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節》幼兒園教案
活動目標:
1.知道臘八節的時間、來歷和風俗習慣,感受傳統民俗節日的氣氛。
2.瞭解認識各種粗糧的名稱,感知它們的外形和營養價值。
3.能積極主動的參與主題活動的環境佈置和材料收集。
4.積極主動的參與邀請爺爺奶奶來幼兒園共度節日,給爺爺奶奶送上臘八粥。
5.感受節日的歡快氣氛。
6.透過討論,激發過節日的情感,知道要愉快、合理地過節。
環境創設:
1.收集各種粗糧實物,放在科學區,讓孩子觀察認識,並瞭解其營養價值。
2. 收集臘八節飲食習俗的圖片和古詩圖片讓孩子大膽的講述。
3. 用kt板製作一隻“碗”,製作豆貼畫。
4. 教室外牆製作兩顆祈福樹,請家長和孩子在紅布條上寫上文字,畫上圖案祈福。
5. 將臘八粥裡的`八種材料陳列在主題牆上。
活動過程:
一、回憶學做臘八粥的過程,瞭解製作臘八粥的流程
1.談話匯入
師:小朋友,你們記得農曆十二月初八是什麼節日嗎?每年的臘月初八這一天,一家都要做什麼呢?
師:想熬出香香甜甜的臘八粥,嫣兒(繪本中孩子的名字)、奶奶、媽媽都做了哪些事情?
2.根據孩子回答的內容,依次翻閱繪本相應的畫面
(1)準備熬粥的東西 (大米、高粱、玉米、小米、栗子、核桃、紅棗……)
(2)洗好了
(3)準備鍋
(4)煮臘八粥
小結:看來熬出香香甜甜的臘八粥,嫣兒、奶奶、媽媽都做了不少事情呢!
二、探究製作流程,繪製臘八粥製作序列表
1.邀請助教家長,介紹食材。
師:今天我們班請來了兩位熬製臘八粥的高手,瞧瞧她們是誰?(請兩位媽媽出場)兩位媽媽帶來了許多東西,一起來看看吧。
孩子圍在桌子旁,家長引導孩子說出食材、準備的用具。
2.引導孩子大膽表述製作臘八粥的方法。
師:準備這些東西是要幹什麼呀?你們會煮嗎?看來小朋友都學會煮臘八粥了!火帽子和跳跳蛙特別打來電話吵著要學煮臘八粥,你願意教教他們嗎?
師:怎樣才能熬出香香甜甜的臘八粥呢?先放什麼,再放什麼……
3.幼兒分組合作,探究製作流程,嘗試在序列表中畫熬製臘八粥的步驟。
師:你們說得都很棒!下面我們分組再來煮一次,並且把製作臘八粥的方法按順序畫下來,好不好?
(1)幼兒分兩組討論
師:要先商量好誰負責煮臘八粥,誰負責觀察記錄。
(2)幼兒邊煮臘八粥,邊觀察、記錄。
4.請幼兒分享熬製臘八粥的方法。
師:誰能根據記錄的步驟圖,說一說怎麼熬製臘八粥?
小結:看來要想熬製出香香甜甜的臘八粥,首先要給事情排排隊,先放什麼,後放什麼,排好隊後,再按照這個順序來做,一定能完成得很好。
附臘八粥兒歌:
小孩小孩你別饞, 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粥,喝幾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炸豆腐。 二十六,燉羊肉。
二十七,殺只雞。 二十八,把面發。
二十九,煮饅頭。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小百科:臘八節,俗稱“臘八” ,即是農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一些地區有喝臘八粥的習俗。相傳這一天還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稱為“法寶節”,是佛教盛大的節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