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三年級《撈鐵牛》教學片斷實錄
教學片斷實錄如下:
師:讀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學看大螢幕,體會撈鐵牛的準備過程。你想對它的準備過程說些什麼呢?
生:他準備的東西很多。
師:誰還有什麼理解?
生:他準備的過程很有順序。
(此時的學生沒有說出老師想要的答案:細緻周密。老師想從反面帶著學生來理解,就是讓學生提出不理解的問題。但結果如何呢?)
師:你對準備工作有不理解的地方嗎?
生:(沒有舉手的,似乎都理解)
(此時老師很尷尬,只有自己來提出問題)
師:為什麼要並船搭架?
生:不併在一起船容易歪。
師:不要從反面想。誰再來說說。
生:——————————————
(此時沒有舉手的了,老師只有自己來說)
師:船靠在一起,搭個架子,這樣使浮力一致。那麼為什麼要備船裝沙呢?讀第四自然段去找答案。
生:裝沙是為了撈鐵牛的需要。
師:誰再來說說?
生:把船上的沙鏟到黃河裡去才能撈上鐵牛。
師:行。為什麼懷丙要讓人摸清八隻鐵牛沉在哪兒?
生:不摸清鐵牛沉在哪兒你的繩子往哪兒拴哪?
(聽到這兒,有的老師發出了輕輕的笑聲,學生的回答是多麼的直白,沒有一點轉彎的意思,從反面體現了老師所設計的.問題是多麼的不恰當。)
師:你覺得他的準備工作怎麼樣?
生;非常充分。
師:不但充分而且是那樣的周密細緻。誰來讀讀這一段?
生:——————————
(由於理解的不到位,學生讀的也不到位)
賞析:
學習本文應有兩個目的:一是理解中心思想,二是學習按順序的寫作方法,在講解課文中應以這兩點為中心,萬變不利其宗。在設計教學思路時,在理解課文時,應當從設計的周到巧妙細緻來體現懷丙的出色聰明,他生活在一千多年前的宋朝,最後歸結到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聰明智慧的民族。教學思路設計不當,往往事與願違,不帶背離了理解的方向,而且是越走越遠。教學思路為誰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他是由文章的中心來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