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課程教學計劃
音樂課程教學計劃篇一
本學期教學目標、任務、
一、發聲訓練部分、
1、複習鞏固小學階段獲得的發聲技巧。
2、運用獲得的音樂知識有感情的表現不同題材、體裁、風格的歌曲。
3、唱好二聲部合唱,學習三聲部合唱。
4、注意學生變聲期的嗓音保護。
二、視唱、知識、練耳部分、
1、讀譜知識、
複習和鞏固一個升號的調和一個降號的調。
複習總結音的高低、唱名、音名、全音、半音、臨時變音記號、調號、譜表、高音譜號。
複習總結音的長短、音符、休止符、附點音符、三連音。
複習總結音的強弱、力度記號、速度記號、拍號、指揮圖式、二、三、四、六拍子的強弱規律、常見切分節奏、弱起節奏及不完全小節。
複習總結常用記號、裝飾音等。
2、視唱部分、
複習並唱準在C、G、F各調上的自然大小音階及五種五聲調式音階。
獨立或半獨立視唱C、G、F各調上的單聲部歌曲。
練習視唱二聲部歌曲。
練習視唱有常用演唱(奏)記號、速度、力度記號的歌曲,掌握唱(奏)方法。
3、練耳部分、
聽記二拍子或三拍子的單旋律(調號可根據學生實際情況而定)
聽辨旋律音程,從聽覺上感覺旋律音程的上行、下行、平行及同音重複、級進、小跳、大跳音程在音樂表現上的意義。(不講概念)
聽辨和聲音程,總結在聽覺上協和程度上的差異。
三、欣賞部分、
要求學生對各種音樂表現手段(包括和聲、調式、調性)在音樂作品中的表現作用有進一步的體會或認識。能感覺和聲、調式、調性在音樂中表現情緒、氣氛和感情的效果。能對作品中的旋律、節奏等特點作簡單的分析。
教學分析、
六年級是一個總結的時期,在這個階段,主要任務是複習總結這六年來所學的音樂知識。學習少量的樂理知識。在這個階段主要以複習為主,但要避免枯燥乏味,所以要在學習歌唱時調動學生積極性。而且要處理好與主課學習的關係。還有,注意對學生變聲期嗓音的保護。
學生情況分析、
這個階段要做好學生的複習工作,但不能要求學生掌握太多的東西,我只要求理解就可以。因為這個階段學生負擔很重。經過六年的學習,學生對音樂的認識,以及他掌握的程度,都已經成了一定的定局,不能強求,所以,在這個階段,只要求學生輕輕鬆鬆的度過即可。另外,要稍稍介紹一些中學音樂知識,為今後的學習做鋪墊。
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1、認真備課,做好前備、復備工作,為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並注意備學生。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採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匯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並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並注意在課堂上採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5、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積極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求。
6、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教師從中總結經驗。
音樂課程教學計劃篇二
一、指導思想:
根據《音樂課程標準》及學校工作計劃,音樂組工作安排,不斷提高我校在藝術方面的.教育水平,紮實完成各項教育,教學任務,以學生為本堅持教研教改;使每一位學生在學校的各項活動中有所得,有所獲,推動學校藝術工作的整體發展,開創新的局面!
二、主要工作:
1、本學期,我擔任三、四、六年級的音樂教學。
2、積極配合學校教研工作,認真履行學校教務工作,完成教學計劃,教學進度,及提前備課.
3、落實好學校藝術類的各項活動,加強對音樂各訓練小組的管理和指導,使教師在每一次訓練中有所得,學生在每一次學習中有所獲.
4、教學中落實好五條措施、
1)每篇教案課後要有課後反思記錄(即教學後記),每單元后綜合思考小結(即教學隨筆).
2)組內教師間加強彼此的聽課,每學期不少於16節,其中同學科教師間不少與10節.
3)每學期上校級教研課1節.
4)有一個校級以上的研究課題.
5)重點進行一項基本功的訓練.
5、組織落實好文藝演出和鼓號隊的訓練.
6、組織全組教師組建校舞蹈隊,合唱隊,口風琴樂隊,爭創學校特色
7、積極組織好學生元旦文藝慶祝活動.
8、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市,區級各類藝術比賽,爭取良好的成績.
三、具體工作計劃安排
1、九月份
制定工作計劃,提前兩週備課;
校級教學大比武活動
進行學生鼓號隊訓練,為校運動大會做準備。
2、十月份
履行教學進度,落實研究課,
組織學生進行好校園舞的練習.
準備州音樂教學比賽
3、十一月份
正常授課
組織好集體備課及教研活動
4、十二月份
開展校園元旦慶祝活動
學期教學教研總結,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