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的黃色》課後反思
這節《好吃的黃色》我定位在科學領域,如何去設計上好這節課,我在課前也做足了準備,我的目標就是從題目入手,分別抓住“好吃”與“黃色”,此外,我還讓小朋友們從家裡帶來了黃色的事物,讓這堂課更加豐富。
在第一環節中,我主要是從黃色食物的特徵出發,讓幼兒感知黃色食物的不同外形、顏色等。為了讓這一環節凸顯有趣的性質,而不是呆板的讓幼兒一味的說,我採用情景教學匯入。第二環節中,我重點從掛圖中去發現其他一些幼兒不知道的黃色事物,因為圖中的黃色事物或者是黃色食物轉變而來的果汁,都是在生活中常見的,所以這一環節重點去豐富他們的生活經驗,擴大範圍去認識“黃色”。在第三環節中,我抓住幼兒愛吃的喜好,設計了品嚐好吃的黃色。小朋友們都非常喜歡,在品嚐前,我有所要求,而不是盲目的去吃,我給孩子們一個任務,在吃黃色食物時,感覺一下,哪些黃色水果可以用來榨汁變成好喝的果汁,哪些黃色食物是可以在肚子餓時用來填飽肚子。雖然這些問題對於中班的孩子應該不難,我這樣說也是讓孩子們帶著思考去品嚐,深刻感受黃色食物對於我們平常生活的需要。
這是一節科學課,所以準備上課的必需品不能少,我發動孩子們從家裡帶來,這樣可以得到很多自己意想不到的黃色食物,比自己苦思冥想來的好。隨堂課不比公開課來的那麼認真的準備,但是基本的步驟我沒有鬆懈,自己的成長就是從平時一節一節課後反思逐步增長而來的,所以我一直嚴格要求自己。如果想讓課堂更加精彩,我覺得在第一環節中還可以多一些情景,我在這一環節中,只是創設了一個去買東西的小情景,讓孩子從購物中去發現所買的東西外形顏色。事後我還與其他幾位執教老師討論這節課是怎樣上的,從中我也找到了一些好的.辦法,例如:謎語。這種方法就使這樣黃色食物充滿了神秘感,更能激發孩子的興趣,而且從猜謎語中已近去細細解讀了這樣水果的外形特徵,也就達到了目標。
執教了這節科學領域的課後,我也總結了自己的幾點不足:
1.語言規範。科學課是闡述某一道理或是現象的課,有一定的規範性,所以從語句上自己也應該注意,不能講不規範或沒有依據的話,這樣會混淆孩子的思想概念。
2.課堂準備。雖然我讓孩子們去準備了黃色的食物,但是孩子們準備來的東西大多數都雷同,相差不大,我應該在執教前自己去準備一些可能孩子家長意想不到的黃色食物,這樣可能在上課中會有更好的效果。
3.環節設定。這節科學課我感覺自己從說一說,看一看,嘗一嘗入手,很清晰的分解了步驟,而且每環節也基本內容到位,孩子大多數都知道了這些食物的特徵,但是我覺得自己在課堂中還少了點有趣性和吸引性,自己在設計時應該為孩子的學習興趣多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