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出版學專業課程的設計策略的論文
課程體系反映一定的教育思想,決定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規格、質量和水平。它是根據一定的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根據相關學科知識及時間環節,按一定比例及邏輯順序排列組合而成的知識系統。①與學科專業知識及時間環節一樣,各門課程之間的內在邏輯聯絡即課程體系的邏輯結構,也是決定課程體系質量的關鍵因素。近年來,國內不斷有學者在教育學、管理學、體育學等課程領域探討課程體系的邏輯結構問題。比如,林有祥的《對教育學學科邏輯結構的思考》(《求索》2006年第2期),鄭開玲的《管理學應該從何處開始——對管理學學科邏輯起點的尋證》(《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5期),張建華、蘆平生的《體育課程的邏輯起點問題》(《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10年第3期)等,它們對探求高校本科專業課程體系的邏輯起點、釐清課程建設思路、明確課程發展方向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編輯出版學本科課程體系建設上,學界的注意力主要集中於課程承載的專業知識內容質量和學時分配比例等問題上,對專業課程體系邏輯結構的研究嚴重不足。據筆者發現,當前高校編輯出版學專業課程體系建設至少存在著以學科邏輯替代課程體系邏輯、違背學科邏輯、人才知識能力結構邏輯關係不明和忽視學生職業發展邏輯等邏輯誤區。這些問題已經影響到編輯出版學專業課程的建設,是造成學科爭議、門類蕪雜、結構不合理、隨意性強、針對性差等問題的重要原因。有鑑於此,有必要透過分析這些問題,檢討當前編輯出版學專業課程體系的邏輯結構,尋求課程建設與發展的新的突破口。
一、以學科邏輯替代課程邏輯
每個學科都必須遵循自己特有的學科邏輯,將所涉及的知識領域的概念系統按照邏輯順序加以敘述,編輯出版學專業也不例外。編輯出版學學科邏輯提供了探索編輯出版活動規律、解釋編輯出版現象的視角、方法和過程,併為對編輯出版學研究和實踐有共同興趣的人們搭建了一個進一步拓展知識結構的平臺,是研究編輯出版活動獲得系統化知識、建構編輯出版學專業課程體系的基礎。從這層意義上說,編輯出版學專業課程體系,首先必須遵循編輯出版學科的學科邏輯。多年編輯出版學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的實踐也表明,遵循學科邏輯,才能避免課程內容重複,保證課程之間銜接緊密。
編輯出版學課程是根據一定的教育理念,按照人才培養目標、出版產業對出版人才的需求以及編輯出版職業特點,選擇課程設計者認為應該掌握的思想、知識與方法,傳遞給編輯出版學專業學生的科目和程序。因此,編輯出版學學科邏輯並不等於編輯出版學專業課程邏輯。編輯出版學課程體系所遵循的邏輯,除了編輯出版學學科的邏輯外,還應當兼顧人才知識能力結構邏輯和學生職業發展的邏輯。也就是說,編輯出版學課程體系的邏輯結構應當是由編輯出版學學科邏輯、人才知識能力結構邏輯和學生職業發展邏輯組成的多元邏輯體系;編輯出版學專業課程應當按照這一多元邏輯體系,將知識內容分配到各個範疇中。但是,由於目前學界對編輯出版課程體系的邏輯結構問題缺乏足夠的重視,導致課程體系建設過程中片面強調學科邏輯,以學科邏輯取代課程邏輯,將課程體系必須遵循的多元邏輯體系簡單化為單一的學科邏輯,嚴重忽視了出版產業人才需求邏輯和學生職業發展邏輯。
