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科學插上藝術的翅膀》的教學設計
18、給科學插上藝術的翅膀
張龍四小 丁蔚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初步認識瞭解藝術與科學完美結合的美。
2、能力目標:透過觀察與分析,培養學生綜合探索的能力。
3、情感目標:能夠從生活中汲取美,認識感受科學、藝術對生活的影響。
重點難點:
1、重點:探究藝術與科學相結合的事例。
2、難點: 啟發學生善於從科學的不同視角發現美、欣賞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準備:
網路搜尋查詢有關藝術和科學相結合的事例與資料。
教學程式:
一、探究學習:
(一)在科學中發現藝術美
1、課件展示太空星雲圖片。
(1)圖片中的景象像什麼?(眼睛)
(2)你是從哪些地方感受到的?(造型、色彩)
(3)在平日裡我們用肉眼能看到這麼美的景象嗎?(天文望遠鏡)
是科學技術的發展才使我們在遙遠太空中發現了藝術的美景(板書出示:在科學中發現藝術的美)
(4)你們還想再看一些這樣的美麗的星雲嗎,下面我們就用美術的眼光來欣賞,這些美麗壯觀的景象。(多幅星雲圖片欣賞)
(5)你能不能用美術語言,說說看到這些圖片後的感受
2、小結:是科學拓寬了人們藝術欣賞的新視野,為藝術的創作插上科學的翅膀,(出示課題)
下面我們進一步來感受一下藝術與科學結合的美
(二)用藝術表現科學
1、展示《下樓梯的女人》。
(1)我們一起來欣賞法國著名畫家杜尚的油畫作品《下樓梯的女人》。給你什麼特別的感覺?這種現象你在哪裡見過嗎?(一個人在下樓梯,而且好像是連續的動作畫在了一起)
(2)點擊出示用數碼相機拍攝合成的擊劍運動連續動作圖片,與《下》對比觀察:這張照片是用數碼相機選用連拍功能後合成的,是不是和這幅作品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呢?
小結:通常的繪畫是在平面上表現一個靜止的瞬間影像,而杜尚正是看到了高速攝影機拍出的連動畫面才激發了他的創作靈感,用獨特的藝術創作表現了全新的科學技術。這幅作品打破了貫常的表現形式和侷限,進行了新的有意義的.嘗試。
2、欣賞修拉作品《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
(1)另外一位畫家則是研究並運用了光學原理來作畫。請欣賞法國畫家修拉的“點彩畫”。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畫家是怎樣運用小色點來排列作畫的。
(2)學生分組討論交流。(展示細節圖)
(3)小結:畫家作畫時沒有將各種顏色混合在一起,而是將需要調和的小圓色點按照一定的規律並列排點在畫布上,利用光學原理和人眼對環境色的自我調和功能而達到色彩的自然調和效果。是科學的發展激發了人們藝術創作的新靈感,用藝術去表現科學的新技術。
(三)藝術與科學的完美結合。
1、飛簷與斗拱:
(1)展示世博中國館圖片:世博會期間中國館的奇特造型每天都吸引了上萬觀眾排隊參觀,你認為它的造型奇特在哪?(上寬下窄)有沒有什麼想問的問題?(為什麼要選用這樣的造型?設計師受到什麼啟發?下面的面積這麼小,為什麼能托住上面那麼寬大的頂部?)
(2)請大家小組內交流一下,並發表自己的看法。教師參與、指導。
(3)小結:中國館的屋簷設計靈感源於我國古建築的傳統造型“飛簷”,其中的木架結構“斗拱”這一科學技術實現了人們對建築造型美的設計創想。
(4)下面我們來看一段影片:斗拱。
(5)展示各種斗拱的結構圖片。
(6)欣賞“浙江寧波保國寺”的建築圖片。(造型宏偉別緻的飛簷不僅給人以建築藝術美的享受,更可以有效地減少雨水對屋身牆面的浸蝕。那麼這麼大而重的飛簷是用什麼方法支撐起來的呢?)
2、小結:藝術與科學在人類文明的發展中一直是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藝術不斷激發著人們創造的想象和靈感,科學則為藝術的創新表現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援;透過教師的引導使學生首先感受攝影的藝術美,在欣賞的同時思考探究藝術創作背後的科技支援。
二、科學藝術考察活動
1、每組桌面上有一些同學們課前在網際網路上搜索查詢到的,在我們的生活中藝術與科學結合的作品,請各組進行探究考察活動,並填寫好圖下面所提出的問題:
(1)它的藝術美體現在哪?
(2)它的科學性體現在哪?
3、各小組進行考察活動。
(1)鑽石藝術
(2)桌布藝術
(3)電腦繪畫藝術
(4)橋樑建築藝術(趙州橋)
三、交流彙報
小組代表整理彙報本組考察結果,其餘同學補充。
四、拓展小結
1、教師引導學生回顧本課所學:
(1)在科學中發現藝術
(2)用藝術表現科學
(3)藝術與科學的結合
2、課堂小檢測。
3、拓展:(圖片欣賞)
(1)梵高《向日葵》(這是誰的作品?)
(2)二氧化矽奈米顆粒(圖片裡是什麼?)
(3)奈米材料圖片欣賞。
4、小結:從古至今,人類從未間斷過以藝術和科學結合的形式來進行發明與創造,所以在生活中可以發現許多不同時代的具有藝術與科學實用價值的物品。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瞭解不同時代、不同社會的發展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