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六年級上冊音樂《中國民歌》說課稿
一、說大綱
根據《大綱》要求,欣賞民歌的學習是音樂教學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透過欣賞不同風格、不同體裁的民歌,從而加深同學們對祖國的熱愛,並擴大音樂視野,提高欣賞音樂的能力。
二、說教材
1、教材分析:本課是第十一冊第一課的《中國民歌》之二,它是承接第十冊教材《中國民歌》之一,將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根據杜亞雄先生在《音樂知識》四卷中對少數民族的分類,它分為六大組,本課將主要欣賞學習北方草原組中的《牧歌》和西高原組中的《巴塘連著北京》兩首民歌。《牧歌》是內蒙古典型的長調民歌。《巴塘連著北京》是西一種特殊潤腔風格的民歌。
2、教學目標:
1)瞭解內蒙古、西民歌的特點與風土人情的關係。
2)能分辨出兩個民族民歌的風格。
3)培養增進學生熱愛少數民族音樂的情感。
3、教學重點、難點:
能按歌曲的旋律、節奏等特點分辨兩個不同民族的民歌。
三、說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學生能主動積極地學習,選擇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年齡特點,我在學法的指導時緊緊圍繞教學目標,主要透過“聽”歌曲的旋律、節奏等要素,讓學生去感知音樂,從而來分辨不同民族的民歌特點。透過直觀圖象來了解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
四、說教法
由於少數民族的民歌分佈廣泛,知識面涉及較廣,歌曲的風格各不相同。為了能幫助學生了解民歌特點的形式與所居住的地域和生活習慣,使他們更好地掌握民歌的風格。我採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視覺圖象法: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對我們漢族的孩子來說不那麼瞭解。為了使他們更直接地瞭解到內蒙古、西族人們的生活習慣,我運用電腦軟體製作了一些他們吃、住、穿等方面的風情畫面,給學生視聽結合,避免枯燥的說教形式,使本來抽象的內容變得具體形象化。
2、對比欣賞法:在瞭解兩個民族的風土人情時,我運用畫面表格形式將兩個民族的人物作對比,將兩個民族的歌曲特點作對比,從而使學生更清楚的瞭解兩個民族的風土人情、歌曲特點。
在教學中我還運用了創設情景、興趣引入法、感性到理性、音樂律動等方法。音樂家修海林認為“音樂審美必須要求體驗到音樂的意境”,在這一課,我充分運用了多媒體教學手段,儘量讓學生體驗到音樂的意境,從螢幕上看到內蒙古、西的風土人情關係,聽到兩族民歌不同的風格特點。
五、說教學程式
本課主要是欣賞少數民族歌曲,瞭解歌曲的`風格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我將採用目標教學模式進行。
1、前提測評
這環節中我運用創設情境,興趣引入法。
1)首先了解學生對我國56個民族,知道多少?有沒有誰到過其中一民族旅遊?
2)然後我將會運用CAI向學生展示課本中一些民族的風情,從而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引起他們的有意注意及興趣。
2、認定目標
我將口述3個目標(略)
3、導學達標
在這一環節中,我用感性的到理性的教學法。
1)採用聽--想--觀看--動的程式,首先讓他們聽《牧歌》和《巴塘連著北京》歌曲的旋律片段,分辨風格相不相同?屬哪個民族?想不想了解這兩個民族的風土人情?
2)然後我將運用視覺圖象的教學法,把學生“帶入”蒙古。(師一邊介紹一邊出示圖片)出示中國版圖知道位置,瞭解內蒙古人們的吃、穿、住、生活風俗習慣,這樣能給學生一種身臨其境感覺,使抽象的東西變得形象具體化。接著讓他們欣賞一首具有典型蒙古風格特點的歌曲《牧歌》。(帶著問題去聽)
3)在一段長時間內的視覺圖象後,為了讓學生能松馳下,我將運用音樂律動法,感受蒙古風格的舞蹈。做簡單的(壓手腕、騎馬、跺肩)動作,來調節課堂氣氛,之後讓學生給歌曲小結。
4)接著欣賞一段藏舞蹈,欣賞後讓他們分組討論。(它在中國版圖的位置?對他們民族你瞭解有多少等等。)之後我用同樣的方法進行簡單的介紹風土人情,同時播聽一首有特殊潤腔的民歌叫《巴塘連著北京》,在聽時,讓他們注意聽哪一句給你感覺最特別,然後再收聽一次。
6)作歌曲小結(學生填寫)對答案。
7)最後運用表格形式對這兩首歌的旋律、節奏等內容作對比。
4、達標測評
這環節我將緊緊圍繞學習目標、教學內容,設計了三條練習,為檢測學生對本節內容是否掌握達標。
1)聽辨兩首民歌各屬哪一民族?
2)分辨兩個人物各屬哪一民族?
3)找出兩首民歌在中國版圖上的位置。
5、出示本節學習目標,加深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