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繪畫/書法

《論中國的繪畫》閱讀答案

《論中國的繪畫》閱讀答案

論中國的繪畫

宗白華

中國繪畫裡所表現的最深心靈究竟是什麼?答曰,它既不是以世界為有限的圓滿的現實而崇拜模仿,也不是向一無盡的世界作無盡的追求,煩悶苦惱,彷徨不安。它所表現的精神是一種“深沉靜默地與這無限的自然,無限的太空渾然融化,體合為一”。它所啟示的境界是靜的,因為順著自然法則執行的宇宙是雖動而靜的,與自然精神合一的人生也是雖動而靜的。它所描寫的物件,山川、人物、花鳥、蟲魚,都充滿著生命的動——氣韻生動。但因為自然是順法則的,畫家是默契自然的,所以畫幅中潛存著一層深深的靜寂。就是尺幅裡的花鳥、蟲魚,也都像是沉落遺忘於宇宙悠渺的太空中,意境曠邈幽深。至於山水畫如倪雲林的一丘一壑,簡之又簡,譬如為道,損之又損,所得著的是一片空明中金剛不滅的精粹。它表現著無限的寂靜,也同時表示這是自然最深最後的結構。有如柏拉圖的觀念,縱然天地毀滅,此山此水的觀念是毀滅不動的。

中國人感到這宇宙的深處是無形無色的虛空,而這虛空卻是萬物的源泉,萬動的根本,生生不已的創造力。老、莊名之為“道”、為“自然”、為“虛無”,儒家名之為“天”。永珍皆從空虛中來,向空虛中去。所以紙上的空白是中國畫真正的畫底。西洋油畫先用顏色全部塗抹畫底,然後在上面依據遠近法(或名“透視法”)幻現出目可睹手可捉摸的真景。它的境界是世界中有限的具體的一域。中國畫則在一片空白上隨意布放幾個人物,不知是人物在空間,還是空間因人物而顯。人與空間融成一片,俱是無盡的'氣韻生動。我們覺得在這無邊的世界裡,只有這幾個人,並不嫌其少。而這幾個人在這空白的環境裡,並不覺得沒有世界。因為中國畫底的空白在畫的整個意境上並不是真空,乃正是宇宙靈氣往來,生命流動之處。笪重光說:“虛實相生,無畫處皆成妙境。”這無畫處的空白正是老、莊宇宙觀中的“虛無”。它是永珍的源泉、萬動的根本。中國山水畫是最客觀的,超脫了自己主觀地位的遠近法以寫大自然千里山川。或是登高遠眺雲山煙景、無垠的太空、渾茫的大氣,整個的無邊宇宙是這一片雲山的背景。中國畫家不是以一區域具體的自然景物為“模特兒”,對坐而描摹之,使畫境與觀者、作者相對立。中國畫的山水往往是一片荒寒,恍如原始的天地,不見人跡,沒有作者,亦沒有觀者,純然一塊自然本體、自然生命。所以雖然也有陰陽明暗,遠近大小,但卻不是站立在一固定的觀點所看見的造型的形色陰影,如西洋油畫。西畫、中畫觀照宇宙的立場與出發點根本不同。一是具體可捉摸的空間,由線條與光線表現。一是渾茫的太空無邊的宇宙,此中景物有明暗而無陰影。有人慾融合中、西畫法於一張畫面的,結果無不失敗,因為沒有注意這宇宙立場的不同。清代的朗世寧、現代的陶冷月就是個例子。中國畫中不是沒有作家個性的表現,他的心靈特性是早已全部化在筆墨裡面。有時抑或寄託於一二人物,渾然坐忘于山水中間,如樹如石如水如雲,是大自然的一體。

所以中國宋元山水畫是最寫實的作品,而同時是最空靈的精神表現,心靈與自然完全合一。花鳥畫所表現的亦復如是。勃萊克的詩句:“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國”,真可以用來詠贊一幅精妙的宋人花鳥。一天的春色寄託在數點桃花,二

三水鳥啟示著自然的無限生機。中國人不是像浮士德“追求”著“無限”,乃是在一丘一壑、一花一鳥中發現了無限,表現了無限,所以他的態度是悠然意遠而又怡然自足的。他是超脫的,但又不是出世的。他的畫是講求空靈的,但又是極寫實的。他以氣韻生動為理想,但又要充滿著靜氣。一言以蔽之,他是最超越自然而又最切近自然,是世界最心靈化的藝術,而同時是自然的本身。表現這種微妙藝術的工具是那最抽象最靈活的筆與墨。筆墨的運用,神妙無窮,也是千餘年來各個畫家的秘密,無數畫學理論所發揮的。

(選自《美學散步》,有刪節)

1.下列說法符合文意的兩項是( )( )

A.中國畫所啟示的境界是靜的,因為中國傳統哲學認為,自然法則是雖動而靜,畫家順應自然,故畫中無須表現世間生命的動。

B.中國古代的哲人們認為,世間永珍、世間萬物生命的靈動,乃至生生不已的創造力,都來源於宇宙深處的無形無色的虛空。

C.因為認識宇宙的立場和出發點有著本質的區別,因此不可能將中國畫和西洋畫的畫法融合在一張畫中,古今失敗的例子很多。

D.中國畫常在一片空白上隨意布放幾個人物、一處雲山煙景,因此往往顯得荒寒,就像原始的天地,看不出作畫者的個性特徵。

E.國畫追求深沉靜默與無限自然合為一體的精神境界,而宋元山水畫卻是最寫實的作品,堪稱傳統中國畫中的獨樹一幟的另類。

2.根據文意,下列對中國畫與西洋畫的不同點的推斷不合理的一項是( )

A.中國畫的畫底不著色,而西洋畫的畫底全部著色。

B.中國畫中的景物有明暗無陰影,而西洋畫注重明暗陰影變化。

C.中國畫顏色單純無光,而西洋畫油色光彩靈動。

D.國畫從不使用模特,而西洋畫必須使用模特。

【答案】

1.BC

2.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