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哲學

《寶寶也是哲學家》讀後感

《寶寶也是哲學家》讀後感範文

讀後感是指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幾句名言,一段音樂,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寶寶也是哲學家》讀後感範文”,希望大家喜歡!

《寶寶也是哲學家》讀後感範文篇1

看完這本書,感覺經歷了一場奇妙的體驗,重新審視了自己,重新回顧了孩子的成長,更重新定位了自己對待孩子的態度以及教養方法。

猶記得小褚剛出生的時候,我的各種焦慮,看著襁褓中幼小的生命,從此以後她的吃喝拉撒,點點滴滴都和我緊密相關,簡直是壓力大。出生的前幾個月,得沒日沒夜地伺候她,真的是暗無天日,自己也處於崩潰的邊緣。直到有一天,剛喂完奶,她咧嘴衝我笑,拽著我的小指不鬆開,我瞬間感覺到生命的奇蹟,雖然她只是個嬰兒,但卻給了我生活最美好最安穩的感覺。

書中說的,兒童生就掌握了關於世界和他人的諸多資訊,並且他們熱愛學習,他們會注意任何一新穎、意外的事物和任何他們可能從中學習的東西,也會主動採取行動學習,最終建構有關周圍世界的因果關係圖。從我懷孕的時候,我就給小褚經常聽三字經之類的,不是要她聽懂,而是聽信了相聲裡說的"燻",燻得多了,思維也許就會敏感點,實際最終結果還是可以的,在小褚十幾個月的時候,她就能流利地背誦三字經(雖然現在已經忘了),我想這中間有外部的原因,也有自主學習的原因。兒童同樣能夠理解周圍人的心理,並且學習周圍人所遵循的規則。這一點我是堅信不疑的,書中說的可能偏學術化,我所理解的就是孩子很會察言觀色,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小褚幾個月大的時候,視覺聽覺開始逐步完善,對這個世界充滿興趣,但她能清晰地從人的反應裡判斷出什麼能觸碰,什麼不能觸碰。當她做了一事,她能從你的表情裡分析出她是做錯了還是做對了。嬰幼兒學習的一種核心方式就是觀察自己所愛的人,我想是這樣的,小褚和我待在一起的時間比較多,從小她的教養也主要是我,所以目前小褚有很多的習慣和毛病就和我極度相似,比如性格急,容易發脾氣;做事比較缺乏恆心。孩子喜歡想象,天馬行空,可能會假想同伴,可能會假想世界。小褚也是個這樣的孩子,我觀察過她很多次玩遊戲,喜歡各種角色安排,甚至自言自語,而我喜歡加入她,在和她的遊戲中,無拘無束,感受她的想象,感受她的純真。想象依賴於知識,愛和關心,知識這個詞讓我想起上本書中的背景知識,孩子的背景知識越全面,想象才會越豐富,說不定哪天某些想象會成真呢。愛與關心,我認為是相互的,你對孩子付出愛,孩子也會一樣愛你;你關心你的孩子,孩子也會同樣關心你。當小褚第一次含著淚水對我說:"媽媽,我不想你變老。"我感覺到了她對我的那份愛。當小褚第一次知道把自己的零食省下給我的時候,當小褚第一次為我倒水時,我的心裡很幸福。養育孩子的過程是辛苦的,我們付出了很多,但其實孩子也給了我們回報。

"兒童是我們的未",這話雖然老掉牙,但事實確實如此,兒童小至關乎家庭,大至關乎國家。想起師傅說的一個比喻,每個孩子就像一塊土地,撒入什麼種子,如何正確施肥澆水,才能開出絢麗的花朵。回到孩子教養問題,我想何為施肥澆水,應該就是合適的,這樣的知識給了我們再次學習的機會,和孩子一起成長的機會。每個孩子生而神靈,到我們的生活裡,我們要守護好他們的赤子之心,讓他們健康成長。

《寶寶也是哲學家》讀後感範文篇2

雖然知道哲學這個詞,但是具體是什麼意思卻從沒去深究過,一直就覺得會是個類似很深奧的意思,問了度娘,才明白了一些。

今天在路上看到一位步伐蹣跚的老人,讓人忽覺一絲傷感,聯想到我現在讀的這本書,就會覺得還是孩子有無窮的可能性啊,那麼小的小人兒,因為你的善待和引導,也可以變成最美的"蝴蝶"回想起我家浩浩在最初至幼兒園的那幾年,我們好像錯過了好多可以和他內心聯結的機會,從也沒有主動的有意識到要去如何引導培養他,覺得小孩這時候懂什麼呀,吃飽穿暖快樂就好啦!

