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心得體會
防震心得體會1
地震是一種突發性極強、破壞力極大的嚴重自然災害,其帶來的危害、造成的損失居各類自然災害之首。我國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且地震活動頻繁、強度大、範圍廣。據統計,全球地震的十分之一發生在我國,上個世紀以來,因地震死亡的人數,我國就佔到了百分之五十以上。儘管,從地震的板塊構成上看,大足屬於地震少發地區,相對來說比較安全,但大足也曾多次發生過地震,從這個意義上講,大足也不是絕對的地震安全地區,也必須進行地震設防。因此加強地震科普知識的教育和宣傳,提高應對地震的意識和基本技能就顯得特別重要。
下午第二節課後,我校第一次“防地震緊急演練”開始了。下午三點二十五分,一聲急促的哨聲響徹整個校園,全校兩千多名學生在班主任老師的指揮下迅速抱頭、躲在桌子下面。十秒鐘過去了,長哨聲響起,全體師生緊急疏散,迅速衝出教室,在樓梯上我|||們自覺排成兩隊,整齊有序的跑到操場上指定的地點,這才鬆了一口氣。
在這次演練中,我獲得了許多知識,比如:在地震來臨時我們不要先急於往外跑,要先抱頭蹲下,躲在桌子下面或牆角邊,因為隨時都會有餘震。在這次演習過程中,有的同學只是把它當作一次遊戲,沒有重視起來。其實,在地震真的降臨的時候,過程就是這樣的,如果你現在不好好練習,到時候你就會不知所措的。
地震教育要從娃娃抓起,透過教育一個孩子,影響一個家庭,多個家庭影響一片社群,從而帶動和促進全社會的防震減災工作。
防震心得體會2
汶川大地震牽動著億萬人民的心,為了預防地震,我校也舉辦了一次別開生面的地震演習。 時間在下午第三節課,王老師一遍一遍的領著我們演練。 第一次演練時,同學們毫無經驗,只是單純的按照老師的吩咐去做。於是導致了:同學們不是動作慢了,不是進不去,就是磕著頭碰著臉。我就遇到了麻煩:我把腳伸進了凳子裡,當老師說:抱頭蹲下。時,我就一下子摔倒了。當老師又說:跑。時,我怎出不來。當時如果是真的地震,我恐怕&& 萬事開頭難,演練了好幾遍後,我慢慢摸索到了一些技巧。首先,腳不要亂動,放在地面上。端端正正得坐好。當聽到抱頭蹲下的口令時,用腳往後蹬椅子,這樣往下鑽的時候空間會大一點。然後迅速蹲下,撤進桌子裡。 隨著一遍一遍的演練,時間也悄悄逝去,三點五十近了。教室裡安靜了下來,我聽到了所有同學的呼吸聲。心跳開始加速了,我的心情頓時變得緊張起來。安靜了片刻後,三點五十來了! 只聽三聲哨響劃破了寂靜的天空。原本靜得可怕的教室,在王老師的一聲號令下,變得沸騰起來。同學們慌慌張張地隊到了桌子下面。又飛快的跑向那橫著容不下三人的小樓梯。一開始,同學們速度都挺快,可到了3樓就走不動了。因為我們要等1、2年級的小朋友都撤離後,才能走。所以,有些性子急的同學就發牢騷了:快點兒啊,要是真地震的話,早死在這了!經過漫長的等待後,我們終於安全的來到了操場,一次驚心動魄的地震演習結束了。 經過這次演習,我明白了團結就是力量。在關鍵時刻,還是要團結起來,共度難關。如果真的地震來了,我相信,我們可以團結一致、共度難關!
