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溫度的教育讀後感5篇
“教育是愛”的事業,愛學生是老師的天職,老師要學會管控自己的情緒,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認可,接納與愛,老師的愛才有意義和價值。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了“做有溫度的教育讀後感”,希望能幫助到您。
做有溫度的教育讀後感篇1
深夜11點16分,我的思維仍然很活躍,這份“跳蚤”似的活躍源自於我剛剛閱讀完方華老師的《做有溫度的教育》一書。6月26日也就是期末測試日,作為留校看家教師明天有一大堆的事情等著我去做,按理我現在應該休息了,可是我卻按捺不住心中的這份激動來寫下這篇讀後感。
正式走上教育崗位以來我就想透過哪個人的介紹、哪段影片或者說哪本書的閱讀來了解弋陽教育這幾年的發展以此來幫助自己確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和職業規劃,可是因為某些原因一再耽擱。半個月前在教育交流傳播群裡得知方華老師出版了《做有溫度的教育》一書,我當即在群裡回覆了一句“一定要拜讀!”很慶幸,同在群裡的我校校長看到了我發這條資訊,在他的幫助下週五我拿到了這本書。正逢週末,我用了兩天的時間一氣呵成將這本書看了兩遍,閱讀第一遍的時候,我覺得透過這本書我收穫到了很多,可是,你具體問我收穫了些什麼,我也說不清,於是,我開始了第二遍閱讀。
這本書有方華老師這些年來在各大報刊發表的文章和一些隨筆感悟等。這些文章有的是從一個教育管理者的角度,有的是從一個教師的角度,還有的是介於兩者之間。《做有溫度的教育》,聽名字就讓人感覺到了溫暖,教育確實需要點“溫度”。
細細地品讀這本書,就被它深深的吸引了。我參加工作時間不長,但經常會思考一些關於教育的問題。韓愈說的“傳道、授業、解惑也”,常常在耳旁響起,可時代發展到今日,教師不能只是“教書匠”,更應是心靈的“引路人”。“授人以魚,更應授人以漁”,諸如此類至理名言,更是隨處可見,可是,現在的學生到底要的是怎樣的教育呢?我也一直在思索著。
《做有溫度的教育》一書,用非常平實的語言向我們闡述了他對教育的獨特感悟和思考。書中,方華老師一再強調,“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教育最需要耐心”,“教育是給孩子更多可能”,“教育,應該給學生一個美麗的期待”把孩子們當作活生生的人來看待,讓老師、學生在愛中接受教育,我不由的為方華老師的觀點鼓掌。是啊,教育確實很簡單,一腔真愛,一份寬容。本書也提出了大量的教育現象和問題,以及針對這些現象和問題提出了自己多年工作經驗總結出的解決方案和採取策略。我從未見過方老師本人,但是透過這本書,我發現他有大量的實踐、閱讀、思考、寫作經驗。
一個人的格局決定一個人的高度,透過這本書,讓我看到了方老師的教育高度,方老師對教育的獨特見解。下面我來具體談談做為一個新教師閱讀本書後的感觸:
一、幫助我解決了許多問題和困惑。
上崗後,無論是做為一個班主任還是做為一個語文老師,我都遇到了許多問題,可以說大部分問題在校長和其他老師的幫助下我都陸續解決了,但是還有些問題沒有得到恰好的答案,而這本書給了我很好的解答。同時,本書也把我教育工作中一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想法更直接的呈現在了我的眼前,讓我豁然開朗。
二、它是我現階段教育事業的指路明燈。
做為一個新教師,我在摸索中慢慢前行,《我的教育觀:三“風”一體》一文讓我對弋陽教育的反展形態有了更深的瞭解,讓我確立了做為一個新老師該努力的方向,而《辦好教育需要靜下來》讓我重新審視自己這一年的的教學工作,雖已而立之年由於業務不熟卻多有浮躁,閱讀本文讓我明白我需要靜下心來給學生和自己重新定位。
