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防範融資融券交易風險的四個方法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有投資吧吧,你所見過成功的投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投資者防範融資融券交易風險方法,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投資者如何防範融資融券交易風險?投資者該怎樣防範融資融券交易風險?
融資融券是我國證券市場的一項創新業務,相關制度設計既借鑑了境外成熟市場的經驗教訓,又有適應於我國證券市場環境的自身特色。因此,投資者在進行融資融券交易前,要對我國的融資融券業務規則有全面的瞭解,仔細閱讀《風險揭示書》的內容,充分認識其中可能存在的風險,並掌握相關的風險防範方法。
一、未雨先綢繆,參與融資融券交易前應充分認識可能存在的風險
同普通證券交易相比,融資融券交易不僅具有普通證券交易所具有的政策風險、市場風險、違約風險、系統風險等各種風險,還具有其特有的風險:
1、證券公司是否具有開展融資融券業務資格的風險
《融資融券業務試點管理辦法》第3條規定:未經證監會批准,任何證券公司不得向客戶融資、融券,也不得為客戶與客戶、客戶與他人之間的融資融券活動提供任何便利和服務。因此,投資者在開戶從事融資融券交易前,必須瞭解所在的證券公司是否具有開展融資融券業務的資格。
2、證券投資虧損放大風險
融資融券交易利用了一定的財務槓桿,放大了證券投資的盈虧比例。以融資買入股票為例,假設:客戶擁有資金100萬元;融資保證金比例為0.5。則:客戶可以先普通買入股票100萬元,再將普通買入的股票作為擔保物向證券公司融資買入股票140萬元(融資買入金額=保證金/融資保證金比例=擔保物市值×折算率/融資保證金比例=100×0.7/0.5),即總共買入240萬元的股票。如果該股票價格下跌10%,則虧損240×10%=24萬元,是普通交易虧損的2.4倍。
不過,根據交易所相關規則,融資保證金比例不得低於50%,股票折算率最高不超過70%,因此保證金比例通常要高於0.5,投資虧損放大倍數較舉例情況要低。融券業務也同樣存在風險放大的情況。
3、被強制平倉的風險
按《融資融券業務試點管理辦法》第26條規定,證券公司將實時計算客戶提交擔保物價值與其所欠債務的比例(即維持擔保比例);如果客戶信用賬戶該比例低於130%,證券公司將會通知客戶補足差額;如果此時客戶未按要求補足,證券公司將立即按照合同約定處分其擔保物,即強制平倉。通常,強制平倉的過程不受投資者的控制,投資者必須無條件地接受平倉結果;如果平倉後投資者仍然無法全額歸還融入的資金或證券,還將繼續被追索。
4、授信額度足額使用的不確定性風險
《融資融券合同必備條款》第九條:證券公司根據客戶的資信狀況、擔保物價值、履約情況、市場變化、證券公司財務安排等因素,綜合確定或調整對客戶的授信額度。即授信額度是客戶可融資融券額的最高限額,如果證券公司融資、融券總額規模或證券品種融資融券交易受限,則存在授信給投資者的融資融券額度在某一時點無法足額使用的可能。
二、合理利用財務槓桿,控制投資虧損放大風險
前面已提到,融資融券交易利用財務槓桿放大了證券投資的盈虧比例,放大的比例與保證金比例和折算率有關係,即保證金比例越低,折算率越高,融資融券交易的財務槓桿越高,客戶在可能獲得高收益的同時,可能的損失也越大。因此,客戶在進行融資融券交易前,應充分評估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合理利用財務槓桿,將虧損控制在自己的承受範圍之內。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投資者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減少融資融券授信額度申請,或者部分使用授信額度。
三、持續關注維持擔保比例指標,防範強制平倉風險
目前交易所定的最低維持擔保比例為130%,即客戶信用資金賬戶的維持擔保比例低於130%且未按期補足差額時,證券公司有權啟動強制平倉程式。根據維持擔保比例計算公式:
維持擔保比例=擔保物/負債=(現金+擔保證券市值)/(融資買入金額+融券賣出證券數量×市價+利息及費用)
