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建築/建材/工程/家居

建築測繪個人實習報告

建築測繪個人實習報告

去月嶺村之前,我用谷歌地圖搜尋了一下它的地理位置。在桂北興安還要往東北的方向,非常偏僻。網上看到的圖片大都是月嶺村的著名雕刻貞節牌坊。一些建築的風火牆以及後來我們到達的時候看到的掛著許多中舉的紅色報喜牌的房子。房子之間的距離相當狹窄,那小道看似只能容一人行走,兩人擦肩勉強過人。當時就想這要是架設經緯儀那是相當困難的。若是有人趕牛經過,這操作進度不知要如何進展。

週五蔡老師給我們開了會以後,晚上我們便請測繪的同學教我們使用經緯儀。一邊看書一邊學習。有點趕鴨子上架的感覺。白天在學校以教五樓為目標演習測繪了一次,漸漸熟練了儀器的擺放步驟,提高調節速度。在我們的虛心學習下,終於把儀器的操作以及原理和計算方法掌握了。小組開會各自分配好每人需要帶的工具,當時我認為我們的準備工作做的還是挺充分的,但誰也不太清楚月嶺村的實際情況是怎麼樣的。

到了灌陽月嶺村後,安排好住宿蔡老師帶我們在村裡觀看各個建築並分配各組任務。月嶺村三面環山,背依灌江,據說有700多年的歷史。古民居始建於明末清初,是典型的湘南式民居。其中六大院是儲存最完整、最典型的民宅建築,相傳這是唐氏祖上為其六房兒子修建的庭院,其庭院各立門樓,門牌雕刻細緻精美、燦爛輝煌,依次名為翠德堂、宏遠堂,繼美堂、多福堂、文明堂、錫嘏堂。每個庭院都各有其特色。我們負責測繪的是多福堂。

多福堂門前沒有照壁,或者已經在歷史中銷燬。門牌簡約典雅。正上方雕刻有梅蘭竹菊四幅圖畫並有七言律詩一首;正中雕刻有豫順呈祥大字,並有三瓣藤草圖樣圍繞;左邊為燕子春歸圖,右邊為蝴蝶鬧春圖。西立面有良馬乘蔭圖,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東立面為百花齊放圖,稍有銷燬,但依稀可見。

多福堂由六幢建築圍繞組成,每幢建築均為上下兩座結構。多福堂庭院為二進式庭院,呈中軸對稱。前設中門、天井和大堂,後有小堂和天井,配有住房、廚房、客房、倉庫。寬敞明亮、整齊劃一,氣勢恢宏。

我在我們組裡主要負責畫中門立面圖和畫屋架結構圖。

起初我誤認為中門是不可開合的照壁。後來發現其門上的榫卯構造,再與屋主人確定後才肯定那是中門。一進和二進均各有中門。

畫屋架的時候遇到許多難題。許多地方過高看不清楚,只好去推測。測繪的時間非常緊張,為避免遺漏,我們還拍了大量照片。最為複雜的屋架結構就在於門牌與中門之間與兩邊廂房連線的地方。門牌蓋頂為半坡蓋頂,且較高,而兩邊的小廂房都是雙坡屋頂形式。兩個蓋頂間就存在屋頂交接的問題。如何交接且能保證其防止雨水流入房間內呢。圍繞房間的小道都很狹窄,使我無法向上看清它的廬山真面目。還好組裡的同學借了梯子拍到了珍貴的照片。

往後還有大堂與堂後兩間廂房的'交接也是較為複雜。房屋主人很好說話。我與他打了聲招呼後爬上一進西廂房二層的房間內觀看,上樓梯吱吱唧唧的聲音甚是令人覺得危險。二樓塵埃滿布,看出來已被屋主人廢棄很久。上一進西廂房二樓除了看清屋頂的搭接情況外,大堂屋架的結構在這裡一覽無遺。大堂託檁並沒有橫穿整個房間,而是伸出廂房十公分左右截止。

建築的有些區域性損壞只剩下後來修繕的部分,使我們只能自己按照自己學習的相關知識去推測。比如說二進的八角牆的厚度和屋頂的梁之間的搭接關係。首先是牆體的完整性以及它主要作為承重的功能。根據其房間的關係推測出其牆體是直牆,且牆體厚度較大,八角是直牆去掉一部分而成。又比如說東立面的門上的奇怪疊澀。一般來說是水平然後疊澀向外的,現在確是往一邊傾斜的疊澀。疊澀上的瓦片已經沒有了。根據上面殘餘的瓦片弧度痕跡和雨水在牆上侵蝕的痕跡推測出瓦片依然是成排狀疊葺的。

由於分工明確我們組的測繪進度很快。晚上我們又將平面進行精確繪製討論和總結其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第二天早起將總平面定位又重新測量了一遍,總算是完成了測量的基本任務。

可能起先誰也沒有估計到為了得到這些資料和資料會遇到這麼多的挫折和麻煩。由於建築物本身的體量過於龐大且我們都沒有確實經驗,一開始根本無法入手。還有房屋本身結構上的複雜性,以及損壞後修善以及加建的房屋部分遮擋,影響了我們對建築本身原有的一些結構的判斷,這些使我們一度有點灰心喪氣。當然,由於我們大家的努力這些困難被我們一一地克服了。

體會最深的是在整個過程中對建築測繪的認識。無論是從建築大輪廓的把握上,區域性細節的微妙處理,還是其中屋頂、牆體、柱子、梁枋相互的連線等等,我們都走了不少彎路。最後透過分析和反覆的論證我們還是得出了最為精確的資料尺寸。我認為這些在實地的工作中所獲得的經驗是我們在課堂學習中永遠無法得到的,因為有些結構很難僅僅透過想象去完成。更甚至於有時你看著實物也會因為透視和誤差有這樣那樣的問題產生。這樣反覆的驗證和觀察使我們在對於建築結構的理解和體量的把握上有很大的幫助,這樣的鍛鍊對我們將來在自己的專業領域的學習和研究的幫助是不可估量的,所有的同學都受益非淺。

應該說雖然我們沒有很先進的測量裝置,也沒有豐富的測量經驗,但我們還是很好的完成了測量的任務。一些因地制宜的測量方法更是我們智慧的體現,也許這正是此次測繪考察的真正目的。

離開月嶺村之前,我觀望這兩天忙於測繪而忽略的景象。那長長的青石板巷道,那厚厚的牆壁和那些至今月嶺人還在用的古老的傢俱物件,如一部走馬燈一般的黑白電影,它們靜觀著每一個路過的人,就好像在向我們陳述著月嶺的歷史。夾雜在牆縫間嫩綠的小草隨風輕輕招搖著,揮揮小手向我們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