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文化

昭覺彝族的酒文化有什麼特點

昭覺彝族的酒文化有什麼特點

昭覺彝族以酒為貴,酒是迎賓待客、過節、婚禮、喪葬、探親訪友、畢摩祭祀等活動等必備禮物,同時配於豐盛的肉食,以此熱情待客。用於每一場合的酒均各有專名。昭覺彝族傳統在迎賓待客的場合上,如果沒有好酒招待,認為主人是沒有禮貌的,過去實在找不著酒的時候主客雙方都會說:“無酒如隔山,無肉隔菜板”意思是說,親朋好友相聚時,酒比肉更為重要。彝族俗語:“臘肉無味,加鹽給客人吃;蕎酒不香,加蜜給客人喝”。到過昭覺的人都能體會到,昭覺彝族是極其好客的。當客人一進門,主人就讓客人坐在火塘旁上位,端出香噴噴的酒來,請你先喝幾口後,主人家才與客人共飲。

彝族讚美酒席是這樣說的“酒罈置放如紅巖,敬酒穿梭如蜜蜂。”“花杯像鵲鳴,黑杯似鴉叫,白杯如蝶舞”。

在高規格待客儀式上,一般是殺牛、羊、豬、雞與飲酒文化融為一體,其中有獻“哲布”(群碗酒)儀式,此儀式為特殊禮節。主人家專派一名敬酒者,先將八碗白酒、一碗泡水酒和一碗水端放於上鋪一塊白布的漆器“哲體”(木盤)上,如主人是彝族曲涅系,敬酒者手捧“哲體”按順時針方向旋轉至上位貴賓面前,如主人是古候系則反時針方向旋轉至上,貴賓享用“哲布”者接到“哲布”後,把“哲體”輕輕地放於地上享用。按照彝族享用“哲布”(群碗酒)的規矩,先選用“哲體”上的一碗水漱口後,將“哲體”上的“哲布”一一喝盡。如一人喝不完,則可傳遞給周圍同夥客人喝,若一人能喝完就稱海量、敬佩。

在此儀式上,主人及客人圍觀者眾多,若不按傳統規矩喝群碗酒者可恥,見者會譏笑貴賓的。貴賓按規矩喝“哲布”後,按理這種特意款待,客人要向主人家贈賜禮物的,贈賜的禮物(銀錠或現金)應放於“哲體”的白布上傳遞給敬“哲布”者,主人家收下貴賓贈賜禮物結束。

昭覺彝族為了表示真摯之情,在沒做好飯菜時就獻上美酒,然後才大做酒菜。彝族的酒菜是十分講究的,往往根據貴賓的.情況準備不同的佳餚,一般客人殺雞招待,並請長者看雞舌,看看客人前程如何。比較重要的客人要打羊殺豬。最尊敬的客人來了,必須殺牛招待。無論殺何種牲畜、家禽,在宰殺之前,都把要宰殺的物件送到客人面前過目,表明“請客人們慢慢喝酒吧,好酒好菜還在後頭呢!”至此,主人和客人互相傾訴客套之言,互相敬酒問候,自由散打起來。這裡充滿著主、客雙方以酒表達真摯之情,有豪語狀言的,也有輕言細語的,從中使你感受到昭覺彝族酒文化的魅力。

酒是昭覺彝族青年戀愛的媒介,彝族青年的婚姻是有著嚴格的傳統習俗。在未成家之前,青年人都有一段談情說愛的歷史。如逢年過節、紅白喜事的場合上都有他們接觸的機會。解放溝、四開、附城、俄爾等片區的青年們在過火把節時,姑娘要主動向自己意中人敬酒,以示愛慕之情,小夥子也要向姑娘回贈禮物。如果姑娘把一罈酒都敬送給意中人,小夥子也要厚禮相還;如果小夥子沒有攜帶銀錠或現金,就把身上戴的頭帕、披氈、瓦拉等物品相贈,如此才顯示男子漢的氣魄,否則反之。昭覺彝族青年還有攜酒入山談戀愛的習慣,男吹豎笛、彈奏月琴,女彈口弦,喜歌嗜酒,以秀麗風光、動聽的音樂表達各自情感。

昭覺彝族貴在酒,婚禮以酒聯姻,社交以酒作橋樑,祭祀以酒請神、祭典,“德古”以酒解除糾紛,來賓以酒款待……,酒禮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民間有句格言:“一人值一馬、一馬值一罈酒”,認為世上沒有天大之事,只要有酒,一切大小事情都可解決。同樣的美酒,功用可不相同,昭覺彝族長者和畢摩在酒席的場合上,常常念酒譜敬酒的由來時,談到酒的專用名稱,如:“平民農牧酒,請人幫忙酒;家族內部酒,和睦團結酒;親戚朋友酒,相互問候酒;糾紛調解酒,‘德古’長者酒;青年小夥酒,英勇善戰酒;女兒姑娘酒,能工巧手酒。迎賓待客酒,吉祥如意酒……”

昭覺彝族傳統飲酒方式是沒有乾杯飲酒的。在屋裡飲酒圍坐火塘邊,飲著轉轉酒,有事說事,無事聊天。嗜酒者多飲,不會酒者少飲或不飲均可,但酒杯一定要傳遞下去。俗話說:“酒是品著喝,肉是贊著食;多飲一杯值黃金,多飲兩杯值白銀,多飲三杯不如狗。”主人向來沒有強迫客人多飲酒的習俗。“飲酒飲名氣,十壇無名,一罈有名;十杯無名,一杯有名。”“一罈酒、一杯酒都表達情意。一般是十斤五斤一罈酒,百斤千斤也是一罈酒。飲酒飲情意,不在乎多少。”可見昭覺彝族酒的禮俗豐富多彩、傳統飲酒方式之雅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