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資訊科技

資訊科技與音樂課有機整合來達教學的美育效果

資訊科技與音樂課有機整合來達教學的美育效果

資訊科技的運用是當今教學手段的一種重大改革,作為一個全新的教育手段,正出現在中學音樂教學中。它突破了傳統教學在時間、空間上的限制,大大開闊了學生的音樂視野,透過生動形象的畫面、言簡意賅的解說、悅耳動聽的音樂,使學習內容變枯燥為形象,圖文、音視、動畫栩栩如生,猶如身臨其境,大大激發了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豐富教學內容,拓寬教學視野,激發學生思維。既提高了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審美能力,又加強了教學的直觀性、生動性,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一、運用資訊科技創設音樂情境,激發學生審美的興趣

創設音樂教學情境,目的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心境,喚起學生的音樂審美注意。在音樂教學的不同階段起著不同的作用:用於音樂教學的起始階段和結束階段,可起到愉悅審美環境,喚起審美注意,激發審美渴望;用於教學過程的各環節和教學內容的連線,能達到承上啟下,培育新的審美心境,喚起新的審美注意和審美渴望;用於教學內容之中,則會使原有的審美要素,更加豐富多彩,產生更佳的宜人,感人,化人的審美效應。

在傳統的音樂欣賞教學中,學生對單一的聽老師演奏(唱)或聽錄音磁帶感到枯燥、單調,這樣往往使得學生在欣賞音樂時顯得很被動,注意力也容易分散。這樣,老師的教學也達不到很好的效果,而充滿美感的 MIDI音樂、文字、圖片、動畫、影像等多媒體綜合資訊,則能自然地調動起學生欣賞音樂的積極性,主動性,學生會在老師的引導下主動去感受音樂的力度、速度、情緒,學生在欣賞優美的畫面和MIDI音樂的同時,腦海裡產生種種生動的想象,好像身臨其境一般,並激發了強烈的音樂表現欲、創造欲。例如:在上《喜樂年華》一課時,我先展示“神六”飛船及“嫦娥一號”發射的影片及圖片,讓學生感受到祖國的強大帶來的驕傲與自豪,讓他們的心中充滿了勝利的豪情和成功的喜悅,在這種喜氣洋洋和熱烈的氛圍中學唱歌曲,學生的學習激情高漲。

又如,在學習《說唱臉譜》這一課時,我向學生出示唱、念、做、打四大功夫的影片片段,我為學生創設看得見,聽得到,感覺得到,京劇就在我們身邊的教學環境,一下子就激發了學生學習京劇的興趣,學生跟著影片示範念一念有音調的京劇韻白,看一看京劇的武打動作,做一做京劇的的表演程式,讓學生體會到京劇的韻味。學生們在輕鬆,有趣的快樂的氛圍中學到了知識。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不僅解決了音樂教師自身京劇素養的不足這一難點,也讓學生很快感受的到京劇這一國粹的魅力,自覺投入到學唱京劇這一活動中來,課堂也很快的成了學唱京劇、表演京劇的舞臺,學生一個個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透過這些實踐證明:教師因勢利導,有效地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尤其是用多媒體去創設豐富多彩的音樂情境,能激發學生興趣,喚起學生的美感,很好地調動參與意識,使學生“樂學”。

二、運用資訊科技活躍音樂課堂,增強學生體驗美的感受

根據中學生的心理和思維特點,恰當地運用多媒體教學,創設教學情景、營造良好氛圍,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欣賞音樂的積極性,而且還能以趣激思,提高教學效率。多年的實踐告訴我們:最好是利用錄音、錄影、圖片等現代教學媒體。因為通過錄像,學生不但能把樂隊演奏時的`規模陣容、指揮的風格手勢、音樂的情感形象、樂器的音樂特點、演唱時的動作表情等看得明明白白,聽得清清楚楚,而且還能開闊視野、增長見識。利用錄音、錄影的暫停、重放、快放功能,可以對學生進行聽辯、鑑賞,還可以達到擴大視野、豐富知識、啟迪智慧、陶冶情操的目的。例如,在上《雪絨花》一課時,我運用資訊技手段,以欣賞電影片段為手段,引導學生在欣賞過程中注重對歌曲的表現形式,演唱形式歌曲風格方面進行對比。我先讓學生欣賞《音樂之聲》的片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自然過渡到聽影片中的一首歌曲《哆唻咪》,再用圖片引出雪絨花,最後學生學會《雪絨花》後,再看電影片段,欣賞其中的《孤獨的牧羊人》引導學生分析比較認識《音樂之聲》中三首優美歌曲,運用資訊科技手段,學生更好地體驗到作品的意境,領略了音樂的無窮魅力,實踐證明,資訊科技在音樂教學的中的運用,能讓學生更好的體驗到音樂帶來的美。更好地陶冶學生們美的情操。

