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灘上的雕塑》教後反思
我用了三個課時來講解這篇課文。第一課時我重點講解生字及通讀課文。上完課後,批改課堂聽寫及家庭作業效果不錯,“懊”、“痕”、“嘎”這幾個很容易錯的字錯得很少。但是課後回想花了一節課講生字、讀通課文雖物有所值,但是時間花得太多。作為四年級的老師,我知道學生的識字能力相對於三年級有了一定的提高,這樣手把手地像一二年級一樣進行識字教學,會不會讓學生有依賴性,放棄自己動腦,而是寄希望於老師的講解,而應該適當地放手讓學生透過自己學習掌握生字。因此,出於這樣的考慮,我決定從二單元開始,生字的教學讓學生回家透過預習掌握,上課時直接聽寫,當然一些比較難的生字還是需要講解的。同時,我知道不是所有的學生都會乖乖地回家預習,既使預習了,效果還不一定有保證。我首先是採用高壓措施,在改錯數量上有了增加(針對沒有預習的學生)。然後是傳授預習的方式方法。
第二、三課時都是精讀課文。這是本學期的第一篇批讀課文。所以我講解的重點一是怎樣做批註。怎樣作批註呢?
1)批註你讀懂的;
2)回答批註欄裡的提問;
3)說說你的閱讀感受;
4)對你在學習課文中不懂的地方提出質疑。
我是一邊講解課文,一邊提出方法,讓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同時,能夠發現這些原是需要作批註的。二是知道、掌握新的知識點:過渡段和排比段。
從這兩個課時看出,學生普遍感到很難。這是肯定會發生的。在以後的批讀課文教學中,要讓學生逐步掌握閱讀的要領,能夠逐漸地運用。我希望以後不僅是批讀課文如此,學生在閱讀其他課文或者書籍的時候也能這麼做,形成一種閱讀的習慣。
對新的知識點怎樣鞏固,我想到了運用。讓學生寫一段排比段,在作文中用上過渡段。當然這是需要花大量時間準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