,可見至少他們感受到了這樣的成本壓力。而我們呢?我們的整體人力成本卻在銳減,甚至有的員工還要為溫飽而考量,這樣的氛圍,讓我們學華為,讓我們員工無私奉獻,實際嗎?不合實際的事情,對於企業來說,應該當機力斷,絕不容遲疑的!

效益是企業的生命線,我很遺憾,我們到現在都沒有真正意識到什麼是效益!效益對於我進入公司這兩年來說,只見牛毛,未見大象。,很多大的好的業務做到最後竟然是虧本的。

公司目前的困境,我是深有體會的,一個效益不好的公司存活幾十號人,最有壓力的是誰啊?當然是老總,可是造成這樣原因的是誰呢?當然老總最有責任。有句話叫自作自受,對企業老總來說,很殘酷,可是有多少老總付出了終生的代價卻換來失敗。決策,不是隨隨便便說的。說了就會產生後果,就會造成影響,就會帶來好處或失敗,這是不可避免的。有任總這樣十多年來只看失敗,不談成功,時時刻刻存在危機意識的老總並不多見,這也是他一直風調雨順的原因。當然,任何人都難以避免失敗,關鍵是我們要在失敗中總結教訓,要從失敗中走出一條通往正確方向的光明大道。

管理方面的文章我常看,也曾寫過一些管理方面的文章,在西祠上放過。但是,目前我毫無管理經驗可談,冠冕堂皇的話,我不會講,實事求是的說,我還有很多話要說,但是事情實在太多,我不想耽誤了工作,畢竟這個不是最重要的。

《華為的冬天》讀書筆記篇3

當我初初拿到這篇文章時,並沒有讀懂它的意思,在細讀以後才理解任正非從平實的文字裡透露出的一種管理真諦。對此我也想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憂患意識:

如果你面對的是一家在幾年乃至十幾年的經營歷程中一帆風順,從來就沒有遇到過挫折和失敗的企業,那麼,要麼它是上帝格外垂青的異類,要麼它根本就是一個自欺欺人的泡沫。經濟學家魏傑曾經下過一個預言:這是一個大浪淘沙的階段,非常痛苦,我估計再過十年,現在民營企業200箇中間有一個生存下來就不簡單,垮臺的垮臺,成長的成長。由此可見,所有的專家都在擔憂著企業的發展。對於我們這個剛剛成立的新型公司,面臨的困難是巨大的,光靠一個創意或一個神話已不能取得成功,我們要有很清醒的頭腦。我們都是公司的一份子,要時刻想著怎樣將公司的產品創造出最大的利潤,因為公司的成敗與我們惺惺相關。

在公司面對成長的危機時,我們對於個人的發展也要有憂患意識。雖然我們曾經都受過高等教育,但走入社會後沒有人注意你以前有多麼輝煌,只在意你現在的成績。所以我們只有不斷的學習,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學習做人的技巧,否則隨時都有可能被公司甚至被社會淘汰。

職業精神:

敬業精神,獻身精神,責任心和使命感—是作為一名優秀員工應具備的素質。

我們對於自己的工作要兢兢業業,不要斤斤計較,如果一天到晚老是計較自己的得失有怎麼能把工作幹好。我一直認為年輕人多幹一點沒關係,正好還能鍛鍊自己的能力。現在不是複合型的人才最吃香嗎。

對於自己沒完成好的工作要有內疚感,說實在的,每次老闆說我們部門沒有起到很好的作用時,我都很難過,雖然可能是方方面面的原因,但響鼓不用重錘。如果每次開會都點我們部門的名,說工作不到家,一次、兩次可能是經驗問題,點多了那就是自身水平的問題了。在自己的部門出現失誤後,作為部門負責人更應該先出來承擔責任,然後再和部門同事一起檢討為什麼會出現失誤,怎樣解決。這樣並不會影響你的威信,相反會把部門同事團結起來,也會樹立自己的地位。

?財務運轉:

財務部門是一個公司最關鍵的部門,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公司運作。公司的財務要與老闆多溝通。愛多為什麼會失敗,就是因為胡志標幾乎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錢,也不曉得自己欠了多少外債,他平時很少跟財務部門研究付款方面的輕重緩急,還常常把帳上的現金當成利潤。一家高速運轉的企業所可能面臨的財務困難是多方面的,有可能缺少流動資金,有可能是無法籌集擴張的資本,還有可能是無法控制開支、庫存和應收款,這其中的任何一項哪怕只出現短暫的失控,都可能造成致命的後果。當造成突發性財務危機爆發的時候,即便是一家市場銷售良好的企業,要在很倉促的時間裡籌措現金也從來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而且代價是巨大的。

我們財務部要在企業剛剛成型的時候,就規範起各種財務標準、制度。嚴格按照這種制度來辦事,沉澱出適合本公司的財務模式,當然這不是一、兩天就能沉澱出來的。

企業文化:

良好的企業工作氛圍是留住員工的必要條件。

人才的來來去去是正常現象,但一個企業為了長遠發展,還是需要留住一批優秀員工的。公司可給員工提供一定發展機會,如合理的薪酬、住房、醫療保險及其他許多物質的服務等;其次要重視員工的培訓,許多外企、大公司每年都有一次員工培訓的機會。我們在給公司員工提供去英國培訓的同時,也可鼓勵員工在國內參加一些夜校培訓,對考取了一些證書的員工可報銷部分費用。這樣員工學習的積極性也就調動起來了。

公司還可實行考察計劃,定期對員工進行考核,能者上,在公司內部形成良性競爭。

老闆與員工之間,同事之間的及時溝通,也是公司良好運轉的潤滑劑。公司要作什麼決定最好能和中層管理人員商量,而每個部門有什麼事又最好部門同事能互相商量,這樣員工能充分溶入到公司中來。大家在工作上有什麼分歧,千萬不要留到第二天去解決;對同事有什麼意見,也不要放在心裡,最好能擺在桌面上來談,消除彼此之間的誤會。這一點應該也是我工作幾年最深刻的認識。

深圳的冬天通常不是很冷,但有時也會有寒潮,就向市場殘酷起來也會冷得出奇,我們實在要作好這種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