反事實是"應該、也許、可能"的世界,這個假想的世界和真實的世界一樣重要,有了反事實思維我們就能判斷比較出因果關係帶的權衡利弊,當你能夠考慮世界的另一種狀態時,你也就會透過現在的行動改變未了!寶寶也會有反事實思維的,作者透過和寶寶們互動遊戲的實驗中,看到了寶寶也會預測和設想未的可能性、想象和推理不一樣的過去。更多的假想遊戲會不會讓孩子區分不出現實與想象、虛構呢?答案是否定的,他們只是比成人更容易對虛幻和現實產生強烈的情感體驗而已。

兒童的想象力是天馬行空的,他們透過反事實思維構建了世界的因果圖,如何更好的讓寶寶的想象力透過知識變成創造力呢!兒童的接受能力和學習能力是最快的,為兒童提供新的因果資訊就會改變他們思考可能性的方式,也改變了他們將會採取的行動。我們也不要過多的用成人的思維去限制孩子的想法,多鼓勵他們在已知的世界裡探索未的可能性!

虛構的平行世界對現實的物理世界有著什麼樣的影響呢?不同的時空卻可以相互影響著,當我們瞭解了其中的關係後,就知道了該為孩子們做些什麼了!年齡小的孩子可能有自己的假想同伴,我沒有問過我家浩浩是否有這樣的同伴,不看這本書也許我永遠不會知道去問吧,到時問問他,不過可能就像書中說的沉浸在他人的想象世界中的孩子似乎很少會自己創造想象世界,所以即便沒有假想同伴也是正常的。

孩子透過假想同伴讓我們看到反事實思維與因果知識之間的緊密聯絡,這些都有助於在現實中探索人類行為的所有可能,有時你會驚奇的發現那麼小的寶寶都會觀察你的行為表情做出你想得到的反應,六個多月大的寶寶,你逗他時他就會發出咯咯的笑聲,一歲左右基本上你說什麼他都聽的懂了,二三歲是孩子發展最快的時候了,他會故意給你"使壞"引起你的注意,觀察你的臉色和你的喜好討好你,這些都是透過理解他人的心理干預自己的心理,從而做出相應的行為。

兒童的想象不受現實世界的束縛,所以可以自由的推斷各種不同的可能性,這種無拘無束又無用的虛構卻是人類發展最為深遠的活動之一!現在的寶寶是越越聰明瞭,這也就是人類發展的本質能力吧!

作者想闡明自己觀點時,都會運用到幾種論證方式,以此表達自己的思想立場,而最直接的莫過於從多重的實驗中去找到有力的證據和引用證實過的經典強調。這種方式我們的寶寶很小時就已經會了,他們喜歡不斷的去探索嘗試新事物,一遍又一遍的去找其中的因果關係,探究事情的原理,而且孩子尤其擅長向別人模仿和學習,他們一旦掌握了其中的因果關係後,不僅能複製自己看到的動作,還能考慮到各種新的可能性,做出新的嘗試計劃,我想這點也是人類創新的必備條之一吧!

以上都是如何認識物理世界的因果圖,那麼心理世界的因果關係也是同等重要的,兒童透過推理和語言的作用探究著外部世界的同時也在揣測著內部世界,理解物理因果關係可以使用複雜的工具,理解心理因果關係可以維繫複雜的社會關係網,並形成化,所以這兩者缺一不可,人類的發展離不開這兩種與生俱的能力,精確的因果圖,是一切開始的藍圖,未會是什麼樣子呢?是誰推動了社會的發展進步,我想正是這些沉浸在遊戲中探索著的寶寶們!

做個小嬰兒是個什麼樣的感覺呢?最羨慕的可能就是我們覺得他們不用為現實世界而煩惱了,單純的做著自己喜歡感興趣的事情,餓了就哭,吃飽睡足了醒就笑……等等!