防震心得體會3
25日下午,忻州市首次組織防震應急疏散演練,演練點設在忻府區秀容中學。忻州市防震減災領導組和忻府區防震抗震指揮部全體成員共計80餘人觀摩了本次演練。透過觀摩演練,我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舉行防震應急疏散演練很有必要。透過防震應急疏散演練,有組織、迅速地引導學生安全疏散,讓學生掌握逃生的方法,進一步提高學校師生應對各種自然災害及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增強自護和自救能力,因而能夠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造成的損失。
二、領導高度重視是演練成功的保障。本次應急疏散演練,學校領導高度重視,成立了以校長韓貴喜為組長的演練領導組,制定了比較完善的《秀容中學防震減災安全演練方案》,設立了指揮部,明確了工作人員分工及職責,並在演練前詳細向師生講解預案內容,讓師生熟悉演練程式。
三、本次應急疏散演練基本成功。整個疏散演練活動的過程緊張有序,全體學生在老師的指揮下按照事先設定的疏散通道,迅速地撤離了教學樓,併到達學校操場的指定地點,沒有發生任何危險事故。整個過程緊張有序,師生們把它當成一次真實的逃生經歷,沒有絲毫的疏忽。透過演練,全體學生均掌握了逃生的核心要領(護頭)和其它基本要領。
四、本次演練貼近真實,但與實戰還有一定差距。如:演練中有的同學嘻嘻哈哈不夠嚴肅:撤離教室時各樓層沒有分樓層、按規定的延時撤離,所以人員比較集中,相當擁擠,容易發生擠倒、踩踏等事故。
五、應透過拓寬應急演練層面,普及應急公共安全知識。透過本次應急疏散演練,學生們有了很大的收穫,學校也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應讓秀容中學對不足之處加以改進後,將他們演練的成功經驗在全市推廣,透過拓寬應急演練層面,普及應急公共安全知識,進一步增強應急管理水平,提高全民安全意識和自救自護能力。
防震心得體會4
今天,學校為了增強我們面對地震的逃生意識和正確的逃生方法,進行了全校範圍內的防震演習。我們在教室裡等待著通知,早在這之前,老師就給我們講解過演習的注意事項和相關的防震知識。過了一會兒,廣播通知防震演習開始,我們按著老師事先安排的順序,井然有序地朝操場空曠地撤離。可以看到每個樓層都是一股股的人流向操場湧去,並無人你推我攘,顯得很有順序。不一會兒,全部的人就都疏散到了操場指定的位置,這次的防震演戲十分成功。
地震讓人難以預測,它的.破壞力大又廣,而我們只能透過增強自己的防震意識才能很好的預防和逃生。透過這次的防震演習,使我懂得了當地震發生的時候,我該從哪逃生?怎樣正確的逃生?透過這次防震演習也大大增強了我們保護生命的意識,不只是自己的,還有他人的。
防震心得體會5
這次培訓收穫頗豐,簡單概述如下:
一、地震的危害
地震球上所有自然災害中給人類社會造成損失最大的一種地質災害。破壞性地震,往往在沒有什麼預兆的情況下突然來臨,大地震撼、地裂房塌,甚至摧毀整座城市,並且在地震之後,火災、水災、瘟疫等嚴重次生災害更是雪上加霜,給人類帶來了極大的災難。據統計,全球每年要發生500萬次左右地震,雖然大部分地震因為發生在海洋或地殼深處或是由於震級太小而不被人感覺到,但每年仍有不少地震給震區人民帶來巨大的生命財產損失,僅上個世紀以來,全世界就有120多萬人死於地震,幾乎每個地方都受到過地震的侵擾。
二、地震基礎知識
震源:發生地震的地方。由於地震的發生,往往是地震發生處一定區域範圍內的岩石突然破裂引起的,所以實際上震源是一個區,但在我們進行研究時,為了方便起見,理論上常把震源看成一點。
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地震時,在地面上受破壞最嚴重的地區稱極震區。
震源深度:震源與震中之間的直線距離。
震中距離:在地面上,震中到觀測點(如地震臺)的距離。
發震時刻:發生地震的時刻。
地震波:發生於震源,並在地球表面或內部傳播的彈性波稱為震波。地震波包括縱波P和橫波S,縱波比橫波傳播速度大,因此在一次大震發生時,稍遠處的人們會先感到上下顛,然後是左右晃。
地震能量:指發生地震時釋放出來的彈性波能量。
震級:按一定的微觀標準,根據地震圖上所記錄的最大振幅,考慮到地震波隨距離和深度的衰減情況所得到的表示地震大小的量度。
烈度:按一定的宏觀標準,表示地震對地面影響和破壞程度的一種量度。我國使用十二度烈度表。
三、地震前兆現象
