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本能寺之變:歷史上最為著名的一次事變
曹魏諸臣中,難道就沒有人的功勞可以蓋過張遼嗎?有的。曹營第一功臣是荀彧。荀彧猶如漢之蕭何,輔佐曹操打下曹魏根基。可是,最終荀彧竟然被曹操賜死。原因很簡單,荀彧曾經反對曹操稱魏公,在曹魏的霸 業蒸蒸日上的時候選擇了皈依沒落的漢朝,既然道不同那不相為謀,曹操這個人可以容忍手下有各種毛病,但是絕對不允許有別樣的想法,於是曹操荀彧,崔琰,孔融。
在五子之中,徐晃在破劉備、破呂布、破袁紹時皆有大功,尤其是在剿滅馬超的時候提出率軍奇襲馬超後方,居功至偉。之後在關羽圍攻樊城、襄陽時有率軍救援,曹操大讚徐晃有輔漢名將周亞夫之風。可以說,徐晃的功勞絕對不弱於張遼。即便是在五子之後,駐守江夏的文聘,也曾經施展空城計獨立對抗孫權五萬大軍的.突襲,在孫權猶疑撤退時更主動出擊大敗吳軍,捍衛國土,名震敵國。為何張遼名位卻遠在他人之前?我看最重要的原因,是由於張遼的忠誠,由於張遼事事以曹操為先,把曹魏的天下看得比自己的性命還重,這才是他受到曹操和曹丕欣賞的最重要原因。
在袁紹被滅之後,張遼和夏侯淵奉命平定郡縣,在東海和悍將昌豨交手,昌豨能征慣戰,幾個月下來,隨軍攜帶糧草吃盡,也不能攻破城池。於是夏侯淵考慮撤軍,可是張遼不同意。張遼依據自己對昌豨的瞭解,覺得昌豨很可能和己方一樣筋疲力盡,此時放棄,必將讓昌豨重新壯大。加上張遼觀看昌豨,覺得昌豨似乎有想要歸降的意思,建議由自己出面去勸服昌豨。於是,張遼單人獨騎千萬nag拜訪昌豨,果然成功招降昌豨。事後曹操得知,非常感動,也非常生氣。曹操批評張遼:“這可不是一個大將應該做的啊。”張遼說:“以明公威信著於四海,豨必不敢加害故也。”
張遼不簡單,戰場上,衝鋒陷陣,於百萬軍中橫行;帷幕中,機巧決斷,隻言片語勝過十萬雄兵;就算是在官場,在政壇,應對辭令也絕不輸於那些謀臣策士。收服昌豨,張遼沒有沾沾自喜,更沒有居功自傲,而是把所有的功勞都推給主公曹操,因為曹操的威名,自己才獲得成功,功歸於主上。曹操聽後自然更加高興,得將如此,如何不視為腹心!
之後在平定陳蘭、梅成叛變之時,二人仰仗險要地勢,在天柱山上盤踞。諸位將領都認為兵少道險,一旦孤軍深入,遭遇伏擊就性命難保了。可是張遼卻說:“此所謂一與一,勇者得前耳。”當張遼率軍出現在陳蘭面前時,陳蘭、梅成大驚失色,一戰被擒。時候曹操封賞諸將,高度評價張遼:“登天山,履峻險,以取蘭、成,蕩寇功也。”正因為張遼臨事,奮不顧身,讓曹操深深感動。漸漸地,張遼在軍中的位置,也超越了于禁、樂進,成為異姓諸將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