因維持擔保比例指標變化引發強制平倉的主要因素有:交易所或證券公司提高最低維持擔保比例;擔保證券價格下跌、證券被調出擔保證券範圍,使得擔保證券市值減少;融券賣出證券價格上漲、利率或費率上調,使得負債增加。因此,為防範強制平倉風險,投資者與證券公司通常會在融資融券合同中約定,證券公司應履行通知義務,但投資者對自己信用賬戶資產負有謹慎、注意責任,即投資者有義務隨時留意自己的賬戶資產價值的變動情況,並保持手機、家庭電話、郵箱等聯絡渠道通暢,以防止因未及時補倉而被強制平倉。
四、理解自身權利和義務,審慎參與融資融券業務
融資融券業務具有專業性強、槓桿高、風險大的特點,客觀上要求參與者具備較高的專業水平、較強的經濟實力和風險承受能力,不適合一般投資者廣泛參與。在監管部門和證券公司方面,將建立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政策和實施細則,將適當的產品銷售給適當的客戶,保護投資者權益。
在投資者方面,則應當透過參與風險測評、全面理解業務合同要點等,客觀評估自身的經濟實力、產品認知能力、風險控制能力、生理及心理承受能力等,審慎決定是否參與融資融券交易。對自身的權利和義務,有幾個要點需要清晰,一是投資者應當如實申報開戶材料,接受徵信和風險測評,評估自己是否合適參與交易;二是融資融券業務同樣適用“買賣自負”的原則,投資者資格雖然經過適當性評估,但需要獨立承擔融資融券交易的履約責任;三是投資者應當理解,適當性制度對投資者的各項要求以及依據制度進行的評價,並不是投資建議,也不是對投資者的獲利保證;最後,投資者在參與交易過程中應當遵守法律法規,透過正當途徑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而不能侵害國家利益及他人的合法權益,以及擾亂社會公共秩序等。
如何防範債券投資風險
任何投資都是有風險的,風險不僅存在於價格變化之中,也可能存在於信用之中。因此正確評估債券投資風險,明確未來可能遭受的損失,是投資者在投資決策之前必須的工作。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下債券投資風險怎麼防範
當然,在同樣的債券市場,不同投資者的收益是不盡相同的,這其中存在著投資技巧的問題。我們在第五章談到投資者分為;喜好風險型別;和;規避風險型別;,對於不同型別的投資者,投資的技巧是不相同的。
儘管和股票相比,債券的利率一般是固定的,但人們進行債券投資和其他投資一樣,仍然是有風險的。
風險意味著可能的損失,認為投資就會有盈利的想法是幼稚和可笑的。因此在對債券進行分析之前,我們有必要首先來關心一下債券投資風險怎麼防範。下面我們來看一看,如果投資債券,可能會面臨哪幾方面的損失,同時如何去避免它。
1、債券投資風險怎麼防範
違約風險,是指發行債券的借款人不能按時支付債券利息或償還本金,而給債券投資者帶來損失的風險。在所有債券之中,財政部發行的國債,由於有政府作擔保,往往被市場認為是金邊債券,所以沒有違約風險。但除中央政府以外的地方政府和公司發行的債券則或多或少地有違約風險。因此,信用評級機構要對債券進行評價,以反映其違約風險(關於債券評級的問題,在本節稍後將進行進一步探討)。一般來說,如果市場認為一種債券的違約風險相對較高,那麼就會要求債券的收益率要較高,從而彌補可能承受的損失。
規避方法:違約風險一般是由於發行債券的公司或主體經營狀況不佳或信譽不高帶來的風險,所以,避免違約風險的最直接的辦法就是不買質量差的債券。在選擇債券時,一定要仔細瞭解公司的情況,包括公司的經營狀況和公司的以往債券支付情況,儘量避免投資經營狀況不佳或信譽不好的公司債券,在持有債券期間,應儘可能對公司經營狀況進行了解,以便及時作出賣出債券的抉擇。同時,由於國債的投資風險較低,保守的投資者應儘量選擇投資風險低的國債。
2、利率風險
債券的利率風險,是指由於利率變動而使投資者遭受損失的風險。毫無疑問,利率是影響債券價格的重要因素之一:當利率提高時,債券的價格就降低;當利率降低時,債券的價格就會上升。由於債券價格會隨利率變動,所以即便是沒有違約風險的國債也會存在利率風險。
規避方法:應採取的防範措施是分散債券的期限,長短期配合,如果利率上升,短期投資可以迅速的找到高收益投資機會,若利率下降,長期債券卻能保持高收益。總之,一句老話: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3、購買力風險
