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建築/建材/工程/家居

畢業生建築工地實習報告

畢業生建築工地實習報告

簡言之,安全效益之間是一種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關係。我認為工地上的每一位負責人都應該在其位,司其職,真正將自己肩上的責任擔起來,絕不應該翫忽職守。當然,我知道,課本與現實是有差距的,課本中所寫的各種規範,規則在實際操作中有很多都被埋沒了,可是我總覺得我們不僅要對一項工程負責,更要對正在施工的人員和將來使用的業主的生命財產負責。這應該是我們建築業最基本的職業道德。暫且不說我們的前輩們是如何工作的,至少我們新一代的大學生應該努力縮小這個差距,秉承嚴謹的工作作風,做出優良的工程。我,就是這麼想的。

在未來的幾天我們觀看了一次影片,進了三次工地。

還記得第一次進工地時我就感覺自己學到了很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第一次進工地老師就帶我們區別了男女廁所。說來似乎有點可笑,但就是可以透過地上洞口的個數,大小來區別出男女廁所。這讓我想起徐工

工。徐工將我帶到六樓時就給我指著地面,告訴我這一塊是臥室,這一塊是衛生間,這一塊是廚房,我當時特別佩服徐工,同時也特別納悶,為什麼他看著地面就能把各個房間區別出來,而我怎麼看都只看到地面。後來徐工才告訴我透過地面上預留的管線和洞口就可以區別了,現在想想,其實和我們區別男女廁所用的是同一種方法。一幢幢的房屋似乎也沒那麼神秘,只要細心觀察,用心思考,就可以知道每一個構造為什麼會出現在那個位置。在出廁所門口時,來時又讓我們觀察了一下門口的處理。在磚縫中我們看到有幾個很小的木楔,老實說這是在安裝木門框時固定門框用的。因為木頭的拔釘性比水泥和磚石的好,有利於門框的穩定。

外牆面鑲貼瓷磚時,外牆上有許多用細線佈設的網格,這樣就可以保證瓷磚能被整齊的鑲貼。後來老師又簡單的向我們介紹了一下樑的分類。梁按其在結構中的位置可分為主樑、次梁、連梁、圈樑、過樑等。門窗洞口上的橫樑,支撐洞口上部砌體傳來的荷載;傳遞荷載的窗間牆。常用形式:磚砌過樑,鋼筋磚過樑和鋼筋混凝土過樑。圈樑:砌體結構房屋中,在砌體內沿水平方向設定封閉的鋼筋砼梁。

在砌體結構房屋中設定圈樑可以增強房屋的整體和空間剛度,防止由於地基示均勻沉降或較大振動荷載。在地震區,圈樑的主要作用有:增強縱、橫牆的連結,提高房屋整體性;作為樓蓋的邊緣構件,提高樓蓋的水平剛度;減小牆的自由長度,提高牆體的穩定性;限制牆體斜裂縫的開展和延伸,提高牆體的抗剪強度;減輕地震時地基不均勻沉降對房屋的影響。實習中我們看到的牆體大部分都是用空心砌塊砌成的,推行使用空心磚是國家的方針政策,也是工程中的'需要,空心磚有隔熱、隔聲、質量輕、可以節省材料等優點。

第二次上工地時,我們主要學習了防水的做法。在樓頂我們看到了SBS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和冷底子油。這些材料的氣味很難聞,我們一上樓頂就感覺不舒服。剛上去時看見工人師傅正在鋪貼防水卷材,他們一邊鋪貼一邊烘烤。我們之前曾看過有關做防水的影片,老師也講過用火烘烤卷材可以使卷材與樓面緊密結合,防止卷材鼓脹影響防水效果。在鋪貼防水卷材時還需上翻250mm或300mm,這樣可以使雨水順著天狗拍到排水管道中,防止雨水順著接縫迴流到卷材下面。這也就是我們在《房屋建築學》中學的泛水。在講解屋面防水的過程中老師還提到了後澆帶的概念。後澆帶是在建築施工中為防止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由於溫度、收縮不均可能產生的有害裂縫,按照設計或施工規範要求,在基礎底板、牆、梁相應位置留設臨時施工縫,將結構暫時劃分為若干部分,經過構件內部收縮,在若干時間後再澆搗該施工縫混凝土,將結構連成整體。

實習期間老師還帶著我們觀看了基坑壁支護過程的影片。在影片中我們看到了處理基坑壁的全過程。工人師傅先在基坑壁上鑽孔,用洛陽鏟將空洞中的泥土掏空,再將混凝土灌入洞中。然後在基坑壁的外側佈設鋼絲網格,將基坑壁覆蓋,並向鋼絲網格上噴射水泥砂漿。就是用這種方法加固基坑壁,防止四周土體垮塌。我想這種方法應該多用於地下水位較高,地質結構較不穩定的地區,我們家鄉那種沙石地質狀況很少對基坑進行支護。

整個實習過程持續了近兩週,收穫是不少的,自己的所學和今後的工作實際還是有差距的。這次實習雖然時間不長,但是接觸到了許多之前不曾瞭解的東西。許多知識都是以前在書本上所學不到的。透過這次實習,我增強了實踐能力,離開了書本,切身來到工地才真正感受到實習的必要性,也使我認識到基礎知識的不紮實。在實習過程中我發現我們這個專業很有探索發展的餘地。實習中我看到了建築材料的不必要浪費,這一方面與工人的節約意識有關,一方面也與監管人員的統籌管理有關,如果能夠有效的節約資源,那麼或許可以產生更多的經濟利益。另外,施工現場內外堆放著一些建築垃圾,這些建築垃圾的堆放既不美觀又汙染環境,能否將這些建築垃圾回收利用,變廢為寶也是我們可研究的一個問題。總之,目前,我認為很多工程在施工管理中海存在很多不足,我也希望自己能在今後的學習中探索出更多更好更有效的組織管理方法,工作後將其運用進去,做出優良的工程。

在此感謝辛勞為我們指導的老師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