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除夕

除夕夜打囤子小學作文

除夕夜打囤子小學作文

說起我們江蘇蘇北的民俗,就不得不提“打囤子”。

打囤子的“囤子”是一個圓底方口用蒲草編織而成的蒲包,蒲包上面是兩根麻繩,便於提在手裡,裡面裝著石灰,囤子往地上一頓,石灰就從蒲包眼裡滲出,印在地上就是圓圓的囤子。有時候,一些人家還會將囤子頓成不同形狀,有元寶形的、小麥形的、梯子形的、風車形的……它的'寓意有兩層,一為團團圓圓,一為新的一年糧食豐收裝滿囤。

奶奶告訴我,她小時候的除夕日,一到傍晚時分,她和兄弟姐妹就聚集在一起。只等大人們往袋裡灌上石灰粉,紮緊袋口後,孩子們就會一擁而上,都想搶到最大的那個。待人手一份時,孩子們就學著大人的模樣,高高地提起袋子,重重地砸下去。頓時,地上就顯現出一個漂亮的花紋來。孩子們可高興了,不停地把囤子提起又砸下、提起又砸下,院裡、院外、田邊、河畔、甚至是豬舍旁,都是白茫茫一片。大人們催她們回家吃年夜飯,可她們玩興正濃,哪肯放下手中的蒲包,一直到玩累了才善罷甘休。吃完年夜飯,有的孩子又偷偷到院子裡打囤子,打到密密麻麻、沒有一點空隙為止。大年初一,早晨起來一看,村上每家每戶的門前、院中,全打滿了一個個“囤子”,有大的、有小的,預示著今年糧食大倉滿、小倉流,五穀豐登。

關於打囤子,奶奶告訴我家鄉還流傳著一個傳說:老百姓聽說皇帝有諾,家家有“倉囤子”就可以三年不繳稅銀,相互一串,家家都在門口用青灰畫“倉囤子”,每個“倉囤子”裡放幾粒五穀雜糧。宰相張玉書奉旨迅速到鄉間查訪,看到家家門口全是青灰打的“倉囤子”,“倉囤子”裡的確有五穀雜糧。皇帝聽了張玉書的稟報,驚詫不已,因為自己說過家家有“倉囤子”就不繳稅銀,這樣他只好免掉老百姓的三年國稅。

所謂“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中國幅員遼闊,地域不同,風俗亦有不同。打囤子只是蘇北民俗中的一種,我們家鄉還有“臘月二十四送灶”“除夕夜迎灶”等很多的民風民俗,下次再慢慢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