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書有感》解讀設計
《觀書有感》解讀小設計
朱煜
觀書有感
【宋】朱熹
半畝方塘一鑑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解讀分析】
就題目而言,這首詩是講作者讀書之後的體會的。談心得,講道理,一不留神,就可能把詩寫成“語錄講義之押韻者”。還好,作者沒有這樣做,他從生活中捕捉形象,讓形象來說話。
前兩句“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這景象讓人感覺開闊明朗。雖然“方塘”不大,但它像一面鏡子那樣澄澈清亮,天光雲影,都被它映照出來,閃耀浮動,情態畢見。方塘不大,天空不小,而小中卻含著大。水面如同鏡子,這是寫靜態,雲影徘徊,這是寫動態。一動一靜,情趣盎然。十四個字寫景,讀者讀到的不止是畫面,還有隱含其中的一片生機。這為後面兩句的出現打了伏筆。
三四兩句:“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渠”指代“方塘”。小小的池塘因為水質清澈,故能映入天光。那麼水怎麼會清澈的呢?在這裡,作者放開視線,跳出池塘,找到了源頭活水。這就是“生機”的根源。一問一答,看上去依然說的是景物,可背後已經隱藏了“道理”,隱藏了邏輯推理、思維方式。這道理不是作者硬塞給讀者的,而是讀者自然而然地感受到的。而且,這“道理”的內涵很豐富,不是專指某一方面的。我們從中可以想到很多,大與小,生與死,長與短等諸多關係。
霍松林先生這樣評說,朱熹雖是理學家,但這首詩歌與“語錄講義”很不相同:第一,這是對前兩句所描繪的感性形象的理性認識;第二,“清如許”和“源頭活水來”,又補充了前面所描繪的感性形象。因此,這是從客觀世界提煉出來的富有哲理意味的詩,而不是“哲學講義”。用古代詩論家的話說,它很有“理趣”,而無“理障”。“方塘”由於有“源頭活水”不斷輸入,所以不枯竭,不陳腐,不汙濁,深而且“清”,“清”得不僅能夠反映出“天光雲影”,而且能夠反映出它們“共徘徊”的細微情態——這就是這首小詩所展現的形象及其思想意義。
啟功先生曾言,宋詩是想出來的。宋詩講究理趣。教宋詩,重在幫助學生了解詩中之理是什麼、作者是如何表達出來的、對讀者有何啟發。詩歌透過形象表達道理,教學中也要透過形象,讓學生自悟自得,訓練思維能力。
【片段設計】
一、情景描述
1.經過剛才的學習,現在誰能用自己的話來說說第一、第二句描繪的情景?
2.誰再來說說第三、第四句描繪的景色?
(透過複述詩歌內容,為下一個環節做好鋪墊。)
二、質疑交流
書法家啟功先生說,宋詩是想出來的。那麼我們在讀宋詩時也來想一想,圍繞題目。你想到什麼疑問嗎?
1.預設問題:
為什麼寫的'是池塘,卻說是“觀書有感”?
作者感受到什麼?
2.解決問題:
(1)猜想作者看書與看池塘的關聯。引導學生想象詩人寫詩的起因。
(詩人可能在書房裡讀書累了,走出屋子,休息一下。偶然間,看到了一池清水,又看到一條小溪正將活水注入池中。於是想到了讀書求知與這情景有些相像,就起了作詩的念頭。)
(2)請大家把看書和第三、第四句話連在一起體會,猜猜作者感受到了什麼。
預設答案:不斷的學習就能掌握更多的知識。
還可以引導學生從別的角度來談,培養多元思維能力。
3.帶著對詩意的領悟齊讀古詩。
三、體會手法
1.宋詩常常會在字裡行間的背後蘊含一個道理。剛才大家已經發現了,奇怪的是,作者既然“有感”,為什麼不直接寫出來呢?
2.你能發現詩句與作者想要表達的哲理有什麼相似點嗎?
(以此培養學生探究事物之間的關聯的能力。)
四、拓展鞏固
1.出示各類照片。
2.仔細觀察照片,思考哪些照片的含義與這首詩相近。