當孩子漸漸長大了,隨著學到的知道的越多,就會有了對當下和未的掌控意識。意識和注意力有著密切關係,成人的意識可以被外界而吸引注意力,但是也有一定的能力自己掌控要關注的特定事物,所以書中說到成人的注意力就像聚光燈一樣,他可以把所有的思想意識都用到某一事物上,聚精會神的同時忘卻了周圍的環境,當對一事情熟知後就會形成習慣了,而一旦形成習慣後,大腦就會隨著這個慣性去做了,而不需要集中多大的注意力,這時候就會形成我們所說的"下意識"的去做某些事了,這讓我想到了上本書中說到的"自動駕駛"模式,這個模式有利有弊,他的弊端是讓大腦偷懶了,不去思考更好的操作模式了。這就需要一個"去習慣化"過程讓自己重新找到新起點提高自己。

而孩子的注意力和我們正好相反,他的注意力是沒有焦點的,就像照亮四周的燈籠一樣,所以他的意識領域就會更廣,學到的也就更多,他們會無意識的記住一些話和事,就像我們常驚訝於生活中他們怎麼知道那麼多我們沒有特意和他們說過的話和事呢?而我們卻是有意識的選擇關注後才有記憶的。

正是因為有了這種十分寬泛的注意力才讓嬰幼兒成了非凡的學習者,但隨著孩子的成長,大腦發展的過程就取決於經驗的累積,這點很有意思,就像一棵大樹一樣,(fsir)幼時是散開長的,枝枝葉葉很多,但是隨著成長要讓這棵樹長高長直,就必須集中精力的發展主幹了,那麼也就像書中說的,重點關注對自己最重要、最有價值的可能性。但是什麼是相對最重要,最有價值的事情,這點對孩子說是很有可塑性的,因為社會的發展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

意識是人腦對大腦內外表象的覺察,因為意識腦區最重要的功能是辨別真偽,所以他會受記憶、規劃、沉迷、幻想的掌控。為什麼我們的"夢境"會感覺如此的真實,那是因為睡眠中的意識腦區興奮度降至最低,此時無法辨別腦中意像的真偽,所以大腦就採取了全部信以為真的方式。夢境中的事自於現實中的記憶折射。

"記憶它總是慢慢的累積在我心中無法抹去"這句歌詞中唱出就是情景記憶和自傳式記憶,成人的記憶可以累積串聯成一個完整的時間線,並會記得過去的感受和想法,而讓自己最無法遺忘的可能就是透過和過去記憶中的所做、所感、所思的內容進行對比,從而影響了當下乃至未的感受!

嬰幼兒也有情景記憶,卻沒有自傳式記憶,雖然他們善於記住過去發生的事情,但是他們無法將這些事情整合到統一而不斷延伸的時間線上,也就是說他們無法把過去與現在的心理狀態聯絡起形成一個完整的自"我",意識之流就像一條完整的時間線,成人可以回的穿梭其中,找到需要的時間點回憶感受過去,而幼兒卻更關注當下的感受,只有在被提醒後才會記起發生過的人和事。

"人不可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因為河流與人皆已不同。"這句格言說的真是太好了,時間的流逝是不可逆轉的,就已經註定了當下的你和此時周圍的環境是唯一的,人們都希望當下的我可以成就未更好的自己,所以有個這種意識後,我們的大腦就像接到指令一樣,擁有了執行控制能力約束規範當下自己的行為,從而讓自己離目標更近一些!但是嬰幼兒的大腦還在一個發展過程當中,他與成人的思考模式和關注點不同,所以我們需要更多的耐心理解和等待他們,當然更主要的還是要看到其中的優勢部分進行更好的引導!

中國有句老話叫做"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雖然不是絕對的,只是一個概數,但是也能從中看出童年對於未是有著多麼大的影響了!教養的環境可以更大的激發人類的基因遺傳(比如智商或者一些內在的潛能),天性和教養相互作用著,遺傳風險與環境風險不是簡單地加合關係,二者互相增值,所以如何讓孩子接受好的環境教養,為他們的未加分,這是需要我們用心創造的!

愛有許多種,父母對孩子的愛是付出,孩子對父母的愛是依戀,這個世界上最單純的愛莫過於如此了,嬰兒對愛的四種依戀模式:安全型依戀、迴避型依戀、焦慮型依戀、紊亂型依戀,現在想想我家浩浩大概是"安全型依戀"吧,我都不太確定我當時是不是他的主要依賴物件,因為他和外婆相處的時間比較多,聽上去我更像一個打醬油的媽媽了。

童年轉瞬即逝,的確我家浩浩都八歲了,之前因為種種原因,我發覺我是從一年級開始才和他建立了內心的聯結,我想我已經錯過了他在那個年齡段,我該承擔的引導職責了,但是現在的他更能理解明白我的感受,同頻度更高,希望在這個時間段我能做的更好些。就像前面說的,時間是不可逆的,因為有了過去,就有了對比,不管過去是好是差,對於未我們都希望去彌補去超越它,有了希望就會產生信念,有了信念就會有動力去努力爭取實現它,接受不完美的過去也就能更好的擁抱未!