這種以編輯出版學學科邏輯取代編輯出版學課程體系,僅按學科邏輯將編輯出版學專業知識累積到課程中去的做法,對編輯出版學課程設定和課程內容選擇造成許多負面影響。最突出的表現是學生遠離真實的產業發展環境,難以將專業知識運用於編輯出版工作實踐,忽略了學生未來職業發展的需求。在“象牙塔”專業教育作用觀指導下,課程設定和課程內容嚴重滯後於時代的發展,嚴重脫離出版產業對人才知識結構的實際需求。此外,將課程體系限定在學科邏輯規定的領域內,不考慮編輯出版學課程的多元邏輯體系,編輯出版學專業知識的功能與應用就會因此而消減,學科發展就會因為失去出版產業的滋潤而失去生命力。編輯出版學學科知識只有與編輯出版職業活動相結合,適應了學生的職業發展邏輯,才會產生意義,才更可能讓學生有效地接受。不考慮學生職業發展邏輯,課程內容和課程設定忽視了學生學習能力、創意能力等編輯出版職業必備素質的培養,不僅難以讓學生透過學習找到職業歸屬,更無法從學理高度改變業界“編輯出版是技能而不是專業”的錯誤認識。②學界應當認真研究編輯出版學專業課程體系的邏輯結構,儘快糾正編輯出版學學科邏輯就是課程體系邏輯的認識和做法,在課程體系建設中兼顧產業人才需求邏輯和學生職業發展邏輯,只有如此,才能既堅持學校教育傳遞知識的高效性和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特點,保證編輯出版學專業知識傳遞的高度組織性和系統性,又能在學科專業建設中主動擱置編輯學與出版學的學科之爭,有利於加強在傳播學、資訊管理學等學科體系下的全國各高校編輯出版學專業之間的團結,使他們共同專注於課程的開發和建設。
二、違背學科邏輯
檢視既往編輯出版學課程建設,還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一方面以學科邏輯替代課程邏輯,另一方面又在編輯學學科群和出版學學科群的課程設定中違背學科邏輯。
近年來,在編輯學一般原理和圖書報刊等載體編輯學研究成果不斷鞏固的基礎上,社科書籍編輯學、科技書籍編輯學、學術著作編輯學、文藝編輯學、辭書編輯學、少年兒童讀物編輯學和英文書刊編輯學等著作相繼出版,標誌著編輯學學科已形成了普通編輯學、載體編輯學和載體專業編輯學三個層面的科學合理的學科體系,學科發展日臻成熟。但令人遺憾的是,學界建構編輯學課程群時,沒有及時汲取載體專業編輯學研究成果,課程設定依然為編輯學原理、編輯出版史和載體編輯學課程。這種做法不僅沒有為編輯出版學課程體系補充來自業界鮮活的“內容編輯”的知識內容,更違背了學科邏輯,犯了常識性錯誤。以期刊編輯與書籍編輯為例,試想一下是科技期刊與科技圖書在編輯工作中的相似度高,還是文學圖書與科技圖書編輯在編輯工作中的相似度高?這種強調載體形式編輯學而忽視載體內容編輯學的後果,使學生僅僅浮光掠影地學習了編輯工作的一般流程,無法進一步掌握不同內容的編輯規律。特別是在資訊時代,學科專業越分越細,數字出版方興未艾,載體的鴻溝已經打破,專
業內容的編輯差異大於不同載體間編輯工作的差異,編輯不僅要有駕馭不同載體編輯工作的能力,更要具備對某一專業方向內容進行深度編輯加工和資訊開發的能力。僅僅學習不同載體的編輯知識,無法培養出適應全媒體時代數字出版的編輯出版人才。從這一意義上說,編輯學課程設定中單純強調載體編輯學,缺乏內容編輯學課程,也是造成編輯出版學專業畢業生就業困難的重要原因。
出版學課程群也有類似情況,主要表現為對課程群的邏輯結構缺乏深刻理解,沒有明確基礎與應用、核心與外圍的邏輯關係,導致因產業發展和出版新技術需要而倉促設定課程的現象時有發生。例如,網路出版、數字出版和電子出版之間是什麼關係,數字出版技術和數字出版一般原理之間是什麼關係,學界始終沒有統一的認識,以至於這類新課程之間邏輯關係不明,課程之間聯絡不夠,課程體系也不夠穩定。
三、人才知識能力結構邏輯關係不明
