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時期的經濟發展歷史故
農業狀況
南宋農業概括而言,因人口南移、國土促狹而導致的糧食壓力及因軍費開支而造成的財政危機,使農業承受更為沉重的負擔,因而只能向生產的深度和廣度進軍。水利田和梯田的開發,沿邊屯營田的開墾,擴大了農田面積。較之北宋熙豐時期掀起農田水利建設高潮而言,南宋的水利更具持久、經常修復的特點,而且探索出一條大中型水利官修為主,小型水利維修民辦公助的經營模式,地方鄉紳與富戶扮演了小型水利興修和管理主角的模式。南宋時期,土地買賣更為盛行,“千年田換八百主”成為頗為恰切的概括。
在成批官田的出售中,在我國曆史上首開招標競買(實封投狀)的拍賣方式。但官僚依賴權勢,大地主、富商以雄厚的實力巧取豪奪,仍然導致土地兼併和高度集中。自耕農擁有土地戶均數較北宋下降,下戶、無產稅戶及僱農等貧困戶比重上升,租佃經濟成為農村最主要的經營方式。賦役負擔不斷加重,二稅之外有各種苛斂雜稅和附加,使農民負擔極重。另一方面,由於稻麥二熟製為主的連作制及精耕細作耕作模式的推廣,有效提高糧食單產和總產,為商品性農業的發展,園藝及經濟作物的擴種開闢了廣闊的前景,使南宋農業經濟出現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的景象。其農業生產力發展水平之高,居當時世界領先地位。
南宋農業中最顯著的特點之一,是租佃制發展到前所未有的歷史階段。某種意義上而言,租佃經濟是南宋農業及農村經濟發展最重要的動力。租佃經濟的主體是農民,其中既有佔有生產資料的自耕農、半自耕農,也有主要靠租種土地生活的貧下戶及完全沒有土地的佃農。正是他們的創造性勞動,創造了南宋王朝的物質財富。其法律意義上的政治地位和生活狀況較之前朝及後代有明顯的改善,因而在生產勞動中有較高的熱情和積極性,其所創造的高度發達的農業生產力,在當時世界處於獨領風騷的領先地位。作為租佃經濟的另一面,是南宋王朝的統治基礎——地主(田主)佔有80%以上的生產資料——土地資源,主要靠剝削佃農的剩餘價值發家之富,同時也向國家交納鉅額稅賦,與農民共同創造及鑄就了南宋較高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
南宋較之北宋而言,在土地制度方面,“不立田制”,不抑兼併,以更強的力度持續推進。土地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更為廣泛,土地買賣極為盛行,有關法律日益嚴密;土地所有權的轉移更加頻繁,租佃經濟與土地買賣成為南宋農業的本質特點。貧富差距、兩極分化繼續加大。
手工製造
南宋的紡織業、造船業、制瓷業、造紙業、印刷業和火器製造業都有較大的發展。
隨著棉花種植的推廣,到南宋末年,江南一帶較為普遍地紡織棉布了。根據南宋詩人艾可叔的'《木棉詩》可以看出,當時已經有了房車、彈弓、織機等工具。南宋的紡織業達到了較高的水平。
紙幣狀況
南宋時期,紙幣大量流通,逐漸代替銅錢成為主要交換手段。南宋的紙幣分為“交子”和“會子”。交子主要在四川地區使用,會子則分為“東南會子”、“兩淮會子”和“湖北會子”三種。不過,南宋後期因為大量發行紙幣,造成貨幣貶值,物價飛漲。
南宋的紙幣是在交子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起來的,主要是圖案更加精美,防偽措施更加完善,反映了南宋在商品經濟上的繁榮。
貿易狀況
宋金兩國在淮河設定稱作“榷場”的貿易市場。除了榷場,民間的私下交易也較多。
宋朝從960年趙匡胤立都東京開始,歷經三百多年。中國在宋朝尤其是南宋時期,由於耕種土地減少與絲綢之路的阻斷,西夏在南宋立國時取得了河湟地區(今青海東部),陸上貿易停止,被迫轉向以商業經濟尤其是遠洋貿易為主的商業經濟模式,所有貿易幾乎是經由海上絲綢之路。由於歲幣支出龐大,南宋王朝內部稅收繁重。經濟幾乎一面倒在與西方的貿易之上,促成海上貿易之繁華。商人在這一時期得到了最大的解放,並最終取得了商業經濟的大繁榮,開始出現早期的資本主義生產關係。
當時南宋的經濟總量已佔世界的60%。南宋的時候,最大的城市紹興府、臨安府人口都突破百萬,而此時歐洲還在中世紀黑暗的統治下過著悲慘的生活。宋朝的四大發明,使航海技術跨入了海洋時代,遠洋的商船有6層桅杆,4層甲板,12張大帆,可以裝載1000多人,航行於世界各地,令世界各國的人民驚歎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