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心得體會

社群基層工作心得體會

關於社群基層工作心得體會範文

目前中國的醫療保障制度還不夠完善,保障標準也不夠高,大部分百姓在面臨就醫問題,特別是遇到疑難雜症時往往束手無策,甚至會出現家財散盡的狀況。此時,醫療救助對緩解這些燃眉之急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在實際工作中感受到這項政策落實的還不夠好,在此我針對此問題談一些個人看法。

就我市而言,醫療救助主要針對的是低保家庭人員和邊緣困難群體,需具備的條件是:必須為住院治療的患者;在經過醫保環節(低保家庭人員還需經過“濟困病床”環節)後個人花費超過起付線(低保家庭人員為xx元,邊緣困難群體為5000元),方能由社群上報至街道,再由街道上報至民政局,民政局稽核通過後報至財政局,財政局審查通過後撥款至民政局,民政局將款項撥付給街道工作人員,最後由街道工作人員將救助金下發至患者手中。每人每年的救助上線為5000元。

整個過程財務制度非常規範,各級領導的把關、簽字、單位公章、領取人簽字、返回彙總表等都很完備。這樣的環節設定對於確保醫療救助金的準確發放確實起到了很大作用,透過層層稽核把關,基本上保證不會出現騙取或挪用醫療救助金的事件發生,這是值得肯定的,但問題也隨之而來,許多困難家庭首先要在勞動與社會保障部門報銷部分醫療費用,這個週期就比較長,低保家庭還需經過“濟困病床” 環節,週期就更長了,而有些定點醫院不主動向患者介紹濟困病床政策,本來是幫助窮人減輕就醫負擔的好政策落實的並不好。經過這兩個環節再申請醫療救助金,又需經歷一個漫長過程,可疾病是不等人的,病人的生命健康需要與時間賽跑,醫院不是慈善機構,不會耐心等待救助金下撥後再收費。此外,起付線偏高,封頂線偏低也對困難病患的幫助不大,尤其是重症患者,花費動輒十幾萬到幾十萬,即使享受到全額,也僅為區區5000元,面對鉅額醫療費用來說無異於杯水車薪。

那麼,只有從實際出發,重新制定新的救助政策,方能對困難群體給予真正的幫助,對此我有一點建議:

首先降低起付線標準,根據XX市的實際情況,制定更符合實際情況的起付線標準。

其次提高救助標準,由目前的5000元升至更高標準,而且這個標準可以根據患病程度、就醫費用制定多個標準,例如一般的病症可制定一個較低的標準;重症則可制定較高的標準。

再次,切實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可從兩方面入手,一是減少審批環節,這需要民政、社保、衛生部門的協調合作;二是提高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真正把群眾的事情當作自己的.事情,有一件就要馬上解決一件,不要拖拉和堆積。

第四,與定點醫院協調解決部分病患無錢入院進行先期治療的問題。可由民政部門協調,讓病患先入院治療,後由民政部門墊付醫療救助金。

第五,擴大救助範圍。目前醫療救助金僅針對住院治療的患者,但一些慢性病或特殊病種還需長期服藥治療,這些門診治療費用經過長期積累數額可觀,也對患者家庭造成不小的經濟負擔,因此,可讓這部分人將平日門診花費的清單收集起來,達到一定數額時給予適當救助。

第六,建立臨時性醫療救助應急基金。可使用這筆基金靈活處理實際工作中遇到的急事、特事、難事,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處理解決好這些問題,使群眾收益。

第七,真正落實好濟困病床制度,讓困難群眾享受到政策溫暖。

第八,定期回訪制度的建立,使相關部門能夠及時掌握對困難病患的救助效果和是否還存在就醫方面的其他困難,並及時伸出援手。

第九,醫療救助不僅是物質方面的幫助,還應給予政策和精神方面的幫助。例如提供政策解答、幫助病患及家人尋求解決辦法、協調其他部門對其幫助、對病患進行疏導和安慰等。

最後,對醫療救助政策進行宣傳指導,讓群眾真正瞭解到存在就醫困難問題後找哪些部門、需要哪些材料、審批發放醫療救助金的週期,使群眾少走冤枉路、少花冤枉錢、儘快解決面臨的實際困難。

齊家治國平天下,小家安則國家安,每一個家庭都是國家的一個“細胞”,只有“細胞”能健康飽滿的生活,國家才能執行的平穩、發展的和諧,因此是否關注每一個家庭的興衰,是否努力解決好每一個家庭遇到的實際困難將直接關係到整個國家發展穩定的大局。

作為一名基層工作者,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是替國家履行職責,就是為國家和人民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