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農/林/牧/漁

民政局強化農村敬老院後續管理工作

關於民政局強化農村敬老院後續管理工作

**縣自2004年起開始實施農村敬老院建設工程,2007年底實現全縣鄉鄉建有敬老院的目標。通過幾年努力,全縣敬老院的居住環境及生活條件均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在實現了敬老院老人“住得進”的基礎上,如何進一步讓入住敬老院的老人“養得好”,怎樣加強農村敬老院後續管理工作,便成了當前我縣敬老院工作的重點。為此,縣民政局在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進行了積極探索。

首先,選好一名院長,這是一所敬老院管理好壞的前提。從目前我縣管理較好的石羔、咱果等鄉鎮敬老院來看,主要是有了一名好的院長,他們真正能以院為家,把敬老院當成自己的家來經營,才有了今天敬老院良好的局面。因此,我們在確定院長人選時,都堅持向社會公開招聘的形式,由鄉鎮進行考核審查,不搞簡單的指派。在院長選定後,我們透過對其進行理論培訓,讓彼此交流心得體會,以及透過實踐指導,重點引導和培養做為一名院長應具備的素質,即要有四心:對敬老院事業要熱心,對待老人要有愛心,對待工作要專心,對自己要懷有公心。增強四個意識:服務意識、管理意識、創新意識、細節意識。為提高敬老院的管理水平從源頭上提供保障。

第二,建立一套制度,這是敬老院管理的基礎。幾年來,為加強農村敬老院的管理,我們先後出臺《**縣農村敬老院管理暫行辦法》、《**縣農村敬老院內務管理實施細則》,並制定了愛心院長、孝心兒女、福星老人的評選辦法。將敬老院過去以院長事事做主的家長式管理,逐漸轉變為現在以制度為依託,以老人參與為主的自我式管理。每個敬老院都成立了財務管理小組、後勤生產小組、生活衛生小組,動員老人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透過這樣的引導和鼓勵,不僅提高了老人的積極性,使老人們在勞動中實現了自身的價值,而且敬老院也嚐到了甜頭,院長和工作人員都普遍感覺輕鬆了許多,部分敬老院院長甚至感嘆,現在即使院長十天半月不到,敬老院照樣正常運轉。

第三,開發一條以院補院的路子,為敬老院管理提供必要的經濟保障。有錢才好辦事。目前,民政部門下撥敬老院的經費,僅僅只能保證老人的基本生活開支,要保持敬老院的發展,就必須增強敬老院自身的'“造血”功能,開發出一條適合敬老院的以院補院路子。為此,我局多方籌措資金,在我縣石羔、三元、咱果等鄉鎮敬老院試點,新建了年可出欄50至80頭牲豬的養殖場,每年可為敬老院創收3至5萬元。以後還將在全縣敬老院中推開,力爭每所敬老院都找到一條適合的以院補院的途徑,不斷改善敬老院辦院條件。同時,在開發敬老院以院補院的創收途徑時,我們也是注意結合敬老院實際條件,根據入住老人人數及身體狀況等,本著老人入住院敬老院是以安享晚年為主,適當勞動為輔的原則,適當開展。絕不為創收,而讓老人過量勞動。

第四 ,重視老有所為,豐富精神生活,為五保老人提供一個交流感情的平臺。我們要求敬老院在為五保老人提供豐富的物質生活之外,還要提供豐富的精神生活,組織老人開展一些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開展愛勞動、講衛生競賽,逐步改變老人的生活陋習,引導老人追求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石羔鎮組建了老人秧歌隊,逢年過節組織老人到各部門單位慰問表演;桶車鄉敬老院組織了三棒鼓表演隊伍,不僅老人,而且還吸引了周圍群眾也廣泛參與,現在,看敬老院老人三棒鼓表演已成為了附近群眾飯後的一個重要休閒方式。透過在敬老院生活,五保老人生活質量不僅得到巨大改善,而且老人的精神面貌也發生了質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