《讓底線成為教育的起點》讓我深入明白了教育的價值同時也讓我懂得了教師該具有何種職業操守。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孩子會打洞”教師的職業操守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你能培養出什麼型別的學生,在整個教育過程中教師都起著主導作用;《教育,應給學生一個美麗的期待》方老師用自己真實的教學經歷讓我認識到了自己教育中的錯誤,對於“成功”一詞的定位錯誤,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是犯過的錯一而再的重複。
我們應該在不斷的改正錯的教育觀念和行為中實現一個教師的成長,教育者做為一定程度的“公眾人物”更應該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我們應該用最正確客觀的言行來引導孩子們樹立正確的“三觀”。
三、糾正了我一些錯誤觀念。
原來我認為家校合作是做給社會看的成分更多,葛溪鄉小學多次成功組織了家校合作活動,如“冬日‘三送'進百村”“百名教師齊攜手,共創家校一家親”、“集體家訪”等活動,由於自己的認識不到位,這些活動大都積極卻被動的參與其中,從未對其主動參與和思考活動的意義,現在透過《“獨行俠”做不好教育》這篇文章我瞭解了它存在的意義,更明白了在家校合作中教師所應該扮演的角色,家校合作工作是用不同的方式減輕老師平時在工作中學生帶來的煩惱和心累,辛苦一陣子,輕鬆每一天。
四、看到了一個鄉村教師的事業希望。
做為鄉村教師中的一員《做有溫度的鄉村教育》這章節讓我看到了一個教育局局長對鄉村教師的關注,看到了一個教育局局長想盡各種辦法來對鄉村教育的政策扶持。《鄉村教育薄弱是因為沒有獲得應有的待遇》一文將鄉村教育存在的問題透徹的進行了分析,並提出了對應的解決策略,這些都讓我這個鄉村教師看到了事業希望。
做為一個新教師的我對於書中一些詞句還無法深刻的理解,但我想透過今後的工作,我定能從中領悟出它們的意思。因為我知道,沒有學不會的知識,只有不用心學的人。我需要不斷學習、思考和探索,用一輩子的時間用心做一件事情必能成功!
教育就是愛,愛就是教育。愛心育人,不僅是一般的職業素養和職業要求,更是教育人道主義的體現。教育是培養生命的事業,世界上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嗎?作為教師,最可貴的是能夠保持高尚的人道主義情懷,讓我們把對孩子發自肺腑的愛滲透在教育中,讓孩子在有溫度的教育中成長得更健康、更茁壯!
弋陽教育微平臺活動感文、校園簡訊、好書、好文徵集中。
做有溫度的教育讀後感篇2
這學期我與這本《做有溫度的教育》結緣,剛拿到這本書我被“溫度”兩字吸引,心裡想什麼樣的教育才能稱之為“有溫度的教育”?於是攜著疑惑翻開了這本書……
先來介紹一個本書的作者:方華,江西省弋陽縣教育體育局局長。《中國教育報》《中國教師報》特約撰稿人,《教師博覽》簽約作者。中國教師報"20xx年度全國十大最具思想力教育局長",中國教育報"20xx年度推動讀書十大人物"。
細細地品讀這本書,就被它深深的吸引了。這本書共分六個章節,分別是一、教育是什麼,二、課堂從什麼時候開始,三、怎樣對待孩子,四、做個懂行的教育管理者,五,做有溫度的鄉村教育,六、學校因何而美,下邊的文章多數都是方華局長這些年來在各大報刊發表的文章和一些隨筆感悟等。
《做有溫度的教育》一書,展現了他自己長期以來對教育的思考與實踐,在字裡行間折射出自己對教育的溫度的追求與渴望。書中,方華老師一再強調,“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教育最需要耐心”,“教育是給孩子更多可能”,“教育,應該給學生一個美麗的期待”把孩子們當作活生生的人來看待,讓老師、學生在愛中接受教育,我非常認同他的這些觀點。教育確實很簡單,一腔真愛,一份寬容。本書也提出了大量的教育現象和問題,以及針對這些現象和問題提出了自己多年工作經驗總結出的解決方案和採取策略。