父母對剛出生的嬰兒給予了自己全部的愛,孩子接受著這種愛的同時,也在學習也在模仿,人從一出生就在這種環境裡滋潤著,這就是人心向善的根基。共情與遵守規則,愛與法律,二者相結合賦予我們獨特的人類道德。共情也會接受到負面的影響,因愛也會生恨,所以萬事都要有規則平衡,有法律約束。良好的道德品質是行為制約的第一道屏障,因此孩子小的時候就要多接受這些方面的教育和薰陶。

人與人之間都有著不同的圈子,我們的國家就是一個大的圈子,在這個大的圈子裡我們必須遵守共同的法律法規,這樣社會就不會亂,當這個大的環境安定了,才會有我們這些形形色色的小圈子。

嬰幼兒從小的時候就會潛移默化地接納合規範性的規則,隨著長大也會對善與惡進行基層的道德判斷,同時就會考慮行為意圖,根據人們的行為意圖責備他人,當然故意為之要比無意的受到的懲罰更大。

"哈克·費恩"的故事很好的表達了法與情的碰撞如何抉擇,他最終選擇了做一個道義論者,這也讓我想起最近熱播的電影《我不是藥神》,人類制定了法規,就需要去遵守它,沒有錯,但是這個規則不能做到為人民服務時,保護大部分人的權益時,就需要制定一個新的規則代替它!本片中警官的一句"法大於情"讓人聽上去是多麼的無奈與憤然呀,可站在他的職責立場他沒有錯。所幸最後的結局也讓我們欣慰並看到了希望!

每個人的內心裡都有一個屬於你自己的烏托邦,在那裡你是主角,你的思想無邊無際,任由你馳騁,任由你主宰。當你每天安靜下時,你會在腦海裡建造你的理想國度嗎?現實的步伐是不是已經跟不上了你的思考了,所以你的大腦決定等一等,而這一等也就註定了你在原地踏步了。

看似忙碌的背後,你需要的不是得到的表象,而是找到存在的價值,一種勇往直前的力量。現實中不是蘿蔔在地下太大不好挖出,更多的是你腦袋中想象的蘿蔔太大,和你得到的形成巨大反差,而讓你悲憤的扔下了鏟子想放棄了!人到中年,回想這一路走,從小時候的無從選擇,到青年的無所顧忌,再到此時的無比感慨,人生的意義在此時四處張望。可看到孩子們之後,你就會發現你存在的價值不光是要過好你自己,還要去幫助孩子找到屬於他們自己的`路,這是一條任重而道遠的路。

當你和寶寶們接觸後你就會發現另一個世界,這裡的一切看似相似時又會覺得大不一樣,他是我們的延續,更是我們未的突破和創新,所以我們要懷著敬畏的心去學習,陪著孩子一起去探索這個未知的世界,找到屬於他們自己的廣闊空間!

《寶寶也是哲學家》讀後感範文篇3

其實我認為孩子是有思想的,剛出生開始就會覓食、會哭、會笑,在稍微大一點還可以和家人互動,雖然剛出生不會說話,但是他們可以透過肢體動作來提出他們的需求,這些都是他們的想法,才會有這些表現,但是我沒有想到的是,還可以像書上說的孩子可以創造完整的幻想世界,因為他們都還沒有接觸這個社會,怎麼會去幻想這個世界呢!但是後面的反事實思維讓我瞭解了,就是因為孩子的單純,沒接觸社會才會去幻想創造。我家小孩以前還小的時候經常把自己一個人幻想成幾個人在家裡上課對話,當時我在想可能因為是獨生子比較孤單,就自己和自己玩。其實我覺得這和之前的那本書有點類似,孩子的想象力很重要,只有敢想才會去做,只有做了才有機會成功。

兒童肯定不會像成人考慮事情比較多,成人考慮因果關係中間會有很多複雜的過程,兒童只是簡單的原因和結果。不過兒童的世界我是不懂,我家小朋友還上幼兒園的時候,在家他就經常假想一些自己的同伴,想出這些反事實的結果,就是一個人分飾幾個角色自娛自樂,也會拿出一些物品想象成好吃的或者好玩的玩具,當時也沒有想到這是寶寶的想象力,只是覺得他可能是孤單了,在學校或者電視上模仿過來的。孩子們的想象力是大膽的,無拘無束的,因為這些虛構的反事實也展現了人類能力的特徵。