購買力風險,是指由於通貨膨脹而使貨幣購買力下降的風險。通貨膨脹期間,投資者實際利率應該是票面利率扣除通貨膨脹率。若債券利率為10%,通貨膨脹率為8%,則實際的收益率只有2%,購買力風險是債券投資中最常出現的一種風險。實際上,在20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由於國民經濟一直處於高通貨膨脹的狀態,我國發行的國債銷路並不好。
規避方法:對於購買力風險,最好的規避方法就是分散投資,以分散風險,使購買力下降帶來的風險能為某些收益較高的投資收益所彌補。通常採用的方法是將一部分資金投資於收益較高的投資方式上,如股票、期貨等,但帶來的風險也隨之增加。
4、變現能力風險
變現能力風險,是指投資者在短期內無法以合理的價格賣掉債券的風險。如果投資者遇到一個更好的投資機會,他想出售現有債券,但短期內找不到願意出合理價格的買主,要把價格降到很低或者很長時間才能找到買主,那麼,他不是遭受降低損失,就是喪失新的投資機會。
規避方法:針對變現能力風險,投資者應儘量選擇交易活躍的債券,如國債等,便於得到其他人的認同,冷門債券最好不要購買。在投資債券之前也應考慮清楚,應準備一定的現金以備不時之需,畢竟債券的中途轉讓不會給持有債券人帶來好的回報。
5、再投資風險
投資者投資債券可以獲得的收益有以下三種:
1、 債券利息;
2、 債券買賣中獲得的收益;
3、 臨時的現金流(如定期收到的利息和到期償還的本金)進行再投資所獲取的利息。 實際上,再投資風險是針對第3種收益來說的。在後面的章節中我們會看到,投資者為了實現購買債券時所確定的收益相等的收益,這些臨時的現金流就必須按照等於買入債券時確定的收益率進行再投資。
規避方法:對於再投資風險,應採取的防範措施是分散債券的期限,長短期配合,如果利率上升,短期投資可迅速找到高收益投資機會,若利率下降,長期債券卻能保持高收益。也就是說,要分散投資,以分散風險,並使一些風險能夠相互抵消。
6、經營風險
經營風險,是指發行債券的單位管理與決策人員在其經營管理過程中發生失誤,導致資產減少而使債券投資者遭受損失。
7、規避方法:為了防範經營風險,選擇債券時一定要對公司進行調查,透過對其報表進行分析,瞭解其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信譽等。由於國債的投資風險極小,而公司債券的利率較高但投資風險較大,所以,需要在收益和風險之間做出權衡。
關於財務風險防範下海外專案投資論文
一、海外專案投資存在的財務風險
(一)政治因素引起的財務風險
在引起海外專案投資財務風險的眾多因素中,政治因素是最無法得到提前預期的。在一些相對落後的國家,國家的政權不穩定,經常發生區域性或者大規模的衝突和戰亂,這使得企業在該地區的海外專案投資往往得不到保障,無法進行正常的工作。甚至面臨資產流失或被當地國家佔為國有,工程款無法追回等風險。
(二)國際匯率波動引發的財務風險
企業在進行海外專案投資時,往往採用外幣的形式來計算合同中的結算金額。然而一個專案往往要持續很長的時間,並且在合同的實際執行過程中往往涉及幾種貨幣之間的結算,這樣國際匯率的波動會使企業在國內的裝置及原材料採購所需的費用以及專案施工的成本增加,導致企業面臨更多層面的財務風險。
(三)海外專案的籌資風險
企業在海外承包的施工專案往往金額較大,企業在工程的前期往往需要自己先行籌集支付大筆的資金,用於購置工程裝置以及原料等,而業主對這筆費用的支付相對較晚。在工程的進行過程中,業主往往因為各種原因拖延工程款的結算,使得海外投資企業的資金週轉不足,而不得不回國內進行籌資,從而增加企業的貸款成本,使得企業面臨著財務風險。
(四)企業自身管理不足引發的風險
由於海外專案投資具有巨大的經濟誘惑,許多企業急於在海外進行專案的投資以及工程的承包,而忽視自身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完善,使得企業在國內的管理監督機構無法對海外專案的財務運營狀況進行及時準確的監管,這增加了海外專案投資的風險。同時,許多企業缺乏海外投資的經驗,缺乏專業的管理人員,這使得企業在進行海外專案的投資之前無法對專案實施過程中的市場環境進行全面、準確的分析和評價,也難以確保專案的成本以及利潤預算的準確性,導致企業出現嚴重的虧損。
二、財務風險的防範及應對措施
(一)政治和經濟風險的防範