出版人才知識能力結構邏輯按照內在的規定性執行,具有鮮明的普遍性和客觀性,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隨著網路和數字技術的發展和產業化程序加快,出版業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表現出高度的複合性特點。業界普遍認為,21世紀的編輯出版人才,必須是掌握先進的網路數字出版技術、懂得經營管理、能夠駕馭多種媒體編輯工作、能夠擷取當代人類最優秀文化加以傳播的複合型人才。分析業界對複合型編輯出版人才的期望,不外乎包含了經營、技術和創意三個因素,其中誰是皮,誰是毛,誰是核心,誰是外圍,就是編輯出版人才能力結構邏輯的關鍵所在。傳承文化、傳播文明是編輯出版業的使命,內容為王是編輯出版業發展的真理。從這層意義上說,編輯出版人才知識能力結構的核心應當是創意,學生最應當學習的是終身學習和創意的本領。
遺憾的是,業界儘管對複合型編輯人才有所認識,但具體需要什麼樣的人才,不能提出具體的要求,學介面對現代複合型編輯出版人才必須掌握的十八般武藝更是如墜雲間,對於學生知識結構的構成沒有通盤考慮,課程設定只能採用“添油戰術”,業介面臨什麼新問題,出現了什麼新技術,學界就開相應的課程。如此“雜拌”課程體系,難免使學生學完之後“什麼都知道,又什麼都不精”。在不斷設定時髦課程的同時,忽視的恰恰是出版人才最寶貴的創意能力的培養。
四、忽視編輯職業發展邏輯
編輯的成長有其內在規律,也具有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編輯職業發展邏輯。傳統的'師徒制編輯培養方法,是選擇具有一定學科專業背景的學生進入出版社,跟隨經驗豐富的老編輯一同工作,透過觀察、模仿、交流,在具體的編輯工作中體會編輯成長的邏輯,進而成長為合格的高校編輯出版學專業則是從編輯出版實際活動中抽象出編輯出版知識與技能作為課程內容,透過課程學習培養編輯人才。③毫無疑問,學校教育在傳遞概念知識與事實知識方面,在進行結構完善的簡單問題技能的教學中都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但正如前面所述,由於編輯出版學專業在課程內容的組織上,特別是在教材編寫、制訂教學計劃等具體課程建設中,大多根據學科邏輯展開教學內容,基本不考慮編輯職業發展邏輯,造成編輯出版學專業課程知與行割裂,即使一些實務性課程,也過分強調脫離具體情境的、抽象的概念遷移,內容空泛、無針對性、可操作性差,無法讓學生感興趣。不僅如此,不考慮職業發展邏輯的編輯出版學課程內容,無法完成學生職業角色的心理建構,導致他們就業後難以立即進入角色,使業界對編輯出版學專業的學生頗有微詞,這也嚴重影響了專業的發展。
五、多元邏輯體系下編輯出版學專業課程建設的原則
以上分析表明,編輯出版學專業課程建設,必須明確課程體系的多元邏輯結構,確立課程的多元邏輯體系下編輯出版學專業課程建設的原則,進而發揮學科邏輯、編輯出版人才知識能力結構邏輯、學生職業發展邏輯的系統作用,確保學生真正掌握課程內容,為學生今後的職業發展和進一步深造打下堅實的基礎。
1.以學科邏輯為基礎,增強專業課程內容對編輯出版人才知識能力結構邏輯和職業發展邏輯的適用性
編輯出版學的學科邏輯具有高度嚴謹的系統性和組織性,是一代代出版人在長期實踐中對相關知識領域不斷探索、總結、昇華的結晶,並經歷了出版實踐的檢驗。學科邏輯傳遞知識的高效性有利於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培養的特點,決定了在編輯出版學專業課程體系中的重要地位。毫無疑問,這是編輯出版學課程多元邏輯體系的基礎。但是,與任何學科一樣,編輯出版學專業教育的物件是學生,受教育者是其課程體系的邏輯起點,學生作為未來的編輯出版人才“做什麼”和“怎麼做”,即編輯出版工作的基本內容和基本方法是課程體系的中間結構,而能夠適應編輯出版工作的編輯出版人才,則是課程體系邏輯的終點與歸屬。因此,要轉變將學科課程內容組織的邏輯體系單一化為學科邏輯的誤區,在課程內容的組織中應兼顧學科邏輯、人才知識能力結構邏輯和編輯職業發展邏輯,增強學科課程內容對編輯出版人才知識能力結構邏輯和學生職業發展邏輯的適用性。具體來說,就是根據編輯出版學人才知識能力結構邏輯,結合學生職業發展邏輯來設定課程。唯有如此,方能保證學生能夠將專業知識組織和運用於未來的編輯出版實踐中,使編輯出版學學科發展永葆活力。
