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設計競賽的心得體會
要參加電子設計競賽,我們首先需要明確的一點就是電子設計競賽的目的。我認為,電子設計競賽的目的,是培養我們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協作精神以及理論聯絡實際的學風。
參加電子設計競賽,有助於我們工程實踐素質的培養,可以提高大家針對實際問題進行電子設計製作的能力,促進全面素質的提高。
以上這些可以從競賽的內容,既有理論設計,又有實際製作的形式體現出來。
因此和參加其他競賽一樣,參與電子競賽是"重在參與",我們要把它看作提高自身動手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而決不能是單純的為了競賽,為了獲獎而參加。 我認為,積極地參與電子設計競賽,不僅可以充分的體會到自己動手實踐的樂趣,獲得哪怕是前進一小步時候的那種成功的喜悅,還有以下的幾點收穫:
(1)有利於我們學習能力的提高。這裡所說的學習能力包括獲取資料的能力、理解前人思路的能力、系統設計能力、動手能力、分析排除故障能力、表達能力等很多方面,電子設計競賽的賽制決定了上述能力缺一不可。
(2)有利於我們團隊精神的培養。在課堂之外實際的工作中,我們一般都要與人合作共同完成某一專案,這就非常需要團隊精神,而這一點在課堂常規教學中得到的鍛鍊是很有限的。電子設計競賽要求三人組隊參賽,集體計算成績,這就要求三個人必須互相信任、互相配合、分工合作。在順境時小組成員要相互提醒保持冷靜,逆境時要相互鼓勵共度難關,出現問題時不能相互埋怨。這些與課堂教學強調獨立性是有明顯區別的。
(3)有利於我們心理素質的鍛鍊。電子設計競賽的賽制決定了競賽結果的產生會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一個極其偶然的失誤都會導致最終的不理想結果,因此需要參賽者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全心全意投入緊張激烈的比賽,並且以一顆平常心面對最終的結果。
(4)有利於我們應變能力的提高。電子設計競賽的賽制要求我們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規定的題目,時間急迫會出現各種意想不到的結果,所以我們必須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解決問題,這就需要在平時的訓練中提高應變能力。
那麼,如何來準備電子設計競賽呢?我認為,電子設計競賽不是一個孤立的競賽,它是同我們電子科學相關專業的課程密切結合的`,是專業課體系化的過程,與培養自身全面素質是緊密相關的。因此準備競賽並不是一個短期行為,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下面我將圍繞電子設計競賽的準備談以下四點:
第一,興趣培養。
在這段時間,在業餘時間經常看些普及型的雜誌圖書,在書中遇到一些小方案也經常自己動手實踐一下。
比如辦了幾十年的《無線電》雜誌、還有《電子世界》、《電子製作》等等,毫不誇張地說,這些雜誌很經典。看這些雜誌的目的很簡單,那就是培養興趣。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華爾特·科勒斯涅克說過:"興趣可以看成既是學習的原因,又是學習的結果。正像興趣是過去學習的產物一樣,興趣也是今後學習的手段。"心理學研究也表明:一個人做他感興趣的事,可以發揮智力潛能的80%以上;而做不感興趣的事情,則只能發揮智力潛能的20%左右。
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早在兩千多年前就認識到了興趣在學習中的作用。他在《論語》中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孔子把學習劃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是知學,即知道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二個層次是好學,即愛好學習,對學習有興趣;
第三個層次是樂於學習,能從學習中獲得無窮無盡的樂趣。
在這三個層次中,知學不如好學,好學不如樂學,只有激發和培養對學習的濃厚興趣,樂在其中,才能獲得最好的學習效果。因此,我建議,求學之初的同學,要注意激發和培養學習興趣,這樣可以使自己注意力高度集中,觀察力敏銳,思維活躍,想象豐富,並且可以激發靈感,增強自信心,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
第二、"基礎知識儲備、實踐鍛鍊"。在大二到大三這個時候,我對自己就有了更高的要求。
在學好專業基礎課的同時,我重點學習了一些應用技能。
比如,我學習了一些常用EDA軟體的使用,熟悉了實驗室製版的流程,強化了自己的軟體程式設計能力,熟練掌握了硬體描述語言。在學習掌握這些實踐應用基本技能的同時,我經常會找一些方案來實踐一下。
我們學校從學校、學院到電子創新基地都給大家提供了大量資金和技術的支援,學校、學院為大家提供了各種創新基金,以及創新基地的專案訓練,再加上指導老師的幫助等等,我們的機會還是很多的,關鍵看自己是否努力了。
第三、"突擊培訓",這個我就不多說了,大致就是模擬競賽的題目,做一些模擬訓練,並且積極參加各種類似的競賽活動。
第四、"競賽後的繼續學習"。競賽完成以後,也就是我現在所處的時期。
於是,現在的我對競賽和以前的學習有了新的認識,其實比起各位研究生師兄師姐們所做的科研專案來說,我參加電子設計競賽的經歷簡直是小巫見大巫,根本不值一提的,參加競賽僅僅是使我們瞭解一些目前比較先進的技術、掌握一些實用的技能,為今後從事科研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礎,縮短"入門"的時間,但就具體的專業水平,技術水準來說,只是剛剛入門,後面還有更長的路要走。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希望在以後的日子裡能夠與大家多多交流,分享感受,共同成長,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