由於政治和經濟風險具有不可控性,因此企業在進行海外專案投資時需要認真分析專案所在地的政治環境以及經濟環境,做出準確的預估。在進行投資專案的選擇時,儘可能選擇在政治局勢穩定的國家進行投資。對於經濟風險,可以透過藉助金融衍生工具和多元化經營方式來降低。
(二)擴充套件海外專案的籌資渠道
企業在進行海外投資時,應儘量拓展自身的融資渠道,加強與銀行等機構的聯絡,努力降低企業籌資的成本。同時與專案業主進行溝通,保證工程款項的及時交付,從而保證企業擁有足夠的週轉資金,避免資金鍊的斷裂,降低財務風險。
(三)實行財務集中管理
企業應根據自身情況不斷完善海外專案投資的管理制度,透過專門的管理監督機構對海外專案的財務進行集中管理。同時,加強海外企業內部的財務制度規範,使其與專案當地的會計制度相協調,便於進行統一的核算。在專案的投資過程中,加強對專案預算的管理,並對專案的開展過程進行全方位監督。
(四)加強海外投資專案財務人員的管理與培訓
聘請在海外專案投資方面具有豐富經驗的專業人才,對海外投資專案的財務狀況進行有效的管理,對相關的海外財務管理人員實行定期的輪換機制,從而加強對財務人員的有效監督和管理。同時,透過開展相關的專業技能培訓和講座,提高海外財務人員的業務素養和技能,藉助內部管理強化手段降低財務風險。
三、結束語
總之,企業在海外專案投資獲得巨大經濟利益的同時,也面臨著各種各樣的財務風險,企業在投資之前需要仔細分析海外專案可能存在的各種財務風險,制定相應的防範和應對措施,才能減少財務風險,獲得最大的利益。然而,隨著海外專案投資的不斷開展,會湧現出更多、更新的財務風險,這需要大家不斷探索,尋找新的應對措施。
中小企業投資風險與防範對策論文
摘要: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今天,中小企業憑藉其自身的運營與發展優勢,在促進市場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由於市場及中小企業自身管理等方面的諸多因素,中小企業依然面臨著投資風險的巨大挑戰。本文在分析中小企業投資風險所產生的原因的基礎上,探討其對應的防範對策。
關鍵詞:中小企業;投資風險;防範措施
市場經濟的執行與發展存在著一定的不可預知性,這在客觀上增加了企業的運營風險指數。每年有很多企業因為投資方向性的錯誤而遭受了重大的損失。因此,如何積極有效的防控企業的投資風險已經成為企業在市場運營過程中需要認真思考的一個主要問題。
一、中小企業的界定
中小企業是與大型企業相對應而言的,在中小企業的概念界定方面我國的企業主管部門已經進行了明確的說明。判斷一個企業是否屬於中小企業主要從三個方面來進行界定。首先是企業所僱傭的人數,一般來說,僱傭人數在20人以下的企業都可以納入中小企業的.範疇。其次是企業的產能或者產值,這一點根據行業的不同,其具體的衡量與測算數值也會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以旅遊服務類企業為例,年運營收入在200萬以下的屬於中小企業。最後是企業的規模,這種規模主要是指企業在空間層面的規模大小。從整體上來看,中小企業大多屬於民營企業,具有規模小,管理靈活以及抵禦市場衝擊能力較差等特點。
二、投資風險的內涵
投資風險是企業運營與管理風險的一種,從字面上來看,風險是一種不確定性而帶來的可能的損失。雖然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並不意味著這種風險所帶來的市場破壞力低。相反的,在一定條件的共同作用下,風險可能會演化為一種危機。投資風險主要是從投資主體的收益來入手,由於主客觀等諸多方面的因素的制約,投資收益呈現出了下降,其中包括本金遭受巨大損失的現象都可以視為投資風險。從本質上來看,投資風險屬於一種管理型別的風險。投資風險的表現形式基本上有兩種。也就是原有的投資本金及收益出現比較大的差距。這種差距可以表現為高過原有的預期,也可以表現為低於原有的預期。在投資風險研究中主要將後者作為主要的研究物件。總之,作為投資過程中一種不確定的存在,投資風險是當下很多企業,尤其是市場活躍度比較高的中小企業在當下市場運營過程當中所面臨的一個主要問題。如何從中小企業自身的運營特點出發,來積極創設應對其當下及將來所面臨的投資風險問題已經做為一個重要的議題提上了議事日程。
三、中小企業投資風險的成因
中小企業在整個市場經濟的參與過程中,其積極性與活躍度都是比較高的。在當下的市場環境中,中小企業所面臨的投資風險主要來源於以下幾個方面:
1.技術人才方面的原因中小企業在生產與運營的過程中,尤其是對於一些有著家族背景的中小企業而言,技術人才方面的缺乏是導致其出現較大的投資風險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在遼寧省有一家中小企業看好了某一款新增劑背後的巨大市場,於是經過多方籌資,上馬了這一專案。但是,由於技術層面的問題,生產出來的產品一直不達標,最後專案停產,企業也宣佈倒閉。在市場競爭越來越聚焦技術與科學的今天,技術層面的短板與軟肋會成為影響企業投資的一個主要因素。在中小企業進行投資的過程當中,相關專業的人才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從現實的發展情況來看,中小企業在關鍵崗位的人才數量以及人才質量等諸多方面依然面臨著比較嚴峻的挑戰。例如,在投資過程中的專案監督方面,相關的財務管理方面以及員工的職業操守水平等諸多方面都需要一個科學完整的體系來進行實施。這些都是中小企業今後需要不斷髮展與提高的主要方向。
2.市場方面的原因如果說,中小企業在人才及技術等方面的不足是導致其投資風險的主觀因素,那麼市場中存在的諸多的不確定因素則是導致其投資風險的客觀因素。市場本身在運營與發展的過程中就踐行著一定的價值規律,透過這種市場的自動調節來實現市場資源的最佳化與整合。但是,這種市場的調節帶有一定的盲目性與滯後性,這一特點就會在客觀上增加了中小企業投資的風險指數。市場方面的不確定性表現在很多方面,其中比較突出的是供需關係的不確定性。當某一行業的產品出現了比較大的供過於求的現象的時候,中小企業進行該類產品的投資收益將會受到一定的損失。在加之,一些市場參與著透過傾銷、壟斷經營以及低價競爭等手段來破壞正常的市場運營秩序,都會在客觀上增加中小企業的投資風險的係數。這種現象不僅會影響到中小企業預期投資收益的實現,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整個市場運營的安全與穩定。
因此,在防控中小企業投資風險的過程當中,如何從客觀層面進行市場的規範與秩序化管理是另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
3.政策方面的原因在我國很長一段時間以來,計劃經濟佔有很大的比重。在計劃經濟時代,企業的發展與投資的方向與國家的相關政策有著很大的內在聯絡。換句話來說,只有與國家的大政方針保持一致,企業的投資收益才會得到一定的保證。在改革開放以後,市場經濟已經成為經濟執行的主要模式,但是,由於受到傳統經濟體制的影響,在一些重要的經濟行業及領域,政策方面的影響力依然是產生投資風險的一個主要原因。例如,當下,我國正在大力進行供給側調整,包括煤炭,鋼鐵等在內的傳統工業都在面臨著去產能的發展要求。如果,中小企業在進行投資的過程中,將投資的方向依舊放在這些傳統的產業上面,那麼其所面臨的投資風險則是很大的。所以,中小企業投資風險的產生原因是極為多元的。無論是企業自身在人才儲備及管理層面的問題,還是市場的不確定因素以及政策的影響等方面的問題,都是中小企業在防控投資風險的過程當中需要高度關注的主要方向。只有從風險產生的源頭入手,來探究其風險的應對方法與策略才是科學與有效的。
四、中小企業投資風險防範對策與措施
作為市場運營的主體,中小企業在助力國民經濟發展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如何更好的引導中小企業建立投資風險的應對策略與措施,不僅關係著中小企業自身的發展,也關係著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大局。本文在借鑑相關理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探討中小企業今後應對投資風險的策略與措施。
1.投資風險防範對策投資風險產生的原因是非常多元的,從整體上來看,無外乎主觀及客觀等兩個方面。所以,中小企業在制定投資風險應對策略的過程當中,應該從防範意識,員工素養以及風險防控體系等三個方面來入手:
(1)提高風險防範意識在進行投資風險的防控過程中,風險防範意識應該是第一位的。從一些中小企業投資失敗的典型案例中可以看出,缺乏必要的投資風險防控意識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原因。因此,中小企業在進行投資與實施的過程當中,應該牢牢的把握風險防範這根弦,從最初的投資意向的選擇與確定,到中期的投資管理以及後期的跟進及維護等整個的投資流程,都要保持一種謹慎的態度。在提升投資風險防範意識的過程當中,一方面,要將風險教育與培訓納入企業整體的培養方案中。透過相關投資風險理論的學習來提升企業整體的風險意識。另一方面,在具體的投資環節,結合具體的風險管理理論來實現相關風險的降低與規避,從而將這種風險意識上升為一種生產力,從而給中小企業今後的投資運營提供更大範圍的支援。
(2)充分識別和估計風險市場的不可確定性,讓企業的投資風險與機遇並存。在市場中,一般流行著這麼一句話,風險越大,利潤也越大。因此,在中小企業制定投資風險的防範策略的過程當中,要透過科學的分析與計算,將可能發生的投資風險進行一個很好的預判。一方面,在科學的數學分析系統的助力下,將企業所面臨的風險係數與機遇係數進行一個很好的匹配,在兩者的博弈之間建立一種動態的機制,在減少因為風險而帶來的損失的同時,最大限度的把握市場的發展機遇,從而實現企業投資利益的最大化發展。中小企業進行投資風險的識別與估計,要避免盲目樂觀或者是盲目悲觀的思想。要充分依託現有的統計技術與平臺,從整個市場運營的大環境出發,建立一整套科學的風險預警體系。一旦經過風險評估發現其所造成的收益損失已經超過了企業本身所能承受的最大閾值,要千方百計進行企業資產的抽離與保護,透過有效的方式與方法來減少這種風險對企業發展所帶來的衝擊。
(3)重視人力資源開發在中小企業進行投資風險的防範過程當中,一個重要的短板是企業相關人才在數量與質量層面的不足。這種人力資源層面的短板不僅影響著中小企業應對投資風險體系的健全,也影響著中小企業自身的長遠發展。因此,中小企業要在今後的發展中,重視人力資源的開發。一方面,要在人才的引進方面把好關,在重視所聘用的員工基礎的專業素養的基礎上,重視對其職業道德水平的考察,因為,在中小企業的投資風險中,由於員工的自身問題而導致風險的發生佔有很大層面的比例。另一方面,要加大員工的在職培訓力度。隨著中小企業投資規模及投資範圍的不斷擴大,企業員工需要在專業技能及理論等方面需要進行不斷的提升才能適應企業的發展要求。所以,企業可以透過選送優秀的員工進行在職培訓的方式來提升其整體的工作水平。在投資風險防範策略的制定中,預防永遠是第一位的。中小企業透過良好的人力資源管理來提升員工的風險防範意識;透過建立動態的投資風險識別與預警體系,可以更好的在第一時間進行投資風險的識別,進而採取相應的應對措施,來將風險所帶來的收益損失降到一個最低的閾值。
2.投資風險具體防範措施上文從理論層面探討了中小企業投資風險的防範策略,當然,由於投資風險的成因及來源不同,在應對中小企業投資風險的過程當中,還應該從具體的風險型別入手來進行對症下藥。
(1)社會風險與政策法律類風險防範措施在應對此類的政策及法律法規的投資風險的過程當中,中小企業要本著不碰紅線的原則。只要是與國家的法律及法規相違背的投資,無論其收益是多大,利潤是多高,中小企業都不可以進行投資。一旦中小企業在投資方向上出現了這樣的錯誤,那麼其所要面臨的市場風險及法律代價是非常大的。例如,當前為了更好的保護大氣及環境質量,國家對於重汙染企業提出了較高的排放標準,可以說,重汙染企業的發展前景是不好的。如果中小企業缺乏這種風險及法律、法規意識,盲目的進行投資,其最後所要付出的代價是非常大的。因此,中小企業在進行投資專案的選擇過程中,要從政策及相關法規入手進行稽核,只有過了政策法規這一關,相關的投資程式才可以開展。
(2)經濟風險防範措施對於中小企業而言,經濟層面的風險除了市場層面的不可控因素而導致的風險之外,企業自身在融資層面的風險也是一個重要的關注點。一旦中小企業在資金方面出現斷裂,將會影響著整體的預期收益的達成。因此,中小企業要在投資資金的來源方面進行多元化的發展,除了藉助傳統的銀行貸款之外,也可以藉助當下比較流行的網際網路金融來解決其在資金層面的問題。另外,在整個投資的過程中,要實時的根據投資物件的運營狀況來進行投資戰略的調整。特別是要關注整體的環境執行趨勢,當市場波動反常,呈現出危機的前兆的時候,要做好投資的保護與止損工作。