在讀這本書的時候,就在仔細回想尚鑫瑞小時候的模樣,以前也沒有仔細觀察過,現在想想小寶寶的思維的確很神奇,當你對著他笑的時候他會回應你笑容,而你的臉色沉下來假裝生氣,他也會立刻收回笑臉,還有現在的小寶寶玩電子遊戲,都不用教的,因為遊戲裡面花花綠綠的顏色吸引著小孩,當小孩拿到電子產品就開始探索、研究,所以給我們的感覺好像是小孩天生就會玩遊戲一樣,寶寶還會模仿大人們的一些行為,所以我們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而小孩有這些行為,是因為他們天生就能認識周圍物理世界和心裡世界中的因果結構。

我經常和同事聊天會說:現在也只有小嬰兒和小寶寶是最幸福的,因為他們的世界很單純,不需要思考,無憂無慮,等到上學了就要思考、學習,不過這只是我想的,事實並非如此,小嬰兒和小寶寶也有他們的思想,只是不會說話而已。當他們的臉上出現笑容、哭泣、嘴巴里吐出"咿呀喲"的聲音時,這時候就是他們的思想指引著和我們互動。文中作者寫到嬰兒的大腦不太能夠抑質干擾,而且注意力也沒有成人集中,所以嬰兒接觸到的資訊比成人更廣,也比成人更有意識,書中的圖4—1,看到小嬰兒與成人接觸資訊的區別,讓我更加了解了嬰兒的注意力更廣,接受到的意識更多,所以嬰兒肯定要比成人接受的意識要多。

意識不僅是我們對外部世界的感知,更是一種獨特的內在體驗。注意力與外部意識密切相關,而記憶則與內部意識相關。成人的記憶會比較長久,而嬰兒我們經常會說沒有記憶,甚至小齡的幼兒記憶也很短暫的,可是本章也說了嬰兒是有情景記憶的,當小嬰兒第一次去了一個地方做了一件有趣的事,第二次還要去,我們會以為這是模仿,其實這就是嬰兒的記憶,他記得之前去了什麼地方,做了什麼事情,因為比較有趣所以第二次還要去,但是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有記憶呢?其實不是這樣的,只是比較感興趣的會記得,小齡的幼兒也會對一件比較特殊的事情記憶深刻。兒童大約5~6歲的記憶就會發生改變,我在回想自己,7歲以前的記憶完全沒有,之後才會有斷斷續續的記憶。

孩子的性格一小部分是遺傳父母親,大部分是由於後期的環境影響,俗話說:環境造就人,在什麼樣的環境下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記得在幾年前看過一篇報道,美國的2對雙胞胎報錯了,雙方的家長各自抱走了一個對方的孩子,結果命運就不一樣了,在城裡的兄弟倆考上了律師,在農村的兄弟倆賣豬肉,這個事情說明了智商是培養出來了,不是遺傳來的,當然也有一小部分人在不好的環境裡,也會透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命運。

每個小嬰兒生下來都是缺乏安全感的,他們在母體內待了10個月,所以一出生就喜歡待在母親的懷抱裡,感受著母親的愛,稍微大一些對周邊的人或事就會有所感知,他們也會學習愛,會選擇一些信任的人靠近,父母親也是在生活中慢慢學會如何愛我們的孩子。

嬰兒才出生誰帶的多就會比較依賴誰,80後的我們很多都是獨生子女,加上工作原因,我們的父母心疼我們,所以也會幫著照看孩子,但是因為爺爺奶奶是隔輩的,會更疼愛自己的孫子,思想也和現代的我們不一樣,所以只能照顧,不能教育,孩子的成長路上必須是由父母的陪伴和教育。我們無法保證會把自己的孩子教育的有多好,因為每個孩子不可能都一樣優秀。但是孩子在兒童期的時候,我們要做到陪伴和教育,童年的時光轉瞬即逝,我們不能讓自己有遺憾,等孩子長大了,他才不會責備我們沒有好好教育他,我們自己也不會後悔沒有陪伴孩子。關於道德,嬰兒可能是天生就已經有根基了,所以嬰兒漸漸長大我們會和他們解釋道德,但是他們也是似懂非懂。所謂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對於孩子我們還是要制定一些家規並且讓他們遵守規則。

我覺得每個人做了父親母親以後,人生才是完美,沒有遺憾的,而寶寶就是來延續我們的生命,是我們每天奔波的動力,在寶寶成長的過程中,會帶給我們歡樂,也會帶給我們煩惱,不過生活就是這樣的。我們總希望孩子是按照我們給他規劃的路去走,可以一路平順,可是孩子有他們自己的思想,他就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所以我們只要做好引路人,正確的引導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