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職業/專業/職能

職業類學校發揮德育課的德育功能教育論文

職業類學校發揮德育課的德育功能教育論文

摘要】:一個人的思想品德是素質結構中最重要的部分,對德育課來說,教師傳授知識的過程就是學生德育教育的過程,學生掌握基本理論的過程,也就是提高思想覺悟的過程,這種特點是由這門學科本身的性質決定的,也是其他學科所無法具備的。所以,德育課不僅僅在於教導學生掌握一定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德育課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修養。要“教書”,更要“育人”。

【關鍵詞】:德育功能重要性市場經濟根本要求德育動因心理狀態

職高德育課是職校德育工作的主要渠道,因此,如何發揮德育課對職校生的德育功能,培養優秀技能型實用人才,已成為德育課教師致力探討的問題。

一、新形勢下發揮德育課德育功能的重要性

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客觀要求

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職校生在逐步形成平等意識、競爭意識、效率意識、成就意識的同時,由於社會行為市場化、價值化的泛濫,“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金錢至上”等極端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腐朽思想也開始蔓延,這是極其有害的,因此,在職高德育課教學中,必須加強對學生集體主義教育,堅持個人利益、國家利益,集體利益相結合的原則,個人利益服從國家利益、集體利益,防止將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絕對化,提倡奉獻精神,只有這樣才能克服腐朽思想的侵蝕,才能培養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的實用人才。

2、職校生綜合職業能力提高根本要求

作為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要不斷提升自己綜合職業能力,只有具備較高的職業素質,才能提高自己擇業的競爭力,才能提高對職業變化適應力,才能提高立業、創業的.創造力。而提高綜合職業能力則要求職校生在德智體美勞諸方面協調、均衡發展,其中應把德育放在首位。因此,只有發揮德育課德育功能,才能把學生培養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才能將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進行到底。

二、發揮德育課德育功能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加強德育教師師德修養,發揮德育教師榜樣的作用。

德育課教師在學生心中自然應當是教學內容的率先實踐者,應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完善的人格。

如果德育老師師德形象比較差,與學生期望想象差距甚遠,學生就會由鄙視德育教師人格而對德育課的科學性和可信性產生懷疑,從而也影響了德育課的德育功能。相反,如果德育老師形象素質與學生期望的一樣或更好,學生就會由敬佩老師的人格而堅信德育課的科學性,認識到學好德育課也能夠象教師一樣成為道德高尚的人,從而充分地發揮出德育課的育人功能。因此,德育教師師德素質的高低,是影響職高德育課德育功能的一個重要因素,也是德育課教育成敗的關鍵所在。

(二)、聯絡實際,發揮重大時事的德育功能

高中學生情感的社會內容日益增加,對英雄模範人物能激起強烈的愛,對國家民族的興衰能夠激起內心強烈的關注。德育課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緊密聯絡實際,充分發揮重大時事的德育功能。例如:如5.12大地震發生後,在抗震救災的第一線湧現出了很多可歌可泣的事蹟:頑強的生命、可愛的解放軍、消防戰士、白衣天使等,作為德育老師,我及時把這些新聞,有關資訊、圖片資料,在課堂上及時地傳遞給學生,同時也利用新聞釋出的環節讓學生點評抗震救災中故事,由於新聞本身的具有強大震撼力,這時,作為教師不用更多說教也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另外有了這些鮮活的事例,愛國主義、民族精神的教育就會收到更好的效果。這時的德育教育事半功倍。因此德育課老師不僅要樂於聯絡實際,而且要運用聯絡實際,採用多種形式。既聯絡學生自身實際,又聯絡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聯絡社會熱點、難點。還要敢於聯絡社會的陰暗面。讓學生在正確與錯誤,真善美與假醜惡的相互比較,相互鬥爭中提高識別能力,和德育水平。

(三)、分析學生的心理狀態,激發德育動因

學生是德育課學習的主體。學生的年齡特點、生活經歷、認識基礎等都是影響德育課德育效果的重要因素。高中學生的情感豐富,但不太穩定。自我控制能力也有了一定的發展,但有時容易衝動,不能始終一貫的控制自己,做事缺少毅力。有的學生在失敗和挫折面前容易產生自暴自棄的思想。隨著年齡的增長,生理上的變化,高中學生開始產生成人感。這種成人感的產生,使他們的自尊心和要求獨立的傾向大大發展起來。作為德育課教師首先應當瞭解所任班級學生的心理狀態,瞭解學生對德育課的學習動因有多大,興趣有多少,對思想政治課所傳授的理論觀點的認同程度有多強。然後聯絡教材,選擇科學的德育方法,激發學生的德育動因。從而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集體觀,增強政治課的德育實效。

“德為人之本”,“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不僅需要有創新能力的科技人才,更需要有良好道德修養的全面發展的人才。中等職業學校的德育工作任重而道遠,思想政治課作為學校德育教育的主陣地,在新的形勢下發揮其德育的功能顯得尤為重要。我將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勤奮努力,不懈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