(3)管理風險防範措施在中小企業內部設立專門的結構和人員來進行投資風險的評估與研判,在投資專案的稽核中,要嚴格的按照相關的程式與流程來進行科學實施。另外,加強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透過設立審計、監督等部門來避免企業管理層面的風險的發生。例如,在中小企業的運營模式中,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是管理方面的混亂,這也在客觀上造成了投資風險係數的增加。因此,中小企業在投資風險的防控過程當中,要把現代企業管理的理念與方法融入到整個管理過程。做到權責明確,責任到人。只有透過這種科學的管理方式,企業在應對投資風險的過程當中,才會獲得更大的主動權。總之,中小企業投資風險的防控是一個系統的工程,除了中小企業自身的努力之外,國家的相關部門也應該從宏觀上為其搭建一個良好的風險預警平臺與風險防控環境。只有兩者結合起來,中小企業的投資風險防控才會有章可循,不斷的趨於正規。
五、結語
投資是中小企業不斷擴大市場份額,提升自身綜合競爭力的主要路徑。在中小企業投資的過程當中,風險會不同程度的存在,影響著其預期的收益。本文主要探討了中小企業投資風險產生的主要原因。例如,人才及技術層面的不足,市場及政策層面的波動。然後,在此基礎上分析了中小企業今後應對投資風險的策略與措施。由於研究水平有限,在論述的過程中,難免存在著一定的不足,還懇請相關專家、學者予以批評、指正。
專案融資風險的防範措施
1.對政治、法律方面的風險管理
(1)為政治風險投保。承保政治風險的主要是國有保險公司、國家的出口信貸機構及其保險部等,也有多邊機構,如世界銀行有時也為自己的專案向其貸款方提供政治風險擔保;
(2)請求政府及有關部門保證承諾。包括政府對一些特許專案權力或許可證的有效性及可轉移性的保證,對外匯管制的承諾,對特殊稅收結構的批准等一系列措施;
(3)專案國際化。儘可能採用多邊金融組織、多國出口信貸銀行的貸款,或者使專案出資方來自眾多國家;
(4)聘請法律顧問。因為專案的設計和專案的融資及稅務處理等,都必須符合專案所在國的法律要求。
2.對金融風險的管理。
(1)利率風險管理:最佳化貸款的利率結構,在金融市場資金供給不足時,利率會逐漸上升,以選用固定利率為宜,其比例應占整個貸款的70%左右;反之則選用浮動利率為好。
(2)匯率風險管理:採用合理的外債幣種結構,控制匯兌風險。由於國際金融市場匯率劇烈波動,合理的外幣幣種結構應該是保持多種貨幣適當比例,防止形成幣種過於單一的不合理結構。儘量縮短對外貸款的還款期限。此外,還可透過新型的金融衍生工具對金融風險進行管理。
3.對專案本身風險的管理。
(1)完工風險的管理。控制超支風險、延誤風險以及質量風險的方法通常由專案公司利用固定價格固定工期的“交鑰匙”合同和貸款銀行利用“完工擔保合同”來進行。透過工程建設合同將部分風險轉移給工程承包公司。
(2)生產風險的管理。生產風險的管理是透過一系列的融資檔案和信用擔保協議來實施的。能源和原材料可以透過簽訂長期供應合同加以預防和消除。生產風險中的技術風險相對小些,因為一般要求專案中所使用的技術相對成熟,是成功合理並有成功先例的。
(3)市場風險的管理。在專案籌劃階段投資方應做好充分的市場調研和預測,減少投資的盲目性。專案融資過程中降低專案市場風險的有效辦法是要求專案必須具有長期的產品銷售協議,且產品銷售協議的期限要與融資期限一致,銷售數量也應為這一時期專案所生產的全部或至少大部分產品,而銷售價格上既可以採用浮動定價方式也可以採用固定定價方式,但應充分考慮通貨膨脹、利率和匯率的變化,這樣有助於降低專案的市場風險。
4.應具備的管理能力:
從專案的開發準備、評估執行到投產運營,每一環節都需執行機構有較高的整體駕馭能力和豐富的管理經驗。它包括:極高的組織指揮能力、重點問題的判斷能力、關鍵時刻的決策能力、交往中的外交能力、內部關係的協調能力和在專案範圍內技術經濟、財務管理、生產銷售等方面的管理水平。
經過二十多年的實踐,我國在專案融資風險的管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經驗,在專案融資風險管理的立法、管理人員、外部金融環境等方面還存在許多的不足,因此,今後我國應加強專案融資立法,完善相關政策法規,加快金融體制改革,加強專案融資風險管理人員的培訓,完善專案融資風險管理的客觀條件,促進我國專案融資風險管理水平的提高,為更好的利用專案融資方式,促進各類大型專案建設健康長遠的發展服務。
中小企業融資風險下的防範措施的論文
一、當前國內中小企業所存在的融資風險
(一)企業經營管理方面
