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的隊日活動教學實錄
教材簡析:
《蘇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下冊)在初步認識了乘法的意義,學習1-6的乘法口訣後,安排了一次實踐活動。教材提供了一幅學生感興趣的隊日活動情景圖。要求學生利用學過約有關乘法知識,自主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這個活動中,教材向學生提的問題少了,只有每個帳篷裡住多少人?而留下了許多可提出問題的素材。直接告訴學生的資訊少了,只有釣魚學生的一組對話,其他都隱含在圖中,給學生許多收集資訊的空間。教材的.這些變化,體現了課程標準的思想,體現了實踐活動的意義和價值。
活動過程:(用投影出示活動場景圖)
師:今天我們這裡來了一群可愛的小朋友,他們組織了一次有意義的隊日活動。請同學們仔細看看,圖上都有些什麼?小朋友們各參加了哪些活動?(學生認真觀察並悄悄說著:你看,這些鳥窩多美呀!他們在野炊呢!……同學們顯得特別感興趣。)
師:誰能給大家介紹一下,他們參加了哪些活動?學生紛紛舉手。
一位同學站起來說:我看見小朋友們有的釣魚,有的洗菜,有的搭帳篷,有的燒烤食物。草地後面有些樹,樹上有鳥窩。
師:請同學們再仔細觀察各種活動再數一數,你還能發現什麼?
話音剛落,一位同學主動站起來說:&qut;我看到搭了三個帳篷,每個帳篷有三個人搭。&qut;這個回答啟發了其他同學。於是,大家紛紛發言找出了畫面中很多隱含的資訊。
師:蔬菜老師提出了一個數學問題:每人用一條毛巾,你知道每個帳篷裡住多少人嗎?誰能解答這個問題?
指名回答並板書;5×22×55+5
師: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試試看。學生思考了片刻。
生1:燒烤食物的有4組,其中3組每組有4人,還有一組5個人,一共有多少人?
有學生說:&qut;這個問題太簡單了!&qut;老師看到這個情況,就要求學生獨立完成。
方法一:4+4+4+5=17(人)
方法二:4×3+5=17(人)
生2:&qut;總共有多少條毛巾?
方法一:5+5+5+5+5+5=30(條)
方法二:5×6=30(條)
方法三:10×3=30(條)。
有人對方法三表示異議。教師追問:你是怎麼想的?
學生回答:&qut;每個帳篷前有10條毛巾,有三個帳篷,就有3個10,3個10是30,所以用乘法計算,10×3=30。&qut;在上述過程的啟發下,同學們發言的積極性更高了。為了滿足學生的這種願望,教師不失時機地安排了小組學習。大約10分鐘後,各小組都安靜下來了。突然,一個小組的代表說:&qut;我們小組還有一個問題:今天參加活動的小朋友總共有多少人?
這時,教室裡沉默了。由於問題有一定的難度,教師提出先分組討論,再由小組代表彙報。頓時,教室裡沸騰起來了。同學們七嘴八舌說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