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美術教學計劃
課時:
一課時
課型:
單一型,基礎理論課
授課物件:
初中一年級
教學目標:
(1)透過教學,使學生基本懂得美術的概念。
(2)透過各種圖畫的展示和講解,使學生了解美術的分類,並理解繪畫,雕塑,工藝美術、建築藝術和現代設計的概念和分類。
教學重點:
繪畫的分類。
教學難點:
美術的作用。
教學方法:
講解欣賞
教具準備:
教學掛圖,小型雕塑,幻燈片
學具準備:
課本,筆記本,筆,鉛筆,素描紙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引入新課:同學們,今天這堂課是美術課,那麼到底什麼是美術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共同來初略討論學習的問題——美術的分類(板書課題)
三、講授新課:
(一)美術的概念:
美術,是以一定的物質材料,塑造可視的平面或立體形象,以反映客觀世界和表達對客觀世界的感受的一種藝術形式,因此,美術又稱之為‘造型藝術’、‘空間藝術’。
1、展示小型雕塑一個,繪畫作品一幅。講解美術的概念,著重強調“物質材料”、“造型手段”、“空間”、“審美價值”。
(二)美術的分類:繪畫、雕塑、工藝美術、建築藝術、現代設計
1、繪畫:
使用筆、刀等工具,墨、顏料等材料,在紙、紡織品、木板、牆壁等平面上,透過構圖、造型和設色等表現手段,創造藝術形象。繪畫可以分為,東方繪畫(以中國繪畫為主流含山水、人物、、花鳥等)和西方繪畫(包含素描、油畫、水彩、水粉等)。(繪畫的分類略加講解。)
展示作品或圖片資料若干,(由於缺乏美術教學掛圖及相關的幻燈片,所以應找些較大的圖片,如單幅單頁畫、掛曆中的`畫頁等,同時應選用較成熟的藝術家的作品。例如徐悲鴻先生的《愚公移山》(國畫)、董希文先生的《開國大典》(油畫)、課本上的作品,進行講解,讓學生自己說出欣賞後的感覺,使他們能從中發現美,認識美,同時強調繪畫的作用:反映社會生活,表達思想情感。例如:《清明上河圖》全長5278釐米,高248釐米,絹本白描淡色長卷風俗畫,現藏故宮博物院。
全畫氣勢磅礴,規模宏大,場面複雜,結構嚴謹,為全景式構圖。總體上看,可分為田野、汴河、街市三個地方。情節連綿不斷,高潮迭起。圖中街市,屋宇櫛比,貨攤沿街,人物眾多,神態各異,人喧馬囂,車轎穿梭。正是這番形形色色,熙熙攘攘,百貨俱陳,百態俱備的情景,呈現了北宋末期工商業發達的社會面貌。從商業、交通、澶運建築等幾個具典型意義的角度,集中概括地再現了十二世紀我國都市生活狀況。反映了一個歷史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及民俗。構成了一件內容豐富的完整的藝術品,成為研究北宋社會的綜合性形象史料。”
2、雕塑:是雕、刻、塑三種製作方法的總稱。
雕塑的表現形式一般分為:圓雕、浮雕。
舉例:例舉我校張大千美術學院辦公樓前的雕塑《張大千》(圓雕)。天安門人民英雄紀念碑基座四周的雕像(浮雕)。對課文後面的浮雕及圓雕作品進行欣賞。
3、工藝美術:指實用品的造型設計和裝飾性美術。
分類:
A、傳統手工藝(牙雕、玉雕、木雕、裝飾繪畫等)
B、工業美術(染織、陶瓷、交通工具等)
C、商業美術(廣告、標誌設計、櫥窗等)
4、建築藝術:
透過建築群體組織,建築物的形體、平面佈置、立面形式、結構方式、內外空間組織、裝飾、色彩等各方面的處理所形成的一種綜合性藝術。
三要素:堅固、美觀、適用,這是希臘古建築家提出的建築三個標準。
分類:民用建築、公共建築、紀念性建築、工業建築、園林建築、橋樑建築
5、現代設計:是在現代科學技術和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形成的一門綜合性的應用藝術。
(三)美術的社會作用
美術對於人們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都有著積極的作用,它具有三大功能:教育功能、認識功能、審美功能。
(組織同學們以討論的方式,談談對美術及美術的作用的認識和理解。)
總結學生的發言:
美術有很強的實用價值,廣泛應用於建築、商業、工業等領域
四、課本學生範畫賞析
圖:紫灰色主調,對比很弱,短直線條雜亂無章,表現出一種灰暗、亂、掙扎的情感。
圖:黃綠色主調,少量紅、紫色,整個畫面明亮,對比強烈,猶如陽春三月,春遊在外,給人以充滿活力、精神飽滿的感覺。
五、課堂總結:
同學們,透過這堂課的學習我們瞭解了美術的分類,可分為繪畫、雕塑、工藝美術、建築藝術和現代設計五大類。以及美術對於我們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都有著積極的作用,
六、作業佈置
運用抽象或變形的表現手法表現自己的某種情感。
要求:
1、用少量文字概括作業表現的情感。
2、注意造型的基本要素的運用。
課題(板書設計)
美術的分類
3、工藝美術
A、傳統手工藝(牙雕、玉雕、木雕、裝飾繪畫等)
4、建築藝術
民用建築(居民樓、四合院等)
實用性藝術
公共建築(會堂、學校等)
紀念性建築(人民英雄紀念碑等)
工業建築(化工廠、紡織廠等)
園林建築(亭、榭、廊、閣等)
橋樑建築
5、現代設計
美術的社會作用:教育、認識、審美、創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