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科技

新時期大學本科生科技創新活動存在的問題參考

關於新時期大學本科生科技創新活動存在的問題參考

最近幾年來,我國大學本科生從事科研創新活動的人數大幅增加,取得的成果無論是從數量還是質量上,相較於以往都有了顯著提升。這一方面得益於國家高等教育管理部門以及各高校教師逐漸認識到大學本科生科技創新活動的重要性,從資金保證方面和管理配套方面都加大了對本科生科研的支援力度,並締造了諸如“挑戰杯”等賽事作為“指揮棒”;另一方面隨著大學本科生逐漸認識到本科期間的科研訓練對自身成長的重要性,越來越多的學生主動表達加入教師科研團隊的意願,利用寒、暑假等業餘時間,進行科研實踐。不過在看到成績的同時,快速發展的本科生科技創新活動不斷暴露出的一些問題也無法迴避。直面問題,解決問題,是本科生科技創新活動長期可持續發展必不可少的環節。作為長期從事本科生科研實踐的指導老師,本文將重點闡述本科生科技創新活動中暴露出的一些管理問題和學術倫理問題。

一、本科生科技創新活動存在的管理問題

我國大學本科生科技創新活動相對於歐美等發達國家而言起步較晚,直到“十二五”期間,教育部才開始實施 “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以下簡稱“國創”),而浙江省也相應出臺“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計劃(新苗人才計劃)”(以下簡稱“新苗”)〔1〕,各個學校也推出相關院系的專案計劃。與之對應的校級、省級和國家級 “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吸引了大量學生積極投身科研實踐〔2〕。學生專案立項、結題、發表文章及挑戰杯獲獎在獎學金評選、研究生保送名額上都有相應加分。這些措施無疑在激勵大學生從事科技創新活動方面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值得大家思考。

(一)各類科技創新專案多、散、小

除“國創”與“新苗”等國家級和省級專案外,各個學校還推出了校級專案,甚至學校的二級學院還推出了院級專案〔3〕。這些校、院級專案經費多為國家級和省級專案的十分之一、甚至二十分之一,在科研實踐中無法起到真正的作用,但卻會耗費了管理人員和學生的大量精力。而部分學生為了多拿專案,往往存在多頭申報等問題,由於精力有限導致部分專案隻立項而不結題。科研指導教師由於無法有效統計本科生具體拿到的專案數,從而無法精確計算經費使用方案。

(二)科技創新活動過程中存在專案權責不明

大學本科生科研專案一般都是從指導教師的科研專案中孵育而來,一個以本科生前期實驗得來的實驗資料為基礎申報而得到的學生專案,必然是前期花費了指導教師的科研經費,其費用往往超過學生專案的經費。理論上,學生的科研專案的支出應該由指導教師來決定,但實際上大部分學生科研專案的支出從流程上不需經過指導教師簽字即可完成,導致部分學生科研專案的經費支出處於事實上無人監管的狀態,客觀上也不利於發揮導師指導學生申報專案的積極性。

(三)科技創新專案支出及結題條件苛刻

目前浙江省“新苗”資助金額為1萬元,相比於“國創”,其專案數較多,相比於校、院級專案,其金額較大。但相對而言,其支出及結題條件過於苛刻。相關規定5千元可自由支出各類實驗開銷,剩下的5千元必須在本科生以第一作者發表相應等級的期刊論文後方可支出,這同樣是結題的必要條件。但這實際上給指導教師出了一個大難題,如果要滿足該專案的支出及結題條件,無疑將犧牲一部分資料,因為本科生的科研實踐結果往往只是許多優秀的指導教師所帶領的團隊實驗結果的一部分;如果放棄剩下的5千元,將面臨所指導的學生無法結題,導致所帶的本科生團隊積極性下降,人員流失。另外,學生專案支出報銷流程尚有不如人意的地方,以本文作者所在的醫學院為例,必須學院主管領導簽字,方能報銷,而學院主管領導往往身兼醫院職位,工作十分繁忙,報銷週期無形被拉長,從而導致學生報銷意願降低。

