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重陽節

九九重陽節介紹

九九重陽節介紹

九九重陽節介紹1

九九重陽,還有歷史淵源。早在春秋戰國時,屈原在《遠遊》中寫道:“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三國時曹丕在《九日與鍾繇書》中說:“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他已明確寫出重陽飲宴了。晉代陶淵明在《九日閒居》詩序文中說:“餘閒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這裡同時提到菊花和酒,說明在魏晉時期,重陽日已有了飲酒、賞菊的習俗。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至明代,九月重陽,皇宮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慶賀,皇帝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以暢秋志,此風俗一直流傳到清代。

重陽節花糕做法

1、將豆沙,白糖200克,鑲粉(粳米、糯米粉)500克,拌和成豆沙餡心。

2、白糖200克熬成糖油,然後與鑲粉1500克,香草香精水一起炒和擦透。擦粉時攙一些水,擦成幹潮適中的糕面。將擦好的糕面靜置幾小時待其浸潤,然後分成3塊,一塊染紅,一塊染綠,一塊本色。每塊糕面用細繃篩篩成細粉,除去粗粉塊,將白糕粉做底鋪在長方形木格底層,上面鋪一層豆沙餡心,再鋪上一層綠色糕面,上面再鋪上另一半豆沙餡心,最上面鋪上紅色糕面,在表面撒上玫瑰花,核桃肉,瓜子仁等,即成5層不同顏色的重陽糕生坯。

3、將糕坯放在籠中,用旺火蒸約25分鐘即熟。

4、糕成熟後,覆蓋在清潔的板上,待冷卻後再翻過來,用刀切成小梭子形塊60塊裝盤。

重陽節禮物

足浴盆

眾所周知,腳部是人體經絡匯聚的地方之一,人體各器官均在腳部有特定的反射區,故足療確有一定的保健功效。為長輩買一臺足浴盆,讓老人在家就能做足療,既能消磨時間,又可以有助腳底健康,還可享受舒適按摩。當前市場上的足浴盆,款式、功能多樣,據業內人士介紹,集磁療、振動按摩、紅紫外線等功能於一體,具有高強度絕緣性和耐熱性,外型美觀大方的產品是家庭休閒足浴的首選。

按摩器

現代社會的壓力和責任是不是常常讓您和身旁的親朋好友疲憊不堪,年齡的增長、身體各項機能的削弱是不是讓父母長輩經常忍不住揉捏痠痛的腰際和關節。擁有一個健康身體和年輕狀態是擁有幸福快樂生活最基本的籌碼!如果因為忙碌忽略了這些細節就在此刻關心一下身邊的人吧!璐瑤藍海豚紅外按摩棒,讓在意的人隨時緩解壓力和疲憊,贏在根本!

保溫杯

天氣漸涼,喝水也要保持水溫了,而且保溫杯也是日常居家或者戶外鍛鍊必備品。老人喜歡進行戶外鍛鍊,若隨身攜帶保溫杯喝水也就方便了。

購買保溫杯的時候要看內膽及外膽表面拋光是否均勻一致,是否有碰傷和劃傷疵病;口部焊接是否平滑一致,這關係一道喝水時的感覺是否舒適;塑件質量差。不但會影響使用壽命,還會影響飲水衛生;內部密封是否嚴密等細節問題。

玉石

買件喜愛的玉石飾品,既可以做裝飾,也可以保值,兩全其美。給父母買件玉石飾品敬敬孝心,是不錯的選擇。

玉石飾品的身價節節攀升,選擇這樣的`禮物還有保值空間。如果想要送給老人,選和田玉和翡翠比較好,像竹、錦鯉、平安扣等雕刻形狀,含有節節高、平安祥和的寓意,很適合老年人。同時,要提醒消費者的是,購買珠寶首飾最好到信譽度高的珠寶店購買,更有保障。購買時也要認準是否為A貨,即天然玉石僅經過物理加工過程,這樣的玉石才具有收藏價值。

九九重陽節介紹2

重陽節是中國人的傳統節日,在重陽節這一天裡,人們有喝黃酒戴菊花等等的傳統習俗,重陽節也演化成為老人節,成為尊老敬老的一個日子。

重陽節傳統習俗

飲菊花酒,袪除百病、延年益壽重陽:農曆九月亦稱為菊月,是菊花盛開之時,人們會在這天相約欣賞菊花的優雅丰姿。釀製菊花酒需於前一年開始,放到次年的重陽節便可飲用,據說可袪除百病、延年益壽。

