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留學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課程
美國大學開學季,許多留學學子面對眾多課程無從下手,不知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課程?這裡,有一些美國大學選課的做法,希望可以幫助到學子們! 迎新周與教授面對面溝通
大家平時在網上購物時,只看店家提供的文字介紹和圖片展示就能完全放心付款了嗎?顯然對大部分商品來說這是不大可能的,消費者通常需要跟店傢俬聊,再細緻打聽一下對所購物品最關注的資訊。從這點上看,淘課和淘寶差不多,只不過學生可以把和賣傢俬聊的地點從網上改到迎新周(Week of Welcome)活動中。
美國的一些大學在迎新週上會舉行院系宣展會。每個系都由幾名教授坐鎮,守住各自的展臺,派發課程手冊和傳單,宣傳本院系開設的課程。有些院系的展臺上還會擺出一架遊輪模型或幾個昆蟲標本吸引學生參觀。教授們熱情洋溢地介紹本系的課程和研究成果,耐心解答新生們的問東問西,儼然化身有問必答哥。
如果這還不足以讓新生全面瞭解各門課程的話,他們還可以到院系辦公室索取檢視每門課程整個學期的上課計劃進度表(Syllabus),上面詳盡列出課程目標、每次上課進度、評分標準以及書單等專案,有些學校也為學生提供線上查詢此類資訊的平臺。這些都為新生選課提供了實際的參考。
讓學生淘無準備之課
美國大學的課程分為三種類型:核心課程、主修專業課程、任選課。主修專業課通常為三、四年級的學生開設;一、二年級的學生以接受通識教育,即學習核心課程為主,同時選修任選課,以拓寬視野,培養學科興趣。
讓新生提前瞭解大學提供的各類課程的資訊大餐,是學校幫助新生打有準備之仗的選課策略之一。當新生報到後,學校就會為他們提供一本選課手冊,手冊對選課注意事項和學校提供哪些課程進行講解與介紹。
學校在向新生介紹各門課程時也動了點小腦筋,不僅儘量避免語言枯燥,有時還提出一些可探討的`話題,利用學生的好奇心激發他們對這門課的興趣。比如,紐約市立大學(The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介紹殖民主義的考古這門課程時說:我們將向非洲、澳大利亞、新幾內亞和南美洲土著人民的非歷史影象的考古發出挑戰!而介紹人類學視野中的性與性別這門課程時則說:到底是什麼造成了兩性的本質差異?男人總是具有自然侵略性,女人總是被動與順從嗎?本課程探討的就是性和性別的文化建設。學校這樣做的目的是要讓即使完全沒有相關知識儲備的新生,也能瞭解課程主要傳授哪方面的知識。此外,學校還會列出課程的參考書目,讓新生從中瞭解將來要擴充套件的知識面以及可能承受的課程壓力,這樣他們選課時就能更加明確這門課的整體學科方向。
學業導師幫助匹配最適合課程
透過對課程的全面介紹,也許可以讓新生選到自己最感興趣的課程。可是如何幫助新生選到最適合自己的課程?
美國大學的新生通常在入校伊始就會配有一名學業導師。學業導師的選派往往是根據新生入學申請表上的專業志願選定的。如果學生對自己的學業導師不滿意或者兩人的專業興趣大相徑庭,學校會設法為學生重新安排。有的導師從學生入學到畢業,一直都擔任他的學習顧問。有的則不會,比如布朗大學(Brown University),當學生有了專業方向之後(一般情況下,專業方向必須在大學二年級結束前確定下來),學校會為他們指定相關專業的教授作學習顧問,提供專業方面的具體指導。
新生選課前會與學業導師進行一次溝通,講述自己的興趣喜好、知識背景、學術能力以及選課計劃等。學業導師會根據每位新生的不同情況,同時考慮他四年裡或更長時間的學業規劃和個人成長,給出更有針對性的個性化建議,幫助新生選擇目前最適合自己的課程,減少選課的盲目性。如果在開學一週內學生感到所選課程並不適合自己,也可以及時聯絡導師進行調整。
學業導師通常不會建議新生在入校伊始就過早地限制了自己的選課和學業計劃,而是鼓勵他們多體驗一些不同的東西,嘗試挑戰不同的學科。美國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的一位助教就曾說,如果你是個保守派,你可以試著選修馬克思主義哲學或婦女研究的課程;如果你是無神論者,可選修一門宗教課程;自由主義者可以選修保守派政治學。勇敢地在未知領域探險,進行多元化學習才能更加了解自己和世界,這也是大學提倡的淘課精神所在。
除此之外,一些學校還會安排新生家長與學業導師見面交流,討論孩子的學習計劃。有的大學歡迎家長選聽孩子的一堂課,親身體會課堂氛圍,等等。學校希望家長可以更明白學校的開課特點,再結合自己孩子的條件,從家長的角度向孩子提出學業上的建議。
前輩評價避免選課走彎路
不過,學業導師提出的畢竟只是建議,學生最終決定選修哪些課程,還得自己拿主意。而且如果在選課的過程中遇到甜蜜的煩惱——有兩位甚至三位教授都開設了自己心儀的課程時,又該如何選擇?可以翻翻選修過此課的前輩對這門課的評價。
為了方便學生選課,不少學校都製作了專門的選課網站。學生不僅可以在上面快速勾選要選的課程,也可以在每門課程的介紹下面看到曾經選修過該課的學生的評價,據此再次判斷這門課程和授課的老師是否與自己的要求相符。比如當一門課程被評價為課程內容很好,可惜教授的印度口音太嚴重時,對此介懷的學生可能就望而卻步了;如果有的學生不喜歡講課無聊的老師,也許他就不會選擇去聽一位性格古板的教授講一些令他昏昏欲睡的內容;如果有學生髮現他一學期選擇的10門課中有6門被評價為課業繁重,那他就要考慮是否要把其中的兩門課挪到下個學期再修,以便更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