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最好的班主任》個人的心得體會
寒假閒暇之餘,我拿起李鎮西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書,讀中讓我有諸多感慨:如果可以重新選擇職業,你願意當班主任嗎?一直以來,我都認為自己是用心來做教育工作,是愛學生的。但面對這個問題時,捫心自問,我不敢做出肯定的回答。在思考答案的瞬間,學生的進步,學生的熱愛所帶來的幸福感可能在心頭輕輕盪漾。但我更多的想到了班主任的披星戴月,想到了班級每天都要面臨的繁雜瑣事,於是,我動搖了。也許,動搖之後會有很多的不捨,會有暫時的失落,甚至還會有後悔的一刻。
認真拜讀李鎮西的《做最好的班主任》這本書,這本書透過一個個鮮活的事例介紹了班主任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這本書寫得很實在,讀著他的文章,感覺就像是看著一集集《李鎮西的故事》連續劇一樣,書中的人物彷彿就在眼前。
李鎮西說:在學生從幼年、童年、少年到青年的成長過程中,我們應該給他們的心田依次播下三粒人生的種子:“善良”、“正直”和“機智”。教師要善待學生,才能使學生善良之心逐漸佔據主要位置。教師要用自己的人格積極影響學生,讓學生成為正直的人。教師要引導學生多學習文化知識,才能使學生成長為有智慧的人。在課堂上,如果想與學生交流對話,沒有真愛是實現不了的。
李老師對班主任的那份執著,對愛那份堅持讓人感動。他把教育事業當成自己的事業,把帶給學生一生的幸福當成一生的追求。他對學生付出的是滿腔的愛心。他不僅是學生的老師,更是學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為他懂學生們的心,他才贏得了教育引導的主動權,同時也贏得了學生對他的尊重。
從他的教學中,感覺最大的是:他不僅僅是在教書,而更多是在育人,教會本領。他多年如一日認真負責地對待學生,不管優生差生,真不容易。更難能可貴的是他都能把自己的體會寫下來,傳播出去。當初也不是想著要出書什麼的,只是一種習慣,一種責任,現在看來卻是無價之寶了,是一份上佳的教育記錄。
在《做最好的班主任》這本書中,李鎮西老師以一個班主任的細膩與認真感動著我!做一名人民教師,多一些書生氣,多一些書卷氣;多一些書香氣;多一些天之浩氣;多一些地之靈氣。讀懂社會,讀懂教育,讀懂學生,讀懂自己。遠離浮躁與平庸。做一個閱讀者,生命將更加精彩。讀完李鎮西老師的這本書後,給我最大的啟示是:“苦”中之樂,樂之無窮。
一直以來,人們總認為“班主任”是辛苦、勞累的代名詞。但是李鎮西老師用他的成就改變了我對班主任這個角色的理解。“作為教師,永遠面對的是朝氣蓬勃的臉龐,這多麼令人欣喜;作為班主任,永遠面對的是晶瑩的童心,這多麼令人驕傲;作為教育科研工作者,永遠面對的是挖掘不盡的寶藏,這多麼令人自豪!獻身於這平凡而崇高的事業,一切辛苦都是甜蜜的。”“我要讓我教的每一位學生都有一種幸運感。讓他們感到,在李老師班上的日子,是生命中最值得驕傲,也最值得懷念的一段時光。”這段發自肺腑的話讓我體會到李鎮西老師對學生深深的愛。
當一個幸福的班主任,說起來很簡單,但做起來卻“複雜”。在沒有讀李老師的書之前,我曾那麼地自信自己是“愛”學生的。讀完這本書我捫心自問,我愛每一位學生嗎?我對學生的“愛”真的是無怨無悔嗎?李老師讓我對熱愛學生的“愛”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愛學生,不僅僅是隻對自己所教的這一年或幾年負責,而是“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的一生負責”。愛學生,不單單是欣賞優秀的學生,而是“懷著一種責任把欣賞與期待投向每一個學生””。愛學生,不應是對學生的錯誤嚴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對學生的寬容”。愛就是“一份純真,一份莊嚴,一份責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還給童年”,就是為學生的“美麗人生”奠定美好的開端,這才是做老師最大的'幸福。
假期無事,靜靜地品味李鎮西《我這樣做班主任》,慢慢地消化其中的故事,儘可能多地吸收豐富的營養。
讀完此書,感受最深的就是愛,一頁頁,一行行,字裡行間都滲透著滿滿的愛,我被深深地感動了。我為教育界有這樣的班主任而高興,同時,也為自己上學時沒有被李鎮西這樣的老師教而深表遺憾。
李鎮西,一位坦蕩為真,至誠乃善,樸素即美的老師。他懂得教育是科學又是哲學,教育是技術又是藝術,他和諧完美地將它們融會起來,做到了即教書又育人,教而重樹德,授業又講人生的境界。他的教育思想和教學方法是成功的。他認為,教育不僅僅是分數,它有現實的一面更應該有理想的一面;它應該面對學生今天的需要,更應該想到學生的明天后開的發展;它應該給學生知識,更應該著眼於學生豐富健全的人格的培養。他用他的行動愛著他的學生,學生也愛著他回報著他,他們共同編撰了珍貴的有紀念意義的“班級史冊”,這六本沉甸甸的班級史冊記載了他以往教學中的點點滴滴還有滿滿的愛。
李鎮西是一位真正的教育思想者,是我們所有老師,所有班主任學習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