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巴黎聖母院》有感3100字
《巴黎聖母院》講述的實際上是聖母院敲鐘人卡西莫多認清副主教克羅德醜惡嘴臉的一個過程。故事比較曲折,副主教指示敲鐘人卡西莫多去搶吉卜賽少女愛斯梅拉達,但卻被國王衛隊救下,於是卡西莫多被判在鼓臺下鞭打示眾,他被打的很渴想要喝水,副主教看見後偷偷溜走,只有愛斯梅拉達不計前嫌給他水喝,從此敲鐘人對她感激不盡。愛斯梅拉達愛上了國王衛隊長法比,在他們約會的時候法比卻被副主教刺傷,因此愛斯梅拉達被逮捕,並被判處絞刑,行刑前一天在聖母院進行懺悔儀式的時候,敲鐘人卡西莫多救了她,副主教趁機威脅愛斯梅拉達:是選擇服從他,還是選擇死亡。愛斯梅拉達寧死不屈,於是最終愛斯梅拉達被送上了絞刑架,而因此卡西莫多看清了自己的副主教的可惡嘴臉,在將克羅德從鼓樓推下後,卡西莫多抱住愛斯梅拉達的屍體死去了。這樣一個故事看上去很簡單,其實這裡面涉及的東西可不少。
這本《巴黎聖母院》寫於法國階級鬥爭最為激烈的年代。1794年雅各賓政權被推翻後,代表大資產階級利益的政權隨之建立,人民群眾的處境日益惡化。拿破崙以平息國內判亂和擊退國外封建聯軍而震動全歐洲,但隨後就是波旁王朝的復辟。1824年,路易十八逝世,查理十世執政,是波旁王朝統治最黑暗的時期,極端保皇分子入內閣,天主教會勢力更為猖獗。1830年七月革命後,掠奪革命果實的銀行家統治著法國,金融資產階級進入全面勝利和鞏固時期,但同時,無產階級也開始登上歷史舞臺。這一時期法國社會正處於急劇轉折之中,各種鬥爭十分激烈、尖銳,類似於十九世紀處於變革之中的中國。而《巴黎聖母院》這一經典名著就是在這一被動的背景下寫成的。可以說這一時期各個階級各個利益方都登上了法國的大舞臺,是最為混亂的時期,而對法國人民而言這也是歷史上最為黑暗的時期之一。而作者維克托雨果正是用他手上的筆抨擊著各個利益集團道貌岸然面孔下,其本質還是為自己的利益的醜惡嘴臉,從而歌頌最廣大勞動人民身上最為人性的光輝。再放大一點來看,無論是克羅德,還是卡西莫多,他們歸根到底是社會的人,他們內心的分裂、衝突,反映的只是那個時代神權與人權、愚昧與求知之間,龐大沉重的黑暗制度與掙扎著的脆弱個人之間的分裂、衝突,終於導致悲劇中一切人物統統犧牲的慘烈結局。
就每個人物的設定而言,愛斯梅拉達無疑被設定為聖母般的人物,她天真純潔,富於同情心,樂於救助人而且對於任何人都可以不計前嫌都報以善心。她挽救了誤入乞丐王國的詩人甘果瓦的生命;她還不計前嫌送水給受刑時的卡西莫多;她對愛情抱著至死不渝的信念,絲毫不懷疑心上人的背叛,不允許別人說一句他的壞話;面對克羅德的淫威,她寧死不屈。最後被教會、法庭誣衊為"女巫"、"殺人犯",並被判處絞刑。她的毀滅,是對封建專制殘酷統治和教會邪惡勢力的`有力控訴,同時也喚起了人們對真善美的追求。突出了當時教會、法庭的不負責任,以誣賴的方式,平息人民的憤怒。而作者則把愛斯美拉達這個人物塑造成美與善的化身,讓她心靈的美與外在的美完全統一,以引起讀者對她的無限同情,從而產生對封建教會及王權的強烈憤恨。
卡西莫多是巴黎聖母院的敲鐘人,雨果理想中"善"的化身,是雨果根據美醜對照原則創造的人物形象。他外表醜陋——有著醜到極點的相貌:幾何形的臉,四面體的鼻子,馬蹄形的嘴,參差不齊的牙齒,獨眼,耳聾,駝背……似乎上帝將所有的不幸都降臨在了他的身上,受盡嘲弄,但內心崇高,是一個富有正義感、富於感情的人。他對愛絲梅拉達的愛慕是一種混合著感激、同情和尊重的柔情,一種無私的、永恆的、高貴純樸的愛,完全不同於克洛德那種邪惡的佔有慾,也不同於花花公子弗比斯的逢場作戲。雨果透過這一形象,樹立起一個人類靈魂美的典型。這一形象也還體現了善戰勝惡,真誠戰勝虛偽的理論。
克洛德是巴黎聖母院的副主教——一個雙重性格的人物。道貌岸然,衣冠楚楚,但靈魂骯髒,毒如蛇蠍的偽君子。一方面,他是宗教惡勢力的代表,道貌岸然,內心陰險毒辣,為滿足自己的慾念不擇手段:他出於淫慾指使卡西莫多劫持愛斯梅拉達;他出於嫉妒刺傷弗比斯卻嫁禍於愛斯梅拉達;他因得不到愛絲梅拉達的愛情而將她置於死地。另一方面,他又是宗教禁慾主義的犧牲品,長久的禁慾扭曲了他的靈魂。他越是意識到自己失去了人間的歡樂,便越是仇恨世人,仇視世間一切美好的事物。這也是小說中最有深度的人物。
弗比斯是一位年輕的軍官。有著與太陽神相同的名字,與希臘神話中描述美男子一樣的容貌與體魄,還有同樣喜歡美與浪漫的風流男人。他喜歡美麗的女人,卻從不忠貞,在花叢中流連。有人說他騙取了愛斯美拉達的愛情,其實是他對於美的又一個收藏,雖然這很自私。
甘果瓦是愛斯梅拉達救下的流浪詩人。因為流浪使他更清楚的認識著這個時代與社會,使得在"玫瑰"和"麵包"之間的選擇更偏向於實際的"麵包".