登高可躲避災禍:重陽節的應節食品是「重陽糕」,因「糕」與「高」諧音,象徵「百事俱高」,有祝福之意。重陽糕是以麵粉和糖蒸成,裡面夾雜栗子、松子等果實,上面插著色紙剪成的小旗子,饒富趣味。

除了登高的舊習俗之外,又添加了「敬老」的色彩,九九在這裡不但不是不吉利之數,反而是一種高齡福壽的像徵,當天各地皆會舉辦登山活動,讓全民共同參與。

插茱萸祈求老人家福泰安康:當日每人掛一個紅布袋,裡面裝些茱萸,把紅布袋掛在手臂上,然後帶著菊花酒爬到高山上品飲,除可家避邪外亦可解災厄,更是有進一步祈求老人家福泰安康的積極心理。

放風箏,希望長輩高壽:當日大人帶小孩到郊外「放風箏」,也是含有祈求高齡,希望長輩高壽之意思。

尊天崇祖:在民間宗教信仰中,以尊天崇祖為最大的特色,九月初九是時序上的一個里程碑,藉著祭拜自然現象的時間神,來提醒民眾在生活上的季節適應。

九九重陽節介紹3

重陽節又稱登高節。在這一天,人們登高望遠,思念親人。正如詩中所說:“每逢佳節倍思親。”那麼重陽節是怎麼來的呢?

原來,我國古代把九叫做“陽數”,農曆九月九日,兩九相重,都是陽數,因此稱為“重陽”。重陽節來源於道教的一個神仙故事:東漢時,汝南縣裡有一個叫桓景的農村小夥子,父母雙全,妻子兒女一大家。日子雖然不算好,半菜半糧也能過得去。誰知不幸的事兒來了。汝河兩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戶戶都病倒了,屍首遍地沒人埋。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桓景小時候聽大人們說:“汝河裡住有一個瘟魔,每年都要出來到人間走走。它走到哪裡就把瘟疫帶到哪裡。桓景決心訪師求友學本領,戰瘟魔,為民除害。聽說東南山中住著一個名叫費長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裝,起程進山拜師學藝。

費長房給桓景一把降妖青龍劍。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晝夜地練開了。轉眼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練劍,費長房走到跟前說:“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來。你趕緊回鄉為民除害。我給你茱萸葉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讓你家鄉父老登高避禍。”

桓景回到家鄉,召集鄉親。把大仙的話給大夥兒說了。九月九那天,他領著妻子兒女、鄉親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葉子每人分了一片,說這樣隨身帶上,瘟魔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來,每人啄了一口,說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他把鄉親們安排好,就帶著他的降妖青龍劍回到家裡,獨坐屋內,單等瘟魔來時交戰降妖。

不大一會兒,只聽汝河怒吼,怪風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來,穿過村莊,走千家串萬戶也不見一個人,忽然抬頭見人們都在高高的山上歡聚。它竄到山下,只覺得酒氣刺鼻,茱萸衝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回身向村裡走去。只見一個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聲向前撲去。桓景一見瘟魔撲來,急忙舞劍迎戰。鬥了幾個回合,瘟魔戰他不過,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聲把降妖青龍劍丟擲,只見寶劍閃著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

此後,汝河兩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人們把九月九登高避禍、桓景劍刺瘟魔的事,父傳子,子傳孫,一直傳到現在。從那時起,人們就過起重陽節來,有了重九登高的風俗。

九九重陽節介紹4

1.賞菊

菊花,又叫黃花,屬菊科,品種繁多。我國是菊花的故鄉,自古培種菊花就很普遍。菊是長壽之花,又為文人們讚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徵,所以人們愛它、贊它,故常舉辦大型的菊展。菊展自然多在重陽舉行,因為菊與重陽關係太深了;因此,重陽又稱菊花節,而菊花又稱九花。賞菊也就成了重陽節習俗的組成部分。宋代《東京夢華錄》卷八:“九月重陽,都下賞菊,有數種。其黃、白色蕊者蓮房曰‘萬齡菊’,粉紅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黃色而圓者‘金齡菊’,純白而大者曰‘喜容菊’。無處無之”。

