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歷史

歷史系學生桑園村社會實踐報告

歷史系學生桑園村社會實踐報告範文

我家住在章丘市相公莊鎮桑園村,桑園得名於原來本村的兩個桑樹園。相傳,一處在今天村頭十字路口以西,另一處位於今桑園橋以東,在本村還未被命名為桑園村以前,附近居民在提到這個村子時,總是因村內有兩個桑樹園而稱為“桑園”,所以,現在就延用這一稱呼,稱“桑園村”。

桑園村現在人丁興旺,但相傳,桑園村村民的祖先應為河北省棗強縣人。明朝末年,由於戰亂饑荒,造成山東境內人丁稀少,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為了發展生產,平衡地區經濟,恢復山東昔日的雄厚,下令移民。桑園村村民的祖先就是在這個時候移民過來,並世代居住再這裡,努力生產,繁衍後代。翟武,劉海是本村的兩大祖先,故翟姓和劉姓是本村最大的兩個姓氏。其中,劉海的後代劉勝+(名字叫什麼記不清了)有六個兒子,後演變為桑園村劉氏家族的“六大份子”。大份子叫“一和尚”,二份子叫“二道士”,三份子叫“三僧子”,四份子叫“四梅子”,五份子叫“五巴掌”,六份子叫“六槌子”。六大份子的後代演變成現在的'“沛振家聲,恩榮玉慶”八大輩分,一直相沿至今。

桑園村原來有一座山,叫“荊山”。據本村老人回憶,荊山實際為一個土堆。傳說,荊山上有一個金牛,因此,這座山被本村居民視為吉祥物。解放後,成立的農村合作社就以“荊山”命名。可見,荊山在本村居民眼中的分量是很重的。

雖然,荊山的傳說讓它在村民心中有很重的分量,但並不能稱得上是一種信仰,實際上桑園村的村民是有自己的信仰的。那就是對“槐爺”的崇拜。“槐爺”是對村內一棵老槐樹的尊稱。這棵樹年代久遠,但具體年代沒人知道,有人說可能是唐朝,稱唐槐,但這種說法並不可靠。也有種說法是清朝,但也是不可靠的。它直徑約兩米,高二十五米。相傳,因為住在”槐爺”旁邊的一家人惹怒了“槐爺”,槐爺就讓這家的主人得了一種怪病,以此作為一種懲罰。村民知道這件事後,就開始對這顆槐樹充滿敬畏。每月二月十九,要準備貢品,來到槐爺面前祭拜,還要把大紅綢子系掛到樹上,俗稱“掛袍”場面十分壯觀,村民透過這種方式來為全家祈福。槐爺不僅是桑園的神,還在附近其他村落具有相當威望。

另外在村子裡原來有一個樓閣,名叫“文昌閣”。在文昌閣裡有一個文昌爺。據說文昌爺可以保佑村子的幸福安康,確保文化的繁榮昌盛。因此,村子裡的人對文昌爺和文昌閣十分敬重,但可惜,文革期間,在“破四舊”運動中。文昌閣被拆除了。漸而,這種文化上的崇拜也就慢慢淡去了。時至今日,村內除了少數老人外,已經很少有人知道關於文昌閣及文昌爺的傳說了。

總結完這些傳說,作為現代人的我們不管它們是真是假,我們都應該倍加珍惜,畢竟這是先人留給我們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