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差異的規律性特點
1、在熊市底部和牛市頂部,不同的投資者反應是不一樣的。大盤經過熊市下跌,進入底部時,大部分投資者會比較一致地看空,而少數機構或成熟的投資者則悄悄買入績優股。有人比喻說,如果股市熊到極點了,股票漸漸地集中到“勇敢者”的手中了,市場出現了負面的報道也不再下跌,股市就接近了它的最低點;當股市上漲到市場一片樂觀時,“膽小鬼”的手中已經握滿了股票,市場不再對好訊息作出反應時,股市這時至少達到了一個暫時的頂部。
2、投資者分買賣雙方兩大陣營,買賣雙方總在鬥智鬥勇,捉弄對方。持有股票的投資者站在賣出一方,股價高於成本時,想的是何時、何價、以何種手法賣出股票,兌現盈利;股價低於成本時,想的是能否解套,或是少賠出局。持有現金的投資者站在買入的一方,手中握著資金,總想何時、何價、以何種手法買入股票。
3、一隻股票中倉位最大的投資者的操作個性也是這隻股票的走勢個性。2009~2010年的行情中,江南化工、大洋電機被超強主力持有,其股價走勢前期一路走高,除權後又走填權行情;鴻博股份、臥龍電氣被中強主力持有,其股價前期一路走高,除權後卻借市場還好時,不再填權,主力慢慢出貨;中電廣通、深天地被較弱主力持有,流通盤又大,業績又差,主力持籌成本也高,所以這類股票走得就非常吃力。
4、投資者資金性質、資金規模和投資水平的不同,使投資者在股市投資中差異甚大。較大規模的資金投入股市,就不能像散戶一樣操作,建倉時必須在大盤進入次底部區用一段較長的時間才能完成,出貨也一樣,不可能一天把手中的股票賣完,必須在次頭部區域用一段較長的時間完成。對於證券投資基金來說,不論股市好壞,都必須保持一定倉位的股票,不能完全空倉。而散戶就不同,可以非常靈活地進行遊擊戰術投資操作,追漲殺跌,神出鬼沒。不同的資金性質投資股市時收益目標是不同的,同時承擔風險的程度也不同。市場中短期投機性遊資冒險精神很強,收益目標也定得很高。不成熟的'代客理財式的私募基金類資金,力圖實現收益目標的最大化,在市場上往往敢於冒險進取。不同型別的投資基金,投資風格是不一樣的。平衡型基金控制好投資股票與債券的比例,對收益的要求與風險的承擔都降到較低的程度;穩健型投資基金,偏好選擇價值型股票為投資物件,承擔的市場風險相對較小;積極進取型投資基金偏好投資熱門板塊的股票、具有較好的成長性的股票,其承擔的市場風險就要大多了。一般散戶投資者由於資金量小,又缺乏資金管理的知識,所以往往沒有明確的收益目標,只要股市還有股票活躍就追漲,所以承擔的風險極大。
5、從股票價值開採的程度看,每隻股票的價值都是一座含金量不同的金礦。每一批獲利者兌現了盈利,等於從金礦中採走了金子。新買盤則有可能要以自己的虧損來彌補。比如機構完成建倉並再拉高至投機價格的高位後成功出貨,之後該上市公司業績又沒有增長,那麼這隻股票在一到三年內就難以再上漲了。如果是機構波段炒作,則表現為股價階段性波動,盈利者每次兌現部分盈利,股價都有一定幅度下跌或一段時間的盤整後才會再漲。總之,股價上漲有一部分投資者兌現了盈利,並股價高估後,就會有股價相應的下跌和另一部分投資者相應地產生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