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小學一年級數學《認識物體和圖形》評課稿

小學一年級數學《認識物體和圖形》評課稿

《認識物體和圖形》是學生學習空間與圖形的開始。主要是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學生認識常見的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等立體圖形,知道它們的名稱,並且能夠辯認這幾種形狀的物體

《課標》告訴我們,老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廣漠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在本節課創設了大量的讓學生動手操作、用眼觀察、動口表達、用心思考的'小組合作學習的實踐活動學生始終在輕鬆、民主、和諧、愉快的氛圍下探索學習,成為課堂的主人在效地提高了問題解決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正如“課標”中所說的,使每一個孩子在數學學習中得到不同的發展。

聽完王麗老師的《認識物體和圖形》細細回顧,使我受益匪淺,課的成功之處貫穿課的始終。

1、面向全體、重視發展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整個教學環節,王老師始終把學生的體驗、探索放在首位。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透過說一說、分一分、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數一數、連一連等一系列的活動,來實現本課時的教學目標。給學生提供了大量的主動探索、體驗、領悟與創造學習的時間與空間。

2、精心預設

王教師設計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動:看、摸、想、滾等。使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四種立體圖形的特徵。由於圓柱和球的特徵比較明顯,容易辨認,而長方體和正方體容易混淆,教師要引導學生重點觀察它們的不同,比較它們的不同,並先讓學生觀察特殊的長方體,教師驗證正方體的每一個面大小一樣,從而能夠辨認長方體和正方體,再由生活中具體的物體,到脫去“花外衣”的抽象的幾何圖形,自然過渡,水到渠成。

3、駕馭生成

本課教學難點是辨認正方體和長方體,特別是學生對於有兩個面是正方形的長方體容易混淆。因此王教師對症下藥,她是這樣設計的:先認識長方形,透過讓學生看、摸,理解長方形的特點。然後學習圓柱、球,接著是正方體。這樣長方體和正方體就不易混淆了。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成功地駕馭生成,不要禁錮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要考慮得廣一些、深一些、細一些,注重過程,淡化結果,才能一被教材所禁錮,才能大膽讓學生討論交流。否則,學生不敢標新立異,不敢異想天開,就會失去自我,失去創造能力。

4、有效合作

為了避免學生在學習數學概念過程中容易出現動機不強、注意力不集中等到現象,教師用了適合小學低年級學生心理特點的遊戲法和競賽法組織教學,透過拿一拿、猜一猜、摸一摸、做一做等遊戲,讓學生在“玩”中學、在“樂”中思、在“賽”中比、在“比”中做,既加深了對各類物體特徵的認識,又培養了學生動手做,用腦想的能力,在活動中還學會了合作與創新,起到了一石三鳥的效果。也為小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為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