綜上所述,如果上述現象長期存在,學生和導師申報專案的積極性必然降低,以作者所在的實驗室為例,目前除特殊情況外,已不再申報各類本科生科研專案,而以往,以本實驗室為依託平臺所獲 “國創”和“新苗”專案累計達十餘項。其他實力較強的兄弟實驗室也有類似情況,這種現狀顯然是與政策設計者的初衷相違背。因為導師不同意申報各類科技創新專案對本科生的積極性會有一定程度的打擊,從而不利於導師吸引優秀的本科生;並且上述實驗室往往實力較強,科研經費充裕,因為專案的原因放棄實力強的實驗室和優秀的導師對本科生而言也是一種損失,而加州伯克利大學對本科生科研評價指標採用學分績點製為主,而並非單純採用發表論文為唯一考核指標,可作借鑑

二、科技創新過程中存在的.學術倫理問題

學術倫理是從事學術研究人員的行為規範,是學術自治範圍內必須遵守的規範,其基本原則為誠實、負責、公正。只有在此基礎上,學術研究才能合宜有效進行,並獲得社會的信賴與支援。學術倫理關乎大學生今後的科研道德,必須予以重視,如果大學生出現杜撰、抄襲、剽竊及學術不當等行為管理者和導師僅僅因為本科生年齡尚小、不懂事為由,對此事不放在心上,或者放在次要的位置上,導致學生在本科生階段形成不重視學術倫理的風氣,認為自己用小聰明得到了大便宜,嚴重者甚至蓄意造假,將來必將釀成大錯,管理者和導師難辭其咎。本文作者在實際指導本科生科研的過程中觀察到有幾個重要的學術倫理問題需要引起各方面高度關注。?

(一)科研資料的可重複性問題

大學本科生由於不像研究生那樣有較長的時間從事科研實踐,邊角餘料的時間往往不足以完成一項完整的科研專案,部分本科生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因此做實驗時往往不夠重視實驗資料的可重複性,得到一組較好的資料便認為已經順利獲取最終的實驗結果,但這卻恰恰犯了科學研究的大忌。科學研究強調資料的可靠和真實,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實驗的可重複性是極其重要的,一組資料必須經得起反覆測試,以不同方法可得到驗證是必不可少的。作為導師,必須反覆強調資料的可靠性問題。

(二)研究成果權屬問題

本科生的科技創新實踐一般都是在導師所在實驗室由導師指導下完成,所有研究成果及試驗方法等機密應當歸屬於導師所有,但也存在個別學生成果權屬意識不強,認為實驗由自己完成,自己對實驗技術方法和研究結果等機密有處置權,為了換取利益,將實驗室研究技術和研究方案等隨意交給其他實驗室,導致導師所在的團隊損失慘重,這種現象雖屬個例,但一經發生,影響極壞。這就要求管理者和導師平時就必須格外強調成果權屬問題,同時導師也有必要對實驗室核心配方有一定的自我保護意識。

(三)報獎材料誇大及造假問題

近年來各種針對本科生的學術比賽越來越多,其中影響力最大的是國家“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無疑,各種比賽對鍛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自我包裝能力均有較大的促進作用,但過度的刺激往往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反作用。許多學生為了讓自己團隊的申報材料看上去更強大、炫目,往往採取聯合報獎的方法,方法本身沒有對錯,但部分學生沒有意識到相關人員的知情權。更有甚者,偽造應用證明、成果轉化證明等材料,令人觸目驚心。這一方面說明指揮棒出了問題,另一方面,相關管理人員和導師的默許甚至鼓勵危害就更大了。這些問題,如果是由於無知造成的,一定要對其進行教育和引導,如果是蓄意而為的,一定要嚴肅處理,否則,聽之任之,等本科生用不正當的手段拿到榮譽,成為標兵,精英教育演變成惡徒教育就悔之晚矣。

三、結語

本文的目的並非否定各種本科生科研專案或獎項的重要性,毫無疑問,這些刺激本科生從事科研訓練的措施為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培養和儲備了一批優秀的人才,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需要結合現實,更接地氣。而本文寫作的目的旨在指出問題,解決問題,為這些措施得到更好的落實建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