從這些人物的身上,我們不難看出其實生活中不乏這些人的影子,愛斯梅拉達和卡西莫多就像一柄人類最美好的標杆立在那裡,刺破現實揭露人性中的醜惡面貌。那麼愛斯梅拉達這樣富於同情心,一個樂於救助人而且對於任何人可以不計前嫌都報以善心的人是不是在現實生活中真的存在著呢?我不禁想著這麼一個問題。按照我們中國的哲學"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有仇是要報的,更何況是對於綁架自己的人,在這種中國哲學思想下,我們可能更多的是根據一個人所做的一件事情就給他下定義為好人或者是壞人,好人是值得同情的,壞人往往是不值得同情的,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所以可能更多的看到了綁架自己的人接受懲罰,心裡大概是拍手稱快吧。那麼既然雨果明知這種人並不大可能會在真實世界出現,那他塑造這樣一個形象出來意義何在?如果雨果寫這一點是希望廣大讀者去效仿,那我覺得大可不必,一來確實強人所難,畢竟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這麼偉大,二來也沒有必要,懲罰的目的本身就是懲戒犯罪,就是因當以儆效尤。那麼雨果為什麼還要提這些?我想其作用有以下幾點:第一應該是起到與偽君子克羅德和花花公子弗比斯對比的作用,塑造的愛斯梅拉達形象當然是越發偉大,越人性化越好。第二應該是劇情上一個很自然銜接,沒有這個就沒有後面卡西莫多對她的感激之情了。第三筆者從雨果自幼信奉天主教,雖然最後隨著自由主義高漲,政治態度發生了轉變,但是這些教義中稱讚的美好品德還是其人格有影響的,故認為作者並不是要求讀者一定要做到這一點,而是要學會寬恕,寬恕對方的罪惡,勸導大家以寬容之心待人。第四應當結合背景來看,當時那樣一個社會,人人都在為著自己的利益自己的階層代言,整個社會是冷漠的無情的,而寫這樣一個熱情善良的姑娘也正是為喚醒整個社會應有的同情心和內心的善良,反思自己所為。
再說說卡西莫多這個人,這人在生活中我相信是有的,而且還不少,從新聞報道中還是從生活中其他一些故事中,我們都曾見到過,這也應當是最廣泛的善的代表。說到他,我就聯想到曾經聽過的一個故事:說一個老乞丐很可憐,一天乞討下來也沒有要到多少錢,錢只夠勉強填報自己肚子,當他準備去購買食物時,經過一個小乞丐,小乞丐比他還慘,碗裡只有零星的幾個硬幣,遠遠不夠吃一頓飯,於是他猶豫了一會兒,緩緩地蹲了下來用顫巍巍的手將自己碗中的錢小心翼翼地倒入了小乞丐的碗中,然後又佝僂著身軀慢慢離開。這個故事當時感動了我許久,當我們一次次感受到來自這個世界的惡意的同時,也同樣會有這樣的小故事、小事情告訴我們世界還是很美好的要堅持真善美。所以,善是不分種族、不分職業、不分貴賤的,慈善家的大善也是善,普通人的小善也是善,都是善,含金量並沒什麼不同,每個人都可以做一些小事讓世界更加美好,劉備告誡劉禪也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大概說的就是這個理吧。至於本書中其他的幾個角色就不一一贅述了,都是各大文學作品和影視劇中的常客,往往一些血與淚的哭訴中也都帶著這些人的身影,寫在文中大概作者是為了誡勉和防備,也正印證了老祖宗的老話,知人知面不知心,看透一個人並不容易。
所以,《巴黎聖母院》雖然寫於上世紀十九世紀,寫的是十五世紀的故事,但是其故事本身所蘊含的內涵在今天依舊並沒有過時,就人物形象的刻畫而言,可謂是刀刀入骨,絲絲入扣,令人印象深刻,而且在今天的世界中這些人也活靈活現的存在於生活之中,人性一如既往就是如此,這本書就好比一面鏡子一般照映著芸芸眾生,繪製著萬千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