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符號在現代廣告設計的運用論文
摘要:吉祥符號是我國傳統的文化資源,象徵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隨著國民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吉祥符號被廣泛運用於廣告設計中,不但能充分反映設計者的理念,還能滿足公眾的審美需求。該文從吉祥符號角度出發,總結其在廣告設計中的應用。
關鍵詞:吉祥符號;廣告設計;應用
一、吉祥符號
吉祥符號是我國的傳統元素,有著幾千年的歷史,常用來表達特定的思想。從符號學角度看,吉祥符號是對文字、圖形等符號的傳承、應用,不但能給予人們美感,還能給予其精神上的鼓勵。
二、吉祥符號在現代廣告設計中的應用
近年來,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公眾的審美意識逐漸增強。歷史悠久的吉祥符號在公眾心中佔據重要地位,並未被公眾遺忘。在現代化的商業發展中,將吉祥符號引入廣告設計,不但能為廣告新增文化藝術元素,還能創新廣告設計。在現代廣告設計中,無論是吉祥文字元號、吉祥圖形符號還是吉祥色彩符號的應用,均應保證最終設計滿足廣告設計需求,只有這樣才是對吉祥符號的合理利用。
1.吉祥圖形符號的應用
圖形是公眾瞭解、認識世界的途徑之一,是藉助視覺傳遞文化的主要形式。如,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中國結、龍等圖形能讓公眾更好地感受先民的文化和精神世界。在廣告設計中,圖形符號是相對主要的因素,能讓公眾在沒有文字說明的情況下,透過視覺語言加大交流、溝通力度,從而更好地體會藝術效果。並且,藉助圖形符號傳達廣告設計主題、理念,不但通俗易懂,還能增強視覺效果。如,第16屆亞運會宣傳海報作品《中國結篇》透過結合應用參加亞運會的國家國旗和中國結,不僅能體現體育精神,還能擴大亞運會的影響範圍,使亞運理念被公眾熟知。
2.吉祥文字元號的應用
文字是一種能夠準確傳遞資訊、資料的符號,也是現代廣告設計的主要元素。將廣為流傳的吉祥文字元號運用在廣告設計中,不但能更好地向公眾傳遞設計者的意圖,還能向公眾傳遞各種資訊。在現代廣告設計中應用吉祥文字元號,需要重點考慮文字效果,使公眾產生一種清晰、直觀的感受。同時,還應透過對吉祥文字元號的巧妙設計,從根本上避免廣告設計凌亂、煩瑣的情況出現。現階段,廣告設計常用的吉祥文字元號以壽、福、祿、喜為主,它們是滿足公眾審美需求的主要形式。如,首屆中國元素國際創意大賽金獎作品《紅雙喜系列》,作品重點突出文字色彩,藉助文字形態、設計理念提高公眾的審美意識。
3.吉祥色彩符號的應用
色彩是相對龐大的系統,中國傳統色彩以紅色、黃色、白色、青色、黑色為主形成相對牢固的'體系,並被稱為正色。現代廣告設計中,色彩是傳遞資訊的符號之一。所謂“吉祥色彩符號”,是指能夠表達吉祥寓意的色彩及其組合。如,紅色代表紅火、喜慶之意,黃色代表富貴之意。因此,現代廣告設計中應充分結合不同色彩,從而表達出恰當的吉祥符號含義。廣告的色彩不同,所產生的效果也大不相同。吉祥色彩符號運用合理的廣告作品不僅能突出廣告設計主題,還能提高廣告吸引力,加深公眾對廣告的印象。
三、吉祥符號在現代廣告設計中的意義
1.滿足公眾需求
在經濟全球化的現階段,文化消費成為影響公眾的主要行為。在這種情況下設計的廣告,不僅能準確、快速地傳遞資訊,還能促進文化消費。要想在廣告設計中更好地體現吉祥符號的意義,設計者需要全方位分析、探究吉祥符號的寓意、特徵。調查結果顯示,公眾在生活、工作中渴望吉祥,公眾的這種心理反映在行為上被定義為消費需求。在廣告設計中應用吉祥符號應迎合公眾需求,從而在增加廣告文化價值的同時,滿足公眾的心理需求。
2.拓展元素資源
在商品特徵、行業範圍的影響下,在廣告設計中應用吉祥符號,不但能滿足公眾文化消費的要求,還能拓展元素資源。如,一些奧運會宣傳廣告和公益性廣告均體現著文化特徵。此外,部分產品如絲綢、酒水等和文化有著密切的關係,其廣告設計均可藉助相對傳統的元素。目前,一些企業設計的廣告為了更好地傳遞資訊,大多使用吉祥符號,希望藉助這類符號表達吉祥的寓意,進而贏得更多公眾的認可,提升企業形象。
3.傳承民族精神
在現代廣告設計中應用吉祥符號,除了能向公眾傳遞民族精神外,還能體現我國傳統文化魅力。結語吉祥符號是一種獨特的視覺語言,有著悠久的歷史,其在長期的發展、演變中傳承著民族文化,凝聚著民族精神。在現代廣告設計中應用吉祥圖形符號、吉祥文字元號、吉祥色彩符號,能夠表達不同的視覺效果,吸引公眾的注意力,更好地向公眾傳達廣告設計主題,體現廣告的精神、內涵。
參考文獻:
[1]劉麗曼.吉祥符號在現代平面廣告設計中的創新與運用研究.現代營銷(學苑版),2014(3).
[2]葛濤.現代平面廣告對吉祥圖形文化寓意的傳承.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4).
[3]蘇湉.傳統吉祥符號在圖形設計中的圖解與傳承.工業設計,2015(11).
[4]肖德榮,孫湘明.符號學在商業空間設計中的文化傳承研究.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
[5]章萌.論吉祥符號在現代平面設計中的應用.網友世界雲教育,20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