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總結範文

天宮二號發射成功文綜知識點總結

天宮二號發射成功文綜知識點總結

導語:我國自主研製的天宮二號飛行器於2016年9月15日22時04分12秒發射成功,作為中國人,我們感到驕傲和自豪。下面,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了天宮二號的相關文綜知識點,我們一起來學習。

天宮二號簡介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是繼天宮一號後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二個空間實驗室,也是中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將用於進一步驗證空間交會對接技術及進行一系列空間試驗。

天宮二號主要開展地球觀測和空間地球系統科學、空間應用新技術、空間技術和航天醫學等領域的應用和試驗,包括釋放伴飛小衛星,完成貨運飛船與天宮二號的對接。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已於2016年9月15日22時04分12秒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

天宮二號的航天任務

天宮二號除開展較大規模空間科學和應用實驗外,還要實現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和天舟一號貨運飛船對接,第一次實現航天員30天駐留、第一次實驗推進劑太空補加技術。後兩者都是為了驗證空間站建設的關鍵技術。

天宮二號要為2020年前後建成的中國空間站打前站,驗證未來空間站的關鍵技術。

據瞭解,空間站的建設有四大技術難點需要突破,目前我們已經攻克了兩個,一是宇航員的出艙,二是飛船和空間站的交會對接技術。接下來的兩個技術難點就是宇航員中長期駐留及空間站貨物運輸和推進劑在軌補加技術。

天宮二號在完成在軌測試並建立自主執行模式後,將做好迎接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訪問的準備。宇航員將在天宮二號完成長達30天的駐留。這個時間長度對於技術和人員來說,都具有較大的挑戰,在國際上也是一個公認的門檻。

明年,天宮二號還將與天舟一號貨運飛船進行對接,驗證推進劑補加等關鍵技術。這項技術目前只有前蘇聯掌握,美國也還沒有完全掌握。

對空間站這種特別巨大規模的飛行器來說,如果加一次燃料執行3-5年就只能報廢,損失就太大了。所以說,掌握推進劑補加技術是空間站建設的關鍵保障。

天宮二號和天宮一號一樣,均為長期在軌自動執行、短期載人的飛行器,是為未來我國長期性空間站建設做準備。

文綜知識點:航天發射中心的選址要求

1.海拔較高、緯度低

物理知識告訴我們,衛星軌道傾角與發射場的緯度關係密切。緯度越低,離赤道越近,既可以充分利用地球自轉的離心力,又可縮短從地面到衛星軌道的距離,從而節省火箭燃料,增加火箭的有效負荷。例如我國即將建成的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火箭發射場,它距離赤道較近、緯度低,發射衛星時可以充分利用地球自轉的離心力,因此文昌衛星發射中心能耗較低,使用同樣燃料可以達到的速度也更快。據稱,它比西昌發射火箭的運載能力可提高10%至15%,衛星壽命可延長2年以上。

除此之外,還可避免一系列火箭研製上覆雜的`技術問題,簡化製造過程,同時還能夠滿足將來發射大、小傾角衛星的要求,利於衛星和火箭部件的回收。

2.地形隱蔽,地質結構堅實

發射基地需要有利的地理位置。地形上要求地勢平坦開闊,地質結構穩定堅實,避開地層斷裂帶和地震區。在南北縱向山谷中形成的一些山間小盆地,不但利於發射場的整體佈局,對地面發射設施、技術裝置與跟蹤測量、通訊的建網布署也十分有益,而且還能滿足擴建的要求和今後的發展。

3.氣候適宜,水源充足穩定

要有良好的氣象及水文條件。氣象條件是影響發射的最直接、最關鍵因素。發射場通常選擇在雷雨少、溼度小、風速弱、溫差變化小的地方。還需要有充足的水源。水主要用於發射臺及相關裝置的降溫,滿足發射場清洗廢物和冷卻用水的需要。西昌地區屬於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溫度為攝氏十六度,是中國年氣溫變化最小的地區之一,西昌地區雨旱兩季分明,日照多達三百二十天,幾乎沒有霧日,全年風速都很低。每年只有六月至九月為雨季,多半是夜雨和午後陣雨,其餘月份皆為旱季,多是晴天,這些氣候條件大大地增加了年試驗週期和允許發射的時間。再如,酒泉屬溫帶沙漠性氣候,深居內陸,全年乾旱少雨,雷電少,光照時間長,一年中適合發射的天數高達320天,年均氣溫8.5C,相對溼度為35%~55%,發射條件較好。

4.交通便利,通訊條件良好

發射場常建在工業中心和鐵路幹線附近,便於大型火箭衛星的運輸及回收。距西昌發射場五十公里處是飛機場,跑道長三千六百公尺,可以滿足C-130和波音七四七等大型飛機起降。發射場距離成昆鐵路和川滇公路都不遠,東面的金沙江航道通達宜賓、重慶直至上海。另外,國家通訊幹線也緊鄰發射場,保證發射試驗時的通訊暢通。總之,西昌大涼山中的山區型發射可說是得天獨厚,佔盡了地利。而文昌則可以透過海洋運輸解決大直徑火箭內陸運輸不便的難題,有利於未來發展火箭及大型航天器的要求。

5.監測系統完善

衛星發射升空之後還要及時準確地跟蹤監測,因此,對於發射中心來說,必須要配備完善的監測系統。既要考慮監測系統的佈局,又要照顧綿延幾千千米的空中和地上監測站的設點。我國已經基本形成了由西至東,距離數千公里的陸上航天測控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