一個人的格局決定一個人的高度,透過這本書,讓我看到了方老師的教育高度,方老師對教育的獨特見解。下面我從具體幾篇文章談談我的一些感觸:
《辦好教育需要靜下來》讓我懂得教育是成長的過程,而成長需要時間,不能求高、求快、求全,讓孩子在“靜”的環境下成長才是好的教育。本文讓我重新審視自己這一年教育教學工作,讓我明白我需要靜下心來給學生和自己重新定位。
《讓底線成為教育的起點》讓我深入明白了教育的價值同時也讓我懂得了教師的職業操守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你能培養出什麼型別的學生,在整個教育過程中教師都起著主導作用,我們不一定能把所有的學生都培養的那麼優秀,但我們要不放棄、不歧視、不丟下任何一個學生,這不僅是教育的“能”,更是教育的“德”。
《教育,應給學生一個美麗的期待》方老師用自己真實的教學經歷讓我認識到了自己教育中的錯誤,對於“成功”一詞的'定位錯誤,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是犯過的錯一而再的重複。我們應該在不斷的改正錯的教育觀念和行為中實現一個教師的成長,教育者做為一定程度的“公眾人物”更應該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我們應該用最正確客觀的言行來引導孩子們樹立正確的“三觀”。
《“獨行俠”做不好教育》《家校共育贏未來》讓我更加了解了家校合作的意義,合作的原則和方法,更明白了家校合作中教師所扮演的角色,家校合作工作是用不同的方式減輕老師平時在工作中學生帶來的煩惱和心累,辛苦一陣子,輕鬆每一天。
讀完《做有溫度的教育》一書,讓我明白了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因而教育是有溫度的。一聲問候、一個微笑、一句體貼的話語、一個善意的舉動,都能折射出教育的溫度。此刻在我腦海裡浮現的是,寒風中王校長在校門口為來參加期末考試的一二年學生加油鼓氣的畫面,中層幹部用微笑迎接每一個入校的孩子並向他們問好,是董雪璐那是那一句,我要讓孩子來到學校訓練能看到老師在這裡,等著他們呢,還有一年級班主任蹲下身子為學生寄鞋帶的溫情鏡頭。
教育的溫度來自師生朝夕相處的真摯情誼,來自學生對學生的純真關愛,來自老師與老師之間的團結融洽。它就在班級的某個角落,就在校園的某個地方,就在我和你的身邊,就在每天上演著的一個又一個真實的教育故事裡。
做有溫度的教育讀後感篇3
6本學期,我讀的一本書名叫《做有溫度的教育》一書。該書的作者是方華。這個作者對於我來說,很奇特,因為他是一個教育局長,教育局長出書,挺少見的。因此我就很好奇,想看一看這位局長對現在的教育現狀有什麼高見。
我已經讀完了第一輯:教育是什麼。裡面給我印象最深的一部分內容是:教育應該淡化功勞,多些功德。裡面的兩段話寫得非常好,我就摘抄出來與大家共勉。
教育的功勞如同推平村頭、河邊的小高地,讓它們變得平整、好看;教育的功勞如同砍掉橋頭、壟邊的小灌木,讓那裡變得通透、亮堂;教育的功勞是到處都澆上混凝土、貼上花崗岩,讓小草長不出、雨水流不進的乾淨、便捷;教育的功勞是為了讓自己的感官舒服、生活舒適,而不讓小狗小貓、小草小樹、小坑小窪、小蟲小鳥進入我們的生活,打擾我們。可是,這種功勞是真正的功勞嗎?教育的功勞是帶領孩子們朝著既定目標出發無論他們是否願意,跟上就是優秀的,落下就是失敗的;教育的功勞只在乎你能否到達目的地,而不在乎你在途中的感受與體驗;教育的功勞是希望每個人都朝著同一個方向、用同樣得方式同時到達目的地,而不問你為什麼去、去幹什麼以及路上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教育的功德是小路上的雜草,就該讓它肆意生長,只要它不影響行人走路;教育的功德是小橋頭的灌木叢,就該它自由生長,只要它不影響走和橋樑的安全;教育的功德是門前小院留一塊能長出小草的泥地,門前屋後留一些能蓄雨水的小坑;教育的功德是村頭還有百年香樟,村邊還有高低不平的坡地;教育的功德是考慮自己舒服的同時,也想想身邊的“朋友”和未來的需求與可能;教育的功德是讓孩子經歷成長中的酸甜苦辣,成長中的失敗、悲傷、無奈與擔憂,成長中的驕傲、自豪、痛快、與希望,因為這是真實的成長、自然的成長、以我的成長。