三、運用資訊科技發展音樂思維,培養學生想象美的能力

大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想象力和創造力是審美思維過程最基本的品質,在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藝術的想象美,對發展學生個性和智慧,促進創造思維是十分可貴的。多媒體資訊科技有聲有形的情境優勢所創設的音樂意境,不僅能發展學生的藝術思維和欣賞能力,更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的想象美。

例如:我們在上《 西洋管絃樂隊中的木管樂器組》這一課時,我藉助多媒體把這一課的教學內容經過整理設計成一個“西洋木管樂器王國”,這裡有各種木管樂器實物圖片,幫助學生認識和了解樂器的外形結構。音色辨別的時候,只要點選任何一種樂器的圖片,便可聽到對應的這種樂器的聲音,同時還有名家演奏這些樂器及名曲的MTV。讓學生欣賞樂曲的時候,時而有音無畫,讓學生想象音樂中的情景;時而有畫無音,讓學生想象畫中的氣氛;時而音畫同步,讓學生感受音樂情感。資訊技校的巧妙運用把抽象的教學內容賦於形聲並茂、生動活潑的表現形式,使教學活動情景交融,使學生對作曲家描繪的音畫展開想象,從而增強了學生的感知力,培養了學生對音樂美的想象力,因此對音樂的表現也更加準確。

四、運用資訊科技拓寬音樂視野,培養學生創造美的能力

奧爾夫說過:“讓孩子自己去實踐、自己去創造音樂,是最重要的”。我們的傳統初中音樂教育,教師們往往過分強調基本音樂知識的傳授和基礎音樂技能的培養,看不到學生進行創造性音樂活動的潛在本能,阻礙了學生思維過程中的主體性和形象思維的個性化特點的培養。那麼在進行音樂教育時,我認為要讓學生不僅聽音樂,還要透過積極的聯想和想象,以及視覺、觸覺去感受、去體驗、去創造音樂和表現音樂。多媒體資訊網路的情境性完全可以啟發、引導學生進行獨立自主或合作的學習,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和自由度,發展他們的個性潛能和聰明才智。這樣,不僅有利於提高學生欣賞美、想象美的能力,也特別有助於發展他們的創造美。

例如教學《裝扮藍色地球》這首歌曲時,教學目標是指導學生用跳躍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從音樂節奏方面去感受人們熱愛地球,熱愛大自然,熱愛自己的家園的情感。在上這堂課時,我將景色的影片錄象設製成多媒體,讓學生一進課堂就被野蜂飛舞,鳥兒歌唱,太陽溫暖,山谷蔥蘢,紫羅蘭開放的大自然景色所吸引,把他們帶入悠閒自得、心曠神怡的審美意境之中。學生們的歡快情緒很快地被吸引而高漲起來,情不自禁隨著音樂旋律表現出歡樂舒暢的動作情境。然後,讓學生進行互相交流,只需輕點滑鼠就可以選擇自己最喜愛的“一景”,透過目視、耳聽、口唱,體動等多個資訊通道自主學習歌詞,去充分欣賞、想象和入情入境地體會歌詞的意境。透過這堂課不僅培養了學生創造美的能力,更為重要的是活躍了他們的思維,充分發展了他們的聰明才智。

總之,實踐使我深刻地認識到資訊科技與音樂課教學的有機整合,能夠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它可以創設音樂情境,調動學生積極性;促進思維發散,培養學生想象美;引導藝術創新,發展學生創造美。隨著教育現代化的普及,資訊科技在音樂教學中還將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其技術的先進性,優越性,智慧化將得到充分的體現。我們音樂課堂乘上資訊科技的翅膀,將會引導學生更快樂地體驗音樂美,感悟音樂美,表現音樂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