2.以出版內容創意教育為核心展開編輯出版人才知識能力結構邏輯
現代編輯出版人才必須能夠根據讀者需求、文化發展、科技進步諸多因素,組織學術、大眾文化和教育三大類別的出版活動。與此同時,出版業所承擔的文化選擇和文化傳承重任,只有在特定的載體上才能實現。因此,出版物內容編輯開發知識能力和載體複製知識能力相互交織,是編輯出版人才知識能力結構的關鍵性特徵。
內容為王是編輯出版業發展的真理,創意和終身學習的本領是編輯出版人才知識能力結構的核心。創意貫穿於出版活動的各個環節,無論是出版經營管理、複製傳播技術,都離不開創意。雖然駕馭不同載體,進行復制傳播也需要創意,但出版產業發展的關鍵是對出版內容的開發,現代編輯出版人才,必須具有各類不同內容的出版創意能力,能夠根據讀者需求、文化發展、科技進步等因素,組織、開發各種型別的出版活動。在多元邏輯體系下,編輯出版學專業課程建設應當以不同內容出版創意為主線,傳授不同載體開發、複製、傳播的知識和技術,培養具備出版創意能力、能夠適應全媒體出版的現代出版人才。
需要注意的是,儘管這種以出版創意教育為核心展開出版人才知識能力結構邏輯的思路,符合編輯出版學的學科邏輯,但因為編輯出版內容幾乎涉及所有人類文明成果,課程開發的難度很大。筆者建議,除了加強通識教育課程的深度和廣度之外,應當以內容編輯學課程為縱線,以不同載體出版實務課程為橫線,建構編輯出版學專業課程體系。這樣,編輯學和出版學課程就可以透過內容創意與載體平臺開發、經營管理和營銷傳播創意的交匯,實現編輯出版本科教育在出版創意教育與技術和經營管理上的統一。
3.透過培養學生終身學習能力來表達編輯出版人才職業發展邏輯
統一認識,難題,是編輯出版學專業課程體系建設不可迴避的問題。關於編輯出版人才的職業發展邏輯,業界認為應當是“專業畢業生——學科專業編輯—複合型出版人才”,而學界認為是“編輯出版專業學生——普通編輯——複合型出版人才”。④人才供需雙方在編輯出版人才職業發展邏輯認識上的巨大差距,嚴重影響著出版產業和編輯出版學專業的發展。
現代社會是高度專業化的社會,出版業界對編輯出版人才學科專業知識和能力的要求無可厚非,編輯加工專業稿件、策劃專業性較強的出版項目,沒有一定的專業知識是絕對不行的。畢業生缺乏學科專業知識背景,是高校編輯出版學專業的短板。但是,編輯出版本身就是一個專業,業界認為具備了一定學科專業的畢業生在工作中透過師徒傳承,掌握了編輯出版工作流程就能成為合格的專業編輯,進而成長為複合型編輯出版人才也有失偏頗。特別是將編輯出版專業教育納入職業培訓範疇的做法,已經難以適應全媒體出版時代對編輯出版人才的要求。既然可以在工作中學習編輯出版知識,掌握編輯出版技能,為什麼不能在具體編輯出版工作過程中學習學科專業知識,成長為複合型編輯出版人才呢?因此,透過培養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的編輯出版人才職業發展邏輯,是統一業界和學界在編輯出版人才成長邏輯上分歧的最好辦法。
根據這一思路,編輯出版專業課程建設,一方面要不斷加強出版創意教學,進一步充實內容編輯學課程,強化專業特性,另一方面應當拓展一般人文社科類普通高校通識教育課程的知識領域,尤其要注意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科學的一般原理、學科研究方法的內容,努力透過通識教育課程和專業基礎課程打通學科壁壘,最佳化知識結構,為學生適應編輯出版工作和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註釋:
①陳娟、朱柳敏:《數字化資訊革命下的高校課程體系改革》,《湖南第一師範學報》,2003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