只有實現“讓孩子成長”這樣的功德,教育的功勞才是真正的功勞。因為教育是為了孩子的一生,所以我們既要關注孩子階段性成長的需要(包括考試、升學的實際需要),也要關注孩子成年後組建家庭、進入社會的需要。當前路面需要澆灌混凝土的,還是要澆,但不必全部澆灌上,可以留些小草、小花、小樹。總之,不要為了眼前的便捷而毀掉所有看似沒用的東西。
功勞和功德兩個詞可以說是近意詞,但是勞和德的意思差別可就大了。我們現在的教育太重視勞了,卻忽視了教育“德”才是最重要的。百善孝為先,做人德為首。教育首先是教會學生做人,然後才是教會學生做事。
現實生活中,太多太多的可悲可慘的故事告訴我們,教育的功德是多麼的重要。我們不僅要把孩子們教育成優秀的國家的棟樑之才,更應該把他們教育成有精神的風骨的中國人。這樣,我們一個民族在世界上才會立於不敗之地!
我們的學校,我們的家長還有我們的社會總是抓住教育的功勞不放,用分數來衡量一個孩子是否優秀,用升學率來衡量一個學校是否合格,用成績來評價一個教師是否稱職。所以我們教育出來了好多所謂的人才,品質卻跟差勁,不但沒有給國家和社會做出貢獻,還給國家和社會帶了負面影響。
還有一些學生本應該可以快樂幸福的生活著,由於我們太過於追求教育的功勞了,我們扼殺了他們的幸福,更有甚者,把孩子逼瘋了,逼傻了,逼死了。在網上總會看到某某學校的某某學生跳樓自殺了。
如果我們的教育可以做到像這位方華局長說的那樣:教育應該淡化功勞多些功德該多好啊!老師們就不會為了學生的成績“而不擇手段”給學生增加課業的負擔,就能真正的做到讓孩子們快樂學習快樂成長。這樣培養出來的人才是健康的。
教育應該是靈活的,我們不應該把所有的孩子都教育成一種人,他們將來會成為哪種人,適合他們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小草,小花,小樹,都是人,我們不能放棄他們任何一個!我們要做的是教育他們變得會生活,會學習,更重要的一點是教他們學會做人!
做有溫度的教育讀後感篇4
有愛、有溫度的房子,才是家。同樣,有愛、有溫度的校園,才是學生溫暖的家。一個有愛、有溫度的老師,才是溫暖的老師。而我,想成為這樣溫暖的老師。
《做有溫度的教育》一書,是我校“美央青年教師成長工作室”為學員推出的人手一冊的一本好書,此書作者方華老師,以深厚的語言功底向我們談了他的教育觀。這本書中話題涉及豐富,讓我們深深感受到作為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師為師、為學、為人的一個自我成長的過程。我覺得我要想做好現在的本職工作,就得向他學習,尤其要好好看看他的書,這對今後的工作一定有幫助。
記得書中有這麼一段話——“教育是愛”的事業,愛學生是老師的天職,老師要學會管控自己的情緒,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認可,接納與愛,老師的愛才有意義和價值。
說實話,我是一個特別急躁的人,控制自己的情緒對我來說就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也是我這一生的必修課。課堂上,我總是常在強調“不要惹我生氣,我的忍耐心是有限的”“上課不認真,就給我站到後邊去!”每每看到學生被震懾的眼神,主動坐直的身體,我為保證了課堂紀律而欣喜。可當我讀完了這一段話,我開始反思,我這樣做對嗎?合適嗎?我清醒的認識到學生們不是機器,哪個孩子不調皮呢?