中小企業相比於大型企業而言,其所特有的優勢就在於其具有靈活性和經營規模小,這些優勢雖然有助於中小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實施,但這優勢卻在融資活動中呈現出一定的阻礙影響。對於金融機構來說,中小企業所具備的靈活性也就說明了其在經營管理活動中的收益存在了不確定性,而經濟收益的不確定性也就意味著信貸風險的加大。再加上中小企業總資產少,抵禦經濟市場的衝擊能力差,這就使得了中小企業所存在的倒閉率增大,所存在的融資風險也不斷提高。
(二)國家經濟政策方面
一般來說,中小企業相比於其他的大型企業而言,都存在經營規模小、生產經營不穩定等因素。倘若國家在對經濟金融政策作出調整,那麼就極容易對中小企業的生產經營、市場環境和融資方式帶來影響。這時候如果中小企業無法根據政策的變化進行相應的市場調整,那麼就會給融資工作帶來一定的風險,並進一步影響到企業的經濟發展。
(三)企業信貸支援方面
據中國私營企業的市場調研顯示,300多萬戶私營企業獲得銀行信貸支援的滲透率只有10%左右,雖然信貸的滲透率已得到初步的提升,但依然無法滿足中小企業的發展需要。中小企業所獲得的信貸支援率遠遠低於大型企業,其除了受到國內經濟市場的影響外,更重要的是我國相當多的中小企業仍處在發展起步階段,存在資金不足、可用於抵押的固定資產少等融資要素欠缺問題,這直接影響了企業融資工作的開展,金融機構不願意對中小銀行放貸。
二、中小企業融資風險的防範措施
(一)提高融資風險管控能力
首先是以風險評估技術標準為依據,對中小企業各項融資行為開展風險評估工作,根據識別出來的融資隱患,擬定相應的防範措施,以做好風險管理和控制工作。其次是做好融資問題的風險評估和持續評估工作,有針對性地落實各項防範管理策略,實現各項融資行為的風險控制,把融資風險扼殺在萌芽狀態。同時,還要加大財務預算管理、專項資金支出管理等工作的重視力度,從而減少融資行為的隨意性,達到規範融資行為,提高資金運作水平的控制目的。
(二)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
一方面,政府應高度重視中小企業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地位,設立專門負責管理中小企業的機構部門,不能讓中小企業放任自流,挫敗它們發展的積極性。此外,政府還應要從政策入手,出臺相關的優惠政策,減免部分稅收,降低稅率,從經濟上減輕中小企業壓力。另一方面,政府還應構建一個多層次、多功能的資本經濟市場,降低市場準入門檻,消除中小企業面對資本市場的進入壁壘,讓發展前景好、產品技術含量高,有發展潛力的中小企業直接進入證券市場融資。
(三)擴寬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
部分中小企業由於缺乏長期穩定的融資渠道,而影響了自身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故此,相關金融機構應從融資入手,為企業提供可行的融資渠道。首先,金融機構應立足中小企業的實際情況,擬定相應的貸款和審批程式,以滿足各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對中小企業的融資支援應遵循進退結合的信貸原則,對一些財務資金情況良好,具備良好市場發展前景的中小企業,不能因其經營規模過小而不給以放貸。其次,金融機構還應進行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的革新,針對一些經營規模小,抵押資金不足的中小企業出臺相應的新型貸款模式和途徑。同時,還可以透過完善自身的金融機構體系,簡化辦事流程,突出支援地方中小企業,使中小金融機構充分發揮支援中小企業的主渠道作用。
三、結語
綜上所述,市場經濟體系架構調整的大環境背景下,中小企業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只有從融資問題入手,落實融資風險防範工作,才能有效保障企業在經濟市場的發展優勢,從而加快社會市場經濟的發展步伐,全面提升國民經濟地位。鑑於此,相關部門應認真落實各項工作,進行融資思路的全面革新,透過企業、金融機構、政府的通力合作,逐步緩解企業融資難問題,從而實現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