2.登高

重陽最重要的節日活動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當然人們登高也不單是攀登而已,還要觀賞山上的紅葉野花,並飲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與野宴結合起來,更有吸引力。如隋時孫思邈《千金方·月令》:“重陽日,必以看酒登高遠眺,為時宴之遊賞,以暢秋志。酒必採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歸。”記隋代風俗,已與後世近似。在南宋的《夢粱錄》卷五載:“日月梭飛,轉盼重陽。……是日‘孟嘉登龍山落帽,淵明向東籬賞菊’,正是故事。”南宋韓元吉《水調歌頭·九日》上片:“今日我重九,莫負菊花開。試尋高處,攜手攝展上崔嵬。放目蒼崖萬仞,雲護曉霜成陣,知我與君來。古寺倚修竹,飛檻絕尖埃。”描寫了重陽賞菊及登高觀景的韻致。

由於重陽為秋節,節後草木開始凋零,所以有稱重陽節野遊活動為“辭青”,與三月春遊“踏青”之說法相對應。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記:“(重陽)有治看攜酌於各門郊外痛飲終日,謂之‘辭青’。”這也是一個頗有詩意的名稱。

3.佩茱萸·簪菊花

重陽節有佩茱萸的風俗,因此又被稱為“茱萸節”。茱萸是重陽節的重要標誌。重陽節時人們還喜歡佩戴菊花。茱萸雅號“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壽客”。

茱萸是一種可以做中藥的果實,因為出產於吳地(今江浙一帶)的茱萸質量最好,因而又叫吳茱萸,也叫越椒或艾子,它是一種常綠小喬木,樹幾乎可以長到一丈多高,葉為羽狀複葉,初夏開綠白色的小花,結實似椒子;秋後成熟。果實嫩時呈黃色,成熟後變成紫紅色,有溫中、止痛、理氣等功效。茱萸葉還可治霍亂,根可以殺蟲。《本草綱目》說它氣味辛辣芳香,性溫熱,可以治寒驅毒。古人認為佩帶茱萸,可以辟邪去災。

4.放紙鷂

放紙鷂是惠州過重陽節的主要習俗。換句話說,惠州民間過重陽節是以放紙鷂為主要特徵的。此習,除惠州流傳的民謠中有敘述以外,光緒《惠州府志》亦有記述。

紙鷂亦現在的風箏。風箏是五代以後的稱謂,五代之前,北方習慣稱“紙鳶”,南方則多叫“鷂子”,惠州的“紙鷂”稱謂很明顯的是保留了五代以前的古老名稱,且有“南北混合”的味道。

5.吃重陽糕

重陽的飲食之風,除前所述的飲茱萸、菊花酒,吃菊花食品之外,還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在北方,吃重陽糕之風尤盛。

據《西京雜記》載,漢代時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餌之俗,即最初的重陽糕。餌,即古代之糕。《周禮》載餌用作祭祀或在宴會上食用。漢代又記有黍糕,可能與今天的糕已差不遠。蓬餌,想必也類似於黍糕之類。至宋代,吃重陽糕之風大盛了。糕與高諧音,吃糕是為了取吉祥之意義,因而才受到人們的青睞。

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有“糙花糕”、“細花糕”和“金錢花糕”。

粘些香菜葉以為標誌,中間夾上青果、小棗、核桃仁之類的糙乾果;細花糕 有3層、2層不等,每層中間都夾有較細的蜜餞乾果,如蘋果脯、桃脯、杏 脯、烏棗之類;金錢花糕與細花糕基本同樣,但個兒較小,如同“金錢”一 般,多是上層府第貴族的食品。

據說,早年不家用發麵餅夾上棗,慄諸果的, 或以江米、黃米麵蒸成粘糕餅,似“上金”、“下銀”的花糕。

6.飲菊酒

菊花,是我國名花,也是長壽名花。在“霜降之時,唯此草盛茂”,由於菊的獨特品性,菊成為生命力的象徵。

早在屈原筆下,就已有“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即服食菊花瓣。漢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時曹五五曾在重陽贈菊給鍾蹈,祝他長壽。晉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記河南南陽山中人家,因飲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壽的事。梁簡文帝《採菊篇》中則有“相呼提筐採菊珠,朝起露溼沾羅懦”之句,亦採菊釀酒之舉。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箋》中仍有記載,是盛行的健身飲料。

重陽佳節,我國有飲菊花酒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