於是,我嘗試著改變一些,課堂上語氣盡量溫和點,微笑多一點……不得不說,的確有些改變,令我印象最深的便是那本學期的一節隨堂課,當天有雷校長、李金彩老師來聽的我上的——《刷子李》這堂課,學生的積極活躍出乎我的意料,一改往日的死氣沉沉,我十分驚喜,也萬分意外!雷校長告訴我,這一定跟你上課時的儀態有關,因為這一堂課,我的臉上始終掛著微笑。
是啊,在學生眼裡,老師的微笑對他們而言,是接納、是鼓勵、是讚許。在這之下,誕生的不僅僅是學生的調皮,更是他們的自信,是他們對自己的肯定,自然而然反饋給老師的,便是積極和主動。權衡利弊,微笑一下又有何妨?多些微笑,少些狹隘,相信在與孩子分享微笑的日子裡,他們也會變得慷慨大方,真誠善良。
我希望能按書上的要求,去嘗試做一做。我也希望能透過書上的習得,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好,成為一個溫暖的老師,成為一個讓學生喜歡的老師。
做有溫度的教育讀後感篇5
美央青年教師成長工作室推薦的《做有溫度的教育》,這本書的封面上赫然寫到:“只有真正把學生看成活生生的人,教育才能溫暖,才有溫度。”是的,我個人認為,教育的溫度源於教育的本質,在教育的過程中對學生人文關懷和關愛,從而使學生感受到溫暖,就是有溫度的教育。要想做好有溫度的教育,我認為必須從以下方面出發:
一、在教學過程中,做一名教師就要不斷踐行終身學習。就像老話所說,“要給學生一碗水,老師需要有一桶水”,所以要想教好學生,教師必須要不斷學習,不斷充實自己。所謂言傳身教,就是老師要用良好的品質和態度在生活中去影響學生,薰陶他們。
二、作為教師,“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不僅僅是教給學生知識,還要培養學生日後工作與生活需要等各種能力。透過有邏輯有體系地呈現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透過在課堂上開展討論等活動,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與合作能力等。我深深地感受到教育的目的是育人,教育不僅僅是教給學生知識,而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做人。正如著名教育家雅斯貝爾斯所說“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要讓學生成其為“人”,作為教師,要做有情懷的教師,為他們提供有溫度的教育。有人說,教育是"一個不完美的大孩子領著一群不完美的小孩子一起追求完美的過程"。這是教師應該具備的教育情懷,這是一個教師走向神聖的三尺講臺最基本的前提,越是暫時還不夠出色的學生,可能越是平時缺少愛的雨露滋潤的學生,越更需要教師的尊重、理解與關愛。教師要懂得錦上添花,更要會雪中送炭。孩子健全的人格和豐富善感的心靈比出色的成績更重要。有多少個學生,至少就應有多少把尺子。
三、飽含愛的教育才是有溫度的教育,才能使學生成為“人”,也才能把學生培養成有教育情懷的未來的老師,才能把有溫度的教育傳遞下去。“一輩子做教師,一輩子學做教師。”這應該成為我們每位教師的追求。我相信:只要每個教師都擁有濃郁的教育情懷,均立志做有溫度的教育,那麼學校就成了學生心中最美麗的風景,教室就是學生生活中充溢著溫馨的樂園,教育就將時時處處都是百花競彩的春天。
四、要做有溫度的教育,教師的首要任務之一就是用心和行動去關愛每一位學生。在教育活動中,教師所面對的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由於各方面因素影響,每一個學生的個性並不一致,教育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需要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個性,公平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切不可將學生分為三六九等,區別對待。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帶著一顆有溫度的心去教書育人,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心靈被呵護,自尊心被保護,他們自然而然地會感覺到溫暖。
五、要做有溫度的教育,教師的“笑”是不可缺少的,要在學生面前常常面帶微笑,因為笑是最能讓人感覺到溫暖的東西之一,正如《做有溫度的教育》這本書裡提到的那樣“課堂會因微笑而美麗,教育會因微笑而溫暖”。
最後,我想用一句話來概括一下自己的感悟——“包含愛的教育才算真正有溫度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