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倫·凱勒》教學實錄模板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海倫凱勒》,有的讀出了一個可憐不幸的海倫,有的讀出了堅強不屈的海倫,有的讀出了快樂的海倫。邊讀邊想,你從哪裡讀出這樣的海倫,可以圈圈劃劃,開始吧。(生讀)
師:語言有溫度,字詞知冷暖。請大家認真地體會,一句話,一個詞,甚至一個標點。讀好的同學可以先相互交流一下。
師:哪裡可以讀出她的不幸。
生: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
師:(出示)這裡用的是“隔開”、“隔斷”嗎?是“隔絕”,從這裡你看出什麼?
【學生去想象是有必要的,這帶有點文學欣賞的味道在裡面,但我們也應該注意語言文字的訓練到落實。】
生:她再也看不到美景,聽不到美妙的歌聲了。
師:是啊,(師範讀末句)
指名讀
師:補充《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的句段。
【此文在運用上似乎是給學生以知識的拓寬和對文字的理解,但僅僅依靠讀了一遍幾可以了嗎?也可以這樣說,學生在毫無知情的情況下聽了一遍,對文字自身的理解起哪些真正的效應呢?】
再指名讀。
師:讓我們和她一起從不幸中走出來,看看哪裡可以看出她的堅強不屈。
生:她不分晝夜――摸出了血。
師:(出示:補充資料:摸盲文)
指名讀補充資料。再來讀一讀這段話。你能讀出什麼?
生:付出了許多的努力。
師:範讀,點出“不分晝夜”、“拼命摸讀”、“不停書寫”、“摸出了血”。
師:她在書中這樣寫道:“我用整個身心――想把一生擠到一天來過。”
再指名讀。師範讀。生仿讀。
生:“為使我的夥伴,――練習、練習、練習。”我從這句話中讀出她的不屈不折。我們讀課文只讀兩三遍,又渴又累,要讀幾個小時。
師:也是聯絡自己的生活來說的。有沒有同學根據相關的詞語,讀出自己的感受。
生:我讀到“不分晝夜”時,感覺到她為了學會說話,不停地學習,這要付出多少的努力啊。
師:聯絡上下文,她能像我們小時候那樣說話嗎?怎麼學的?
生:她用觸覺來練習說話。
師:引讀――(為使―――――練習。)再練習第七自然段讀讀。聯絡上下文想想,你想到了什麼?同桌之間討論討論。
生:她是多麼的堅強,付出的.努力是我們常人的幾十倍,幾百倍、幾千倍。
生:我也讀出了她的堅強,只要堅強就不怕練習。
師:抓住關鍵語句,上聯下串,就能對她的更為完整、深刻的理解。
(生齊讀)師範讀最後一句,指名讀。
【教師在教學中,讓學生分段分部分分文字去理解海倫的品質,這樣的“隔離手術”妥當嗎?海倫的品質應該是包含在任何一個段落與文字中的,而非是斷章取義。】
師:語言有畫面,字詞見形象。你能根據第六、七自然段的文字,用自己的話說說你想到的情景。
生:我彷彿看到她坐在窗前,等著薩勒老師來。老師來了,開始跟著老師用觸覺學說話。――
生:夜幕已經來臨了,但海倫在跟著老師練說話――
師:學習的過程是艱苦的,但她在學習中獲得了快樂。再讀一讀,有什麼疑問嗎?
生:學習這麼艱苦,怎麼能獲得快樂呢?
師:我讀時也產生了這樣的疑問,我從這本書裡找到了答案。聽錄音,看看是否找到了答案。
(錄音:學習“水”的片段)
生:因為“水”這個單詞賦予她的知識、自由,她的生命有了新的開始。
師:開始矇蔽了她的眼睛,卻用知識了喚醒了她。一起來讀讀這段。(原來“水”就是這種――)
師:聽老師讀課文中的第五自然段,你邊聽邊想,你彷彿看到了什麼樣的海倫。
(師範讀第五自然段)
生:我看到了一個熱愛生活的海倫。
師: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生:她好像伸出手撫摸花瓣。
師:你看到了什麼?
生:我彷彿看到了她在林中漫步,一陣風過,花瓣從她身邊飄過。
師:她的笑容是多麼燦爛,心中是多麼快樂,盲聾啞帶給給的痛苦已經沒有了,請大家快樂地讀一讀這一段。
師:同學們,她一歲半就失明、失聰,但沒有放棄生活。她考上了大學,像她的沙利文老師。
把你最想說的話,大聲地充滿激情地說出他的話。
生:陽光總在風雨後,會有彩虹的。困難並不害怕,只要我們像海倫一樣,困難會向我們低頭的。
生:堅持到底,就是勝利。
生:平凡的人會在困難中沉淪,堅強的人會讓困難為你低頭。
生: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像為你開啟一扇窗。
【“講解”是理解文章的一種方法,“感悟”是一種提升,但是我們要時刻注意的是課堂教學的“有效”是第一位的。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有出現泛泛而談的現象,究其原因我想主要是因為他們沒有整體性地好好去讀,沒有多讀,而是在“聽”老師讀,於是“思”便成了“隨師而流”。學習教材,應當要注意“素材”(文字)的實際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