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邊的卡夫卡》讀後感作文
花了四五天的時間斷斷續續地把這本書讀完。看最後一部分的時候是在上班的公交車上,天氣晴好,坐上開往北悉尼的班車,捧著IPAD讀了一路。因為一直有暈車的習慣,所以總是停頓下來看看窗外。悉尼的清晨,陽光燦爛的不像樣子,金子一般的光芒均勻地灑在路人的身上,鋪在路上,穿過睫毛射進瞳仁校來來往往匆匆忙忙西裝革履的人們,看起來很精神。我總是覺得西裝很能襯托男人的氣質,故而穿西裝的男人最帥。今天想想,恐怕是那黑色,白色,灰色才能把人裝點得如此嚴肅和挺拔。穿過伊麗莎白大街,右邊的海德公園綠的發亮,瑩瑩地讓人移不開眼。左側透過層層建築的縫隙,可以窺見佐治街上佇立的教堂。如此清晨,讓愉悅把自己釘得死死地,全然沒了昨天逃離萬惡城市心情。“太明亮的天空了”,我想“彷彿可以力透紙背,書裡主人公的痛苦,所經歷的劫難,被如此明媚地烤炙著,還能剩下幾絲痛苦沉鬱呢。”就在這樣的天氣裡,懷著如此心情,我頗有些遺憾的看過最後一行。
作者在書的前言裡說道選擇主人公為少年的原因,最重要的一條既是可塑:未知的世界,未成熟的身心,兩者碰撞,要擦出怎樣的火花。“他們的靈魂仍處於綿軟狀態…他們身上類似價值觀和生活方式那樣的因素尚未牢固確立。然而他們的身體正以迅猛的速度趨向成熟,他們的精神在無邊的荒野中摸索自由…把蛻變,搖擺的靈魂描繪在小說這一容器中,藉此展現一個人的精神究竟將怎樣的故事性中聚斂成型,由怎樣的波濤將其衝往怎樣的地帶”村上選擇了一位十五歲的少年,把關於俄狄浦斯的荒誕詛咒加諸在這個現代少年身上,讓人擔憂心悸。他揹負著逃離詛咒的決心,要變成頑強的少年。“他沉浸在深深地孤獨中,一個人奔赴陌生的地方”作者以為“卡夫卡君的許多部分是我,又同時是你。年齡十五,意味著心在希望與絕望之間碰撞,意味著世界在現實性與虛擬性之間遊移,意味著身體在跳躍與沉實之間徘徊”。譯者林少華在開頭揭示了書中的隱喻。“卡夫卡”在捷克語中的意思是烏鴉,阿拉伯人眼裡的“預兆之父”,右飛為吉,左飛為兇,因而為悖論的絕妙象徵。此乃書名的第一層隱喻。第二層則是奧地利猶太血統作家弗蘭茲卡夫卡以及其作品的對映。布拉格人習慣以“卡夫卡式”比喻生活的荒謬,一如卡夫卡作品的悖謬密集體:命運的偶然與必然,內市與衝動,不安與執著,懦弱與頑強,絕望與救贖,一如《海邊的卡夫卡》情節所示。
讀罷只能深深喟嘆。村田卡夫卡君最初的出走讓我深感他的`靈魂深處的焦躁不安,他鍛鍊身體,舉止成熟,考慮周全,儼然一副早熟的少年模樣,與他父親加諸在其身上的詛咒不無關係。佐伯的出現,催生了卡夫卡君心中愛的萌芽。她是他的母親,她也是他的情人。這份愛,如荒野裡漫生的野火,洶湧,放肆,無法遏制,不可遏制,在心的荒野燎原。茲茲火苗燃燒理智,覆滅理性,催生激情,點燃愛慾也溫熱身體。他無法從詛咒的鼻息下悄然遁走,也無法忤逆命運的安排,但這一切又充滿了必然性。基因間的相似導致相互吸引,併產生愛情,看似荒誕,卻似乎也理所應該。兒童時期的孩子們眷戀父母,村田卡夫卡君在四歲時面對的是母親和姐姐離開的背影。沒有父愛,依戀的情感被壓抑,卻沒有消失,它隱藏在心裡的那座圖書館,無甚編號,無從拾起。而後,全在見到十五歲的佐伯後,陡然升溫。與佐伯的最後一面, 她讓他回去,回到入口去,找到了愛,確認收到了愛的卡夫卡君,懷著對佐伯的愛戀,找回了自己,回到了現實。村上曾說這個故事是一個少年通向堅強的孤獨旅程。誠然不錯。但我也堅信這個一個收穫愛的故事,無論這愛來自子宮,或通向陰道。堅強,始於愛意。
可這愛意為什麼不來的早些呢?倘若佐伯愛上田村先生,便沒有了詛咒,也沒有了母姐的離開,更沒有今天的卡夫卡君。但佐伯是愛著那海邊少年的,那是她生命的意義。因為固執地愛著,卻導致了後來一系列故事的必然。這似乎又回到了最初關於悖論的觀點,愛能催生堅強,愛也能促成悲劇。佐伯固執地回憶了一生,卻讓中田付之一炬。最後,她希望卡夫卡君懷抱著這段感情的回憶離去。
回憶,愛意,如浪花般拍打著美好與悲劇的沙灘,卡夫卡君走在那裡,我走在那裡,你也走在那裡。
海邊的卡夫卡,村田卡夫卡?
讀到最後,我的頭腦已不甚清晰,刺眼的陽光炙烤著可憐的思緒。
只是突然想起莊周與蝶
莊周夢蝶乎? 蝶夢莊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