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講話稿

市委經濟工作會講話稿

市委經濟工作會講話稿

同志們:

這次市委經濟工作會議是一次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的學習會,也是一次堅持既定科學思路、凝神聚力推動經濟發展的落實會。主要任務是,總結2011年工作,部署2012年任務,動員廣大幹部群眾進一步認清形勢,堅定信心,真抓實幹,奮力推動全市經濟更好更快發展。下面,我講三個問題。

一、2011年經濟工作回顧

2011年,市委帶領全市各級組織和廣大幹部群眾,深入落實全省建設“八大經濟區”和實施“十大工程”戰略部署,堅定不移上專案、調結構、轉方式,推動經濟社會實現又好又快發展,成為各項事業發展較快、城鄉面貌變化較大、人民群眾得實惠較多的一年,取得了“十二五”的良好開局。

(一)發展速度進一步加快。2011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0651.8億元,首次突破千億大關,增長14%。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工業增加值318.7億元、主營業務收入922.8億元、利稅101.6億元,分別增長18.5%、20.9%和10.9%。糧食總產再創歷史新高,達到215億斤,增長8.9%。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13.1億元,增長34.1%,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0.3個百分點。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690.4億元,增長14.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17.2億元,增長17.5%。

(二)發展質量進一步提升。財政總收入實現141億元,增長27.8%,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04.5億元,增長34%,首次邁上百億臺階。三次產業協調發展,一二三產業比重調整為22.3∶41.8∶35.9。非公有制經濟完成增加值514億元,增長20%。裝備製造、食品加工佔規模以上工業69.5%。種植結構不斷最佳化,綠色作物種植面積佔耕地總面積的35%。畜牧業產值170億元,佔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37.5%。第三產業增加值實現382.8億元,增長12%。

(三)發展環境進一步改善。堅持軟硬環境並舉、整治建設並重,努力打造宜居宜業城市。在“硬環境”建設上,修訂編制了城市總體規劃和濱水城市建設規劃及勞動湖南擴、齊齊哈爾新站區域、黑龍江將軍府復建等專項規劃,城鄉建設規劃體系不斷完善。紮實推進重點工程建設。中匯城一期、勞動湖南擴工程開工建設,中華東路升級改造、卜奎大街新建工程順利完成,齊富嫩江大橋和齊富公路竣工通車,齊扎公路建設進展順利。深入建立“三優文明城市”,城鄉環境更加整潔有序,榮獲省級衛生城稱號。開展城鄉綠化攻堅戰,森林覆蓋率和城區綠化覆蓋率分別達到9.6%和40%。加快小城鎮和中心村建設,依龍鎮整鎮推進取得明顯進展,24個省市兩級試點小城鎮完成投資5億元,首批9個城中村改造有序推進。在“軟環境”建設上,實施領導幹部包保重點專案和重點企業活動,及時解決了專案建設和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開展企業民主評議活動,圍繞行政審批、工程建設、土地出讓、資源管理、徵地拆遷補償等制定出臺了20餘項制度規定,優化了行政審批流程。

(四)發展基礎更加堅實。專案建設取得新突破,既為當期發展提供了支撐,又為今後發展積攢了後勁。2011年實施重點專案201項,其中超億元專案154項,超10億元34項,超百億元5項,總投資2050億元,完成投資209.9億元。中國一拖(黑龍江)東方紅工業園大馬力拖拉機如期下線,新能源汽車即將下線,中恆生物醫藥產業園完成前期基礎工作,中糧玉米深加工專案味精和澱粉生產線投入生產。園區建設“15211”工程進展順利,在建專案31項,總投資612億元,完成投資61億元。齊齊哈爾高新區晉升為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新進展,開工建設了中北引擴建配套灌區工程和泰來引水工程,改造續建了衛星灌區、音河灌區、江東灌區節水配套工程。招商引資成效顯著,引進國內資金360億元,實際利用外資2.7億美元,分別增長30%和20.4%。

(五)發展成果更加惠民。全市城鎮居民人均收入1.4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725元,分別增長12%和26.1%。全市貧困人口由上年的42.7萬人減少到36.3萬人,下降了15%。深入實施“創業帶就業”工程,全市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1.4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9.3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5.1萬人。城鎮基本養老、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到41.8萬人和171萬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61萬人,參合率99.7%。“兩改”工程紮實推進,拆遷棚戶區156萬平方米,建設回遷房2萬套、140萬平方米;改造泥草房3.6萬戶、308.5萬平方米,農村磚瓦化率達到70.6%。傾力打造“孝親敬老之城”,被命名為全國首個“國際老年友好型城市”。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看到存在的差距和問題。主要是:產業結構有待進一步最佳化,牽動發展的戰略性大專案還不多;體制機制性障礙尚未破除,重點領域的改革任務十分艱鉅;對外開放層次不高,招商引資實效性需要加強;就業和社會保障壓力較大,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任務繁重;經濟發展環境不夠寬鬆,中梗阻現象時有發生等等。這些都需要我們下大氣力認真加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