地震前兆異常是地震預報的基礎,根據震例經驗總結,地震前兆異常現象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大小動物,驚恐不安。
較強的地震發生之前,在震區的一定的範圍內的各種動物都會發生反常的行為叫做動物異常。這是由於動物在進化過程中保留了一些對地震非常敏感的器官,如蛇對外界紅外線非常靈敏,能夠分辨0.1℃變化,狗和豬的嗅覺非常靈敏等。震前在震中區會溢位熱量、紅外線和各種氣體,因此有很多動物對地震有反應。
2、井水升降、翻花打旋。
因為井水與地下構造相連,震前在地應力作用下會產生翻花冒泡打旋等異常現象;此外在斷裂面的磨擦下,使岩石中一部分元素溶解於水,因而使水變色為味,如Fe2O3離子能使水變
紅(鐵鏽),Fe2O3的離子使水變黑,Cu離子使水變綠等。
3、地裂崩塌、地氣地霧。
地裂縫、地氣、地霧也是地震宏觀前兆之一。由於地岩石斷裂應力的作用影響到地表,會在地面上形成較大較多的裂縫,地下岩層中賦存的氣體上溢至地表所致。
4、地聲隆隆、地光閃閃。
在較大地震發生時,在震源附近的斷裂由於磨擦和壓電效應而產生聲音和火光叫作地聲地光。地聲較普遍,而地光一般發生在≥5.0級地震的情況下,如唐山地震時,人們看到3—4米高火狀地光,持續約10分鐘之久。
5、八月飛霜、嚴冬花豔。
在地震之前,植物也會出現異常,如唐山地震前,犁樹開了兩次花,海城地震前冬天杏樹也有開花的現象,說明植物對地震也有很強烈的反應。形成原因主要有:(1)在斷裂附近的樹木,由於構造的應力和熱量,溫度升高使樹開花,一般呈帶狀片狀;(2)電磁效應與生物機理也有一定的內在聯絡,電磁效應能夠促使植物生長;(3)由於暖冬現象,氣候變暖,使樹木二次開花,植物異常對應地震,一般要在一年左右的時間,屬中長異常期。
四、防震減災常識
實際上,地震本身所造成的震動、地裂縫等對人類的威脅並不大,災害性地震所造成的損失主要是因為建築物倒塌造成有。根據科學家對世界上130次破壞性地震的調查表明,95%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是由各類建築物倒塌及生命線工程的破壞和地震引發的各種次生災害造成的,但由於我們現在科學技術水平及經濟條件的限制,不可能把各類建築無限度地加固,並且由於現階段地震預報水平還遠遠達不到人們希望的準確程度,因此災害地震往往在人們沒有準備的時候,令我們猝不及防,驚慌失措而錯失躲避地震的良機,甚至可能會因採取了錯誤的行動而造成不必要的傷亡,因此,因此,掌握科學的應急避震、自救互救等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
根據對以往地震的研究,人們發現在大震發生前的瞬間會出現輕微振動、地聲、地光等異常現象,我們稱這些現象為“自然預警現象”。從開始出現自然預警現象到建築物倒埸有個短暫過程,這個過程所經歷的時間稱為“自然預警時間”。經驗表明,自然預警時間往往只有短短的幾秒至十幾秒,最多也只有二十幾秒時間,如何正確利用這短暫的大自然留給人類最後的生存機會,甚至決定了我們是否能夠倖存下來。那麼在各種不同的環境中我們該怎麼去做呢?一旦感覺到發生了地震,首先要保持頭腦冷靜,切忌不能盲目跑向陽臺準備跳樓,因為陽臺是懸空建築,最不穩定,極有可能最先坍塌;而跳樓也是極不明智的,容易摔成骨折甚至死亡,可能是樓並沒有塌,人卻造成不必要的傷亡。另外也不要盲目透過門窗外逃,因為在地震的作用下,樓層晃動,往往造成門框、窗框嚴重變形而很難開啟,在試圖開啟門窗時反而會失去了
寶貴的逃生機會,甚至可能被埋在這些承壓能力小的建築部位下。這時更不能去乘電梯,因為樓內的電力系統很可能會被破壞,而使人困在電梯內。正確的避震方法是迅速躲到承重牆較多、開間較小的廚房、衛生間,因為這些地方結合力強,尤其是管道經過的地方,具有較好的支撐力,抗震係數較大,相對比較安全。如果情況太緊急,也可就近躲在沒開門、窗的牆解下、結實的傢俱旁,用柔軟物體保護要害部位。在躲避時最好抱住管道之類的固定物,這樣一是可以抵禦抗震時不斷的振動,二是多層磚混房屋塌落時,樓板或屋蓋有時會呈傾斜狀態,抱住固定物可以防止順著樓板滑下而被埋壓。
總之,不管在何時何地,遇到地震時都不要驚慌失措,一定要保持鎮靜,根據自己當時所處的環境採取相應的措施,利用震前極為短暫的“自然預警時間”進行最有效的防護,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減少地震所造成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