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與生態文明》閱讀題及答案
儒家文化與生態文明
喬清舉
儒家文化的超越性智慧,集中表現在對生命的珍視和尊重。“生”在中國文化中含義極其豐富,這正表明了古人對“生”的體驗和認識的深刻性、豐富性。
“生”的最基本的含義自然是生命。生命的出現是誕生、出生,生命的存在狀態是處於生中,生命的展開表現為生長、生活。對於稚嫩的生命,儒家的基本精神是讓它順利地、飽滿地生長和實現,這就是“生”的“使之生”的含義。《周易·繫辭下》說“天地之大德日生”,《周易·繫辭上》說“生生之謂易”。“大德”就是偉大的性質、德行,天地偉大的德行是給予事物以生命;“生生”就是使生命順利地展開,這是天地的好生之德。
尊重萬物的生命的思想,落實到對待動植物上,表現為“時禁”的觀念,即動植物不到成熟之時,不得漁獵和砍伐,為的是“不天其生,不絕其長”(《荀子·王制》)。孟子、荀子都把“時禁”作為仁政或聖王之制的內容;《禮記·月令》篇甚至詳細地規定了漁獵砍伐的月份限制,如孟春之月“禁止伐木。毋覆巢,毋殺孩蟲、胎、夭、飛鳥”。
“生”也是生物體內在的根本動力,表現為生命力,這種生命力,儒家叫作“生意”,這可謂對生命的最為深刻的體會。程頤把中國古代哲學的重要範疇“仁”解釋為“生意”。他說:“心譬如谷種,生之性便是仁也。”(《二程集》)種子一定是包含有“生意”的。谷種包含著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又重新成為種子的生生不息的整個過程。現代漢語還保留著這種用法,植物的種子大都叫作“××仁”,如“核桃仁”“花生仁”“玉米仁”,這裡的“仁”就是作為“生意”的“仁”。“生意”包含著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弱到強的發展和增長的過程,所以,不知不覺中,“生意”成了經商、做生意。從“生意”的起源上看,企業一定得有內在生命,才有“生意”;有了“生意”,才有生意;沒有“生意”,也就沒有了生意。
儒家重視“生生”的生態思想,為當今世界確立尊重生命、維護和保持生態的穩態平衡的義務提供了一個堅實的理論基礎。當然,這不是說儒家的生態思想已經十分完善,也不是說中國古代不存在生態問題。曾幾何時,“清且漣漪”的黃河水,變得濁浪翻滾;林木茂關的森林草原,成了年復一年席捲大半個中國的沙塵的策源地。這些都是我們必須正視的生態問題。但是,儒家文明對生命的尊重、對自然和大地的珍視,使我們今天仍然能夠生活在他們曾經生活的大地上,這正是我們要感恩於古人、感念於大地的地方。 (有刪改)
1.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生”在中國文化中含義極其豐富,體現了儒家文化的超越性智慧。
B.《周易·繫辭下》說“天地之大德日生”,意為天地的好生之德是讓生命順利地展開。
C.孟子、荀子都把“時禁”作為仁政或聖王之制的內容,體現了儒家文化中尊重萬物的生命的思想。
D.程頤把中國古代哲學的`重要範疇“仁”解釋為“生意”,這是對傳統儒家思想中的“生意”除舊佈新的思想。
2.下列關於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文章從“‘生’的基本含義”“時禁思想”“‘生意’的闡釋”三個方面,層層深入地論述了儒家文化中生態思想的建立和發展。
B.文章在論述中引用了大量的儒家經典文獻,有力地論證了儒家文化對生態思想的闡釋。
C.現代漢語中,植物的種子大都叫作“××仁”,這論證了儒家文化具有強大的生命力,生生不息。
D.文章最後一段論述了儒家文化中的生態思想的價值和其對當今世界的生態文明建設的貢獻。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中庸》中“盡其性”“盡人之性”“盡物之性”是儒家“好生之德”思想的發展。
B.《禮記·祭義》說“斷一樹,殺一獸,不以其時,非孝也”,其中包含儒家思想中“時禁”的觀念。
C.《禮記·月令》篇詳細地規定了漁獵砍伐的月份限制,體現了儒家尊重萬物生命的思想。
D.儒家的生態思想並不十分完善,中國古代也存在生態問題,所以完善儒家生態思想體系,我們責無旁貸。
1.C [解析]A.根據原文“儒家文化的超越性智慧,集中表現在對生命的珍視和尊重”可知,A項錯誤。B.“天地之大德曰生”意為“天地偉大的德行是給予事物生命”。D.程頤把中國古代哲學的重要範疇“仁”解釋為“生意”,這是對傳統儒家思想的豐富和發展,沒有“除舊”。
2.C [解析]“論證了儒家文化具有強大的生命力,生生不息”無中生有。
3.D [解析]“完善儒家生態思想體系,我們責無旁貸”的論斷,於文中無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