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場策劃書範文
一、活動背景:
“國以儉得之,以奢失之”,這是歷史沉積的經驗和教訓,也是對下一代的警示。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民族世代相傳的精神財富,也是一個事關國家長遠發展和民族興衰的戰略舉措。然而,隨著經濟持續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勤儉節約”的意識明顯淡化,“艱苦奮鬥、勤儉節約”成為苦難時期的口號,“享受生活、盡情消費”卻是時尚的現代生活理念,有的人甚至對驕奢淫逸的行為,不以為恥,反以為榮,而在人們的'生活中,不珍惜糧食、不節約水資源、紙張浪費的現象更是比比皆是,看似平常的生活小事,卻關係著我們國家的未來發展,關係著我們的下一代。
二、活動主題:勤儉節約.珍惜糧食
三、活動目的:
插秧節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包含著深刻的內涵,透過豐富的活動內容和多樣的活動形式,對孩子們的思想、生活等方面有著積極的影響。打破常規的教育方式,把課堂移到田野間,讓孩子們更多的體驗生活、瞭解農作物的生長。以“勤儉節約.珍惜糧食”為主題舉辦第一屆晉祠農場插秧節活動。
透過本次活動的開展,希望孩子們能瞭解水稻的種植方法、農具的用途、農作物的生長週期等,體會一下勞作苦,明白糧食的來之不易,更深層次的懂得要節約糧食。同時也能讓孩子們迴歸田野,瞭解傳統農耕文化。
三、活動時間:
插秧節: 5月
收割節: 9月
四、活動地點:農場
五、活動構成:
插秧節
收割節
六、活動流程:
A)前期宣傳工作
1、發放調查表,引發好奇心
到XX市300所小學發放小學生關於活動主題的調查表,對調查結果做出總結,然後做成圖表樣式,增加說服力。同時也會勾起孩子們的好奇心,讓孩子們渴望瞭解到這些知識。
2、新聞媒體齊上陣,擴大活動影響力
透過媒介,讓更多的人瞭解到活動,擴大參與者的範圍;同時以“勤儉節約 珍惜糧食”為主題的活動更能夠得到人們的認同感,從而加深活動影響力,達到活動效果。
B)組織、報名工作
1、以各學校為單位,讓學生們填寫表格參與插秧節的活動;
2、收集、整理報名資訊,確定報名人數。
C)活動進行工作
1、活動場地安排、規劃
前期要製作關於水稻生長、二十四節氣、農業生產用具的用途、芒種等傳統文化的知識展版。(透過農耕文化展、插秧體驗等傳遞中國傳統文化,突出活動主題。)
2、活動入場
(1)由各學校老師帶領到農場指定位置排隊報道,確定參加人數,領取號碼牌。
(2)開啟農耕儀式—簽名橫幅 活動會製作一個印有“勤儉節約.珍惜糧食”的巨型條幅,由農場領導帶頭簽字,表示自己會尊崇中國傳統美德,做到不浪費糧食,然後讓孩子們簽字。
3、活動元素組成
(1)綠色絲帶.傳遞正能量
綠色代表著希望,代表新生,也代表需要我們呵護的孩子們,他們積極向上,樂觀開朗,像綠色所傳遞的那樣生機勃勃。
活動會開闢出一個活動展臺作為一項慈善活動開展,孩子們可以把舊書本給活動展臺的工作人員,然後換取綠色絲帶,而捐贈物會捐助給那些需要幫助的兒童,幫助他們成立農村圖書館。這項活動的開展是一次舊物的利用,響應了我們活動的主題,同時也是孩子們愛心的傳遞,而活動中孩子們佩戴綠色絲帶也會成為活動的亮點,為了積極號召此項活動,可以讓所有的工作人員佩戴綠色絲帶,達到良好的宣傳效果。
2)照片展示牆
活動會開闢出一個展示版,上面有孩子們在農耕時的照片,由工作人員負責拍攝並洗出,能在展示牆上找到自己的孩子將會獲得農場提供的小禮物一份。
(3)傳統文化知識展覽板
製作一系列的農耕文化的宣傳版,包括二十四節氣、農具的用途等。透過知識宣傳欄讓孩子們瞭解傳統文化,然後經過插秧的真實體驗,會讓孩子們對此次活動印象深刻。
(4)知識問答
插秧結束的孩子們可以參加,會提問一些跟農耕文化相關的題目,知道答案的就可以領取關於勤儉節約小故事的知識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