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文化

小學淨化社會文化環境工作計劃

小學淨化社會文化環境工作計劃

進一步淨化社會文化環境,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我校根據中央檔案精神和區教文體局工作會議精神,結合工作實際,加強領導,認真部署,狠抓落實,努力為我校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社會文化環境。現將我校開展淨化社會文化環境的工作情況彙報如下:

一、加強領導,統一認識,加大淨化力度。

我校切實加強了淨化社會文化環境的工作力度,全體教職工充分認識到淨化社會文化環境的重要意義,切實增強了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為更加有力地組織督促這項工作的開展,我校成立了以校長和副校長分別擔任組長和副組長,以行政和班主任組織的領導小組,明確分工,責任到人。努力形成學校統一領導,廣大師生積極參與的工作格局。

組長:羅斌(校長、支部書記)

副組長:陶文清(副校長)

崔俊(校長助理)

組員:魏桂華鄒玉國漆濤謝雨吳雪梅及各班主任

二、把握工作重點,做好各項工作的落實。

(一)開展綠色上網活動

(1)倡導網路文明,構建和諧環境

①認真組織各班舉辦有關“陽光綠色網路”知識的黑板報專欄,並向全體學生宣讀了《綠色上網》倡議書。

②在校園內懸掛“倡導網路文明,構建和諧環境”綠色上網主題標語。

③全校各班進行了主題為“點選文明,綠色上網”班隊活動。

④課堂滲透綠色上網,利用資訊科技教育課,引導學生陽光、綠色、健康、文明上網。

(2)宣傳教育,引導綠色上網。對學生開展了網路科普宣傳教育活動,並深入瞭解學生在家綠色上網活動的情況。

(二)開展文明禮儀教育活動

我校紮實開展了小學生文明禮儀教育,引導學生從文明禮貌開始,從禮節規範入手,從實際出發,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切實提升講文明、講禮貌、知禮節、守禮儀的自覺性。

(1)我校針對學校的實際,舉辦關於禮儀教育的專題講座,打好基礎,形成氛圍。

(2)學校利用開學典禮、教師節、公民道德宣傳日、國慶節等重大節日,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教育。

(3)開展“三個一”教育活動。即各班出一期文明禮儀教育專題黑板報、各班如開一次主題班會,讓每位學生做一件講文明講禮貌的實事。透過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內外教育活動,不斷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4)充分挖掘學校與課堂的教育主導作用,把文明禮儀教育融入到學“守法”、“規範”教育活動之中。透過主題班(隊)會、升旗儀式、故事會等形式組織學生學習領會《中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讓學生在體驗中接受教育,逐步形成崇尚禮儀、爭做文明學生的良好風氣,把文明禮儀宣傳教育活動轉變為廣大師生的.自覺行動。

(5)以學校校園文化藝術節為契機,透過讓學生唱優秀歌曲、寫書法作品、繪畫、辦手抄報等活動,有機滲透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教育。

(三)開展愛國影片、優秀書籍觀看閱讀活動

為培養學生愛國情懷,增強學生愛國情感,我們向全校師生推薦了大量的愛國影片和優秀書籍,並在學生中開展了寫觀後感、讀後感的徵文活動,開放學校圖書館、閱覽室讓學生享受到文化精品,受到了很好的教育。

(四)城鄉環境綜合治理進校園活動

(1)利用全校教師大會、學生集會、黑板報、紅領巾廣播站、校園網等,積極進行宣傳教育。

(2)學校少先隊大隊部向全校師生髮出了“小手拉大手,共建優美環境”倡議書。

(3)開展“愛衛生、講文明”學生寫家信活動讓3-6年級每人以“愛衛生,講文明”為主題給父母寫一封信,全體同學透過自己的行動,小手拉大手與長輩一起為城鄉環境綜合治理進校園作出自己的貢獻。

(4)開展了“家庭小老師”學習教育活動,“小主人”志願服務活動,治理“牛皮癬”活動、“三創”活動。

(五)校園周邊環境整治活動

(1)學校統一了以建設“平安文明、和諧校園”,關鍵在防範的認識。學校堅持以“預防為主”的方針,嚴格管理,落實各項安全措施。

(2)加強教師師德教育,改進學校法制教育、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組織教師學習《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預防了青少年違法犯罪的發生,也杜絕了教師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現象。

(3)開展了收繳管制刀具活動,把不安全因素消滅了萌芽之中。

(4)實行安全週報制度。各班認真學習學校各類安全工作制度和規定,每週對安全工作進行自查一次,並及時上報,學校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全面檢查,及時排除各種隱患。

(5)定期和不定期地對周邊網咖、遊戲室進行巡查,發現有問題,及時與家長和上級有關部門聯絡,將未成年仍進營業性網咖的現象杜絕。在學校,還開展“遠離網咖,健康成長”系列活動,讓學生知道網咖對我們身心健康的危險性。

(6)透過《給家長的一封信》和座談會,對學生在家及社群行為進行彙報、交流、反饋、矯正,提高學生安全行動。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按照中央、省、市、區淨化社會文化環境工作會議的部署,在全面落實好各項工作的同時,我們還將努力營造全校上下重視、人人參與的淨化社會文化環境工作深